猎云网 10小时前
刘强东,“悄悄”杀入6000亿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来源:猎云精选;文 / 孙媛

京东,低调杀入香港保险业。

一场布局正在悄然发生——

10 月 14 日,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登记资料显示,一家名为 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 的公司正式拿到香港保险经纪牌照,可经营的业务为一般及长期业务(包括相连长期保险),有效期至 2028 年 10 月 13 日。

颇具玩味的是,时隔 2 天,该公司就正式更名为 " 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 "。

而该公司董事为一名中英文名为 " 章力(ZHANG LI)" 的人士,与京东旗下印尼分公司总经理姓名相同。

另外,这家公司股东为京东创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亦由刘强东旗下公司持股。

这也就意味着,批牌到更名的两个动作,背后或是京东在布局落子。

虽然针对以上消息,京东方面尚未回应,香港保监局也回复媒体称不会评论个别牌照情况。

但结合此前,有消息称,京东在香港申请保险牌照,且近段时间,京东在招聘平台上放出了一些香港保险团队的职位,包括合规负责人 ( 香港 ) 、保险销售推动岗、运营总监等。

京东入局港险,或已从公司、牌照、团队三方面齐头并进。

可谓,紧锣密鼓准备进场。

一年 6378 亿港元,京东也下场了

具体来看,京东布局港险,主要就是三条主线。

其中,公司更名、批牌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招兵买马,组建本地团队。

据明报财经内容显示,京东近月在多个内地及香港招聘平台上以 " 京东 "" 京东保险 "" 京东科技 " 等名义,招聘保险相关岗位。

这些职位的工作地点均位于香港,集中招募核心岗位包括香港 IS、保险 TR、保险出单员、运营总监、合规负责人(香港)等。

从招聘内容上看,应聘者需具备香港本地保险资质,对香港保险市场有深入了解与实战经验,熟悉保险产品等等。

其中,合规负责人(香港)要求具有香港保险经纪公司 8 年以上的实际管理经验,职责涵盖统筹保险经纪公司日常运营、对接香港保监局及保险公司、并对经营绩效负责。

其余岗位多要求应聘人员持有相关保险牌照,熟悉本地保险产品,具备高净值客户服务经验及实战能力。

另外,根据招聘内容显示,京东在香港招聘的运营总监、金融业务经理,要求应聘人负责香港证监会 1 号和 9 号牌的营运管理工作。

而 1 号牌和 9 号牌则分别对应的是证券交易和资产管理。

1 号牌核心业务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产品的买卖及经纪服务,适用于券商和财富管理机构,持有该牌照的机构可为客户买卖港股、美股等证券产品,并参与新股发行等业务。

9 号牌则主要提供全权委托管理客户投资组合的服务(如私募基金、家族办公室),需专业团队和高资本要求,持牌机构可为客户进行全权账户管理,包括投资策略制定、资产配置及风险控制等。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若需同时开展经纪服务和资产管理业务,通常会同时申请 1 号和 9 号牌照。

如此来看,保险可能只是京东的第一步棋,后续或还有意发展资管 / 基金业务。

事实上,就这两块业务来说,京东在港的布局最早可追溯到 2010 年。

当时,京东收购君盛亚洲投资有限公司,并更名为 " 京东证券有限公司 ",曾持有证监会 1、4、9 号牌照。

不过,1 号牌于 2023 年 1 月到期未续,4 号及 9 号牌于 2024 年 7 月到期未续。

从现在京东的人员招聘要求来看,京东已经在组建相关团队,如若重新申请牌照,京东于港的金融业务也将会随即形成 " 保险 + 资管 " 的综合金融生态。

而这次京东盯上港险,着手布局,于外,也是大势所趋。

香港的保险业历史悠久,目前已是全球最发达的保险市场之一。

2024 年数据显示,香港保险密度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保险渗透率达 18.2%。

其中,全年香港保险市场的毛保费总额达 6378 亿港元,全年新保单保费总额达 2198 亿港元,同比增长 22%,创十年新高。同时,2024 年内地访客在港购买的保单保费高达 628 亿港元,占整体近 3 成,市场需求旺盛。

另据香港保监局在 2025 年 7 月披露的临时统计数字显示,今年首季,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保单保费为 934 亿港元,同比增长 43.1%。

可见近两年香港保险市场正迎来强劲增长。

而在京东之前,阿里跟腾讯早已入局,论证了市场的吸引力。

2017 年 8 月,云锋金融就联合蚂蚁金服、新加坡投资公司(GIC)等机构,斥资 131 亿港元收购了美国万通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业务,即万通保险亚洲。

其中云锋持股 60%,并于 2018 年 11 月正式完成交付,如今万通保险已经成长为香港保险业不可忽视的新兴保险公司,保险板块也成为云锋金融最大收入来源之一。

根据云峰金融最新财报,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公司保险业务尤为亮眼:新业务年度化保费(APE)达 22.22 亿港元,同比劲增 107%。新业务价值(VNB)达 6.1 亿港元,同比大增 81%。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股东应占盈利为 4.9 亿港元,同比激增 139%。

在阿里系进军香港保险市场一年后,腾讯联合英杰华集团、高瓴资本打造香港首家网上人寿保险公司 Blue,其中腾讯持股比例为两成。

后者以 " 无纸化、全线上、AI 驱动 " 为特色,彻底颠覆传统投保流程,亦成为港险科技化的标杆案例。

而于内,京东也早就浸润保险业多年,积累了不少行业经验,可以复用。

2018 年,京东通过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京东安联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目前为第二大股东,持有 33% 的股份。

