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落实尊师惠师政策,平津战役纪念馆特别策划专项活动,邀请百余位来自新疆和田地区东三县及西藏昌都市丁青县的援疆、援藏教师学员走进馆内。
平津战役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姚剑波打破常规接待安排,在非馆长接待日期间,亲自担任讲解员,为教师群体量身打造一堂沉浸式、有温度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交流中传承,让育人使命与尊师情怀在感悟中升华。

" 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党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的结果,更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处场景之中,都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在序厅,馆长姚剑波以铿锵有力的话语开启了本次讲解。他结合平津战役的历史背景,为教师学员们详细阐释了战役爆发的战略态势、关键节点和历史意义,让教师们迅速沉浸到 70 余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中。

讲解过程中,姚剑波带领教师学员们先后参观了 " 战役决策 "" 战役实施 "" 人民支前 "" 伟大胜利 " 等多个展厅。在珍贵的历史文物前,他驻足详解:从战士们用过的军毯,到记录战役进程的照片,每一件展品都被赋予了生动的历史注解。姚剑波饱含深情地讲解让在场的教师们深受触动,眼中泛起了泪光。
在 " 人民支前 " 展区,姚剑波重点讲述了平津战役中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当时,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送粮食、运弹药、抬担架,支前民工数量高达 154 万人,为战役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他强调,这种 " 军民同心、众志成城 " 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领悟并传承给下一代。

" 这堂思政课让我深受震撼、倍受鼓舞。姚馆长的讲解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平津战役的历史,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援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新疆和田地区东三县教师激动地说," 回到课堂后,我要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我的学生们听,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团结奋进。"

此次活动是平津战役纪念馆联合天津师范大学,在援疆援藏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创新实践——既打破 " 馆长接待日 " 的常规限制,将优质红色教育资源优先向教师群体倾斜;又以 " 尊师惠师 " 为核心,通过馆长亲自讲解、定制参观路线等细节,让教师们在学习红色历史的同时,切实感受到尊重与关怀。活动不仅让红色历史可感可触、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更以实际行动为援疆援藏教师注入温暖与力量,为推动边疆教育事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通讯员王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