同时,京东还通过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全资持有京东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和京东保险经纪(天津)有限公司,形成 " 财险 + 经纪 + 代理 " 的全牌照矩阵。

在业务层面,京东保险依托电商场景,推出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险等定制化产品,并通过大数据风控优化理赔效率。2024 年,京东安联财险保费收入突破百亿元,其中互联网渠道占比超 60%。

加之去年年底,京东保险板块副总裁、京东安联保险副总经理郭实曾在公开场合介绍,京东保险板块是京东集团重要业务板块之一。

这些数据与过往,无疑都为京东此番进军港险提供了支点。

加码香港,刘强东 10 年布局现提速

当然,港险市场潜力大,竞争也不小。

目前香港共有约 160 家获授权的保险公司,以及 3 家以香港作为集团监管基地的国际保险集团,在众多的保险公司中,就有 14 家全球 20 强保险巨头。

群雄逐鹿,加上互联网三巨头会师,作为新晋成员的京东想要分一杯羹,挑战可想而知。

故而入局港险这件事,在有利可图 + 经验支撑外,还得放置到京东布局香港这个更大的语境去看。

梳理时间线会发现,京东押注香港由来已久。

早在 2015 年,京东就在香港开设了物流与电商相关业务分支,积极布局本地市场。

2018 年起,京东就已在香港有物流业务,尤其是其在香港的直邮仓、保税仓已开始运作,标志着其在港仓储物流体系从布局进入实战,能更高效地承接本地及跨境物流需求。

当时,包括快递小哥在内,京东快递香港团队规模超过数百人。

前期的蛰伏,为后续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国家邮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国际 / 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 52.0%,处于高位增长。

也就是这一年,京东的电商和物流协同在香港打出了一套提速的组合拳。

京东不仅正式面向香港、澳门推出跨境电商平台——京东港澳站,涵盖家电、服饰、玩具、食品和日用品等多个品类,还推出了免运费政策,并同步启动了商家入驻激励计划,积极吸引香港本地品牌入驻。

同年 10 月,京东快递便宣布全面升级 " 港澳快递服务 ",在港澳新增快递运营中心,实现全环节自营与拣运环节优化,大幅提升了末端配送效率与服务稳定性。

半年后,京东快递在港澳市场的日均单量增长近 10 倍,港澳两地与内地互寄单量增长 3 倍。

数据的增势,也让刘强东对香港加码得更为强烈。

去年 9 月,京东宣布初期 15 亿元重投香港市场,用于商品价格、物流补贴、服务优化。香港消费者购买京东自营商品,满 188 元人民币免运费、最快次日达。

同时,京东明确表示,对香港市场的长期投入上不封顶,展现出长期布局的决心。

今年 3 月,京东在香港又宣布启动新一轮投入,面向当地消费者推出 " 买贵就赔 " 服务,并覆盖自营全品类商品。

同时,还首次在香港针对家电商品实施大规模补贴策略,并提供自营家电 "30 天内包退、180 天内有坏换新 "、" 一件包邮 " 等服务,攻占香港市场势头强劲。

同月,京东快递港岛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京东快递在香港的快递网络覆盖能力和服务效率迈上新台阶。

据京东物流黑板报,目前京东快递在香港的日均揽收快递量增长超 50 倍,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互寄快递量增长更是超 130 倍。

而在物流和电商侧逐步成熟后,京东也对香港的线下零售开始加仓,从生鲜到商场开始全品类覆盖。

8 月,京东先是官宣完成对香港佳宝超级市场的收购,同时成立创新零售 - 佳宝业务部,以后者 90 余家门店网络的资源,实现京东供应链与佳宝本土化网络的强强联合。

随后一个月,京东又与华润隆地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宣布京东 MALL 香港首店将落户湾仔华润湾景中心大厦,设置电竞游戏、智能家居等体验专区,预计于 2026 年开业。

再就是如今入局港险,补齐金融这一步。

不难发现,从电商到物流,再到实体零售,京东对香港的加码,是打造 " 零售 - 物流 - 金融 " 全域服务生态,形成协同效应的一场循序渐进。

保险业务可以进一步激活其已有的零售、物流业务,完善用户体验;而电商、物流场景中的数据,又可以转化为京东保险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更精准的风险定价和个性化产品推荐,为京东逐鹿香港市场添加更多筹码。

而香港之所以被京东层层加码,绕不开刘强东所说的全球化战略。

2014 年,刘强东曾表态,国际化是他 " 心里面最后一个梦 "。那时他便断言," 是否国际化,决定了京东未来的生死。"

到今年 6 月,刘强东再次强调了过去的说法, 并放话 " 未来,于京东而言,最重要的是国际 "。

如此一来,香港作为内地和全球的重要枢纽,征战该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重注香港的还不止京东。

近日,伴随着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的一句 " 我们对加码香港充满信心 ",10 月 17 日,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宣布共同投资 9.25 亿美元(约 66 亿元),购置香港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 13 层商业写字楼,设立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

此前,耀才证券金融一纸公告称,蚂蚁集团旗下子公司以总价 28.14 亿港元(近 25.6 亿元)发起的要约收购,已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耀才证券拥有香港证监会 1、2、4、5、6、9 号全业务牌照,几乎覆盖了证券交易、期货咨询、资产管理、外汇交易等所有核心金融领域。

也就是说,这笔交易背后,蚂蚁谋求的是香港金融全牌照。

而伴随着互联网巨头们的加速进场,香港市场亦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香港 京东 保险经纪 刘强东 保险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