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杂志 13小时前
华为云增速焦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华为云管理层因业绩造假被问责,聚焦 AI 与算力寻求逆转。

借此事件,华为云若能快速完成向关键业务的聚焦,仍有许多机会在 AI 与算力驱动的新一轮征战中胜出。

华为云遇上了 " 多事之秋 "。

10 月 18 日,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日,华为纪律监察委员会就华为云计算 BU 提交的有关云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给出处理意见。

华为云计算业务多位管理层被问责,接受了处分。其中,华为云 CEO 张平安连降三等,工资向下调整至新职级的最大值,并被予以严重警告。另有三位华为云高管:华为云服务产品部部长张宇昕、华为云计算全球 marketing 与销售服务部总裁石冀琳、云计算全球生态部部长康宁因管理不到位,职级被连降两等。

另据多家媒体报道,此次处罚是由于华为云部分团队采用了 " 签大单后协商退款 " 的方式,突击完成 KPI。

截至发稿前,华为云对上述信息未予回应。

此次问责事件已是近期华为云的第二轮动荡。今年 8 月,华为云进行了一轮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裁撤整合了多个部门,宣布聚焦 "3+2+1" 业务,其中:3 包括通算、智算、存储;2 包括 AI PaaS、数据库;1 则主要为安全业务。

对此,华为云回复媒体称:华为云通过软硬协同、架构创新,持续为客户打造更领先、更有价值的云服务,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 AI 产业和算力产业上。

一位云厂商从业者对《中国企业家》透露:此前华为云的产品阵线拉得过长,试图覆盖从高端政企云到 C 端邮箱、域名等全场景,导致资源分散,对 AI 等核心业务聚焦不够。

《中国企业家》查询华为云官方网页发现,组织架构调整后,华为云产品(服务)下架、停售的动作仍在继续。今年 9 月和 10 月,华为云停售了政务智能体和 CPH RX1 云手机服务器服务。截至 10 月 22 日,华为云共停售或下架了大概 38 项不同产品和服务,比如华为云企业邮箱等,数量比 2024 年全年的 19 项翻了一番。

从 2019 年到 2022 年前后,华为云曾经每年以三位数的增速爆炸式增长。如今的华为云,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

业绩 " 美化 " 的需求

一位华为云前客户经理告诉《中国企业家》:他曾在华为云做了三年业务,比较难做。特别是公有云,政府、国有企业因更看重数据安全,都不是目标客户。" 云项目不如政企线或运营商线。政企线一周能搞定的项目,放到云业务得花一个月。" 在他看来,长此以往,云业务的组织架构转型也就成为必然。

而从短期来看,华为云业务被问责,直接诱因来自对业绩 " 美化 " 的需求。

根据 2024 年华为年报,华为云实现销售收入 385.23 亿元,同比增长 8.5%。这个增速与竞争对手和整个云市场的增速相比,都有所逊色。

根据调研机构 Canalys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 1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其中,阿里云以 33% 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华为云以 18% 的份额位列第二。在 AI 基础设施市场,IDC 数据显示:2024 年,阿里云在中国 AI IaaS 市场份额达 23%,超过其后两大厂商的总和,华为云份额仅占 10%。

今年上半年,各家云厂商普遍交出了亮眼财报,这或许也给华为云带去了更大压力。

第二季度,阿里云实现超预期增长,收入同比大涨 26%,增速创三年新高。其中,AI 相关收入连续 8 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百度智能云收入为 65 亿元,同比增长 27%;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 555 亿元,同比增长 10%。

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增速更加迅猛。据官方披露,截至 2025 年 9 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 Tokens 调用量已突破 30 万亿,相比今年 5 月底增长超 80%。

放眼海内外,今年云服务都进入了 " 大年 "。2025 年,DeepSeek-R1 模型的技术突破,让模型低成本、易部署成为可能,也由此拉开了企业大规模落地 AI 应用的序幕。伴随大模型推理能力进化,AI 落地又找到了 Agent 这个更好的抓手。Coding、Deep Research 等技术不断迭代,不仅直接提升了生产效率,也给企业带来了正收益。

同样地,云厂商从中看到了爆发的大机会。Agent 直接带来了 Token 消耗量的激增。有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美国超过 75% 的电力和计算需求都可能用于推理,这也让传统的 MaaS(模型即服务)看到了盈利的空间。

随着字节、阿里、腾讯、百度等公司相继从大模型底层、中间层、应用层全面展开竞争,华为云也必须要变得更快、更强,才能保持领先身位。

华为云聚焦 " 算力 "

在云市场大爆发的背景下,华为又选择了怎样的打法?一位云产业资深从业者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华为云更多还是延续了此前的优势,更注重基础设施、算力建设。

张平安最近两次现身,都着重强调了算力投入。

9 月 19 日 " 华为全连接大会 " 上,张平安表示:华为云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 AI 和算力产业上,让千行万业的应用更容易、更好地生长在华为云的 " 黑土地 " 上。

再往前的 8 月底,在 "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 上,张平安表示:面对未来十年算力需求的数万倍增长,华为云将坚定不移地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联接技术优势和数据中心资源布局,以优的性能、好的服务、低的成本,通过昇腾 AI 云服务和 Token 服务,满足客户的 " 最终计算结果 ",加速行业智能跃迁。

诚然,算力短缺正在成为 AI 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 2024 年底,全国算力总规模突破 230EFLOPS(每秒一百亿亿次的浮点运算),但供需缺口仍达 35%。

但除了算力投入、数据中心建设,华为云在 AI 大模型技术底座、生态建设层面,或许还有一些功课要补。

一位大模型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曾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华为的算力服务器用来做模型推理没有问题,关键是生态建设。" 我觉得再配合几十家、上百家公司去协同华为生态比较靠谱,不能只靠几家公司把事情做好。"AI 时代的特征是开放,华为云需要与生态公司共同进化。

前述云产业资深人士也表示:华为在硬件层面具备极强的领先优势,又承担了关键技术突破的重任。这也让华为云将更多精力投入在了服务器、昇腾等硬件上。但 " 华为云的一些产品过于硬核,界面不够友好,对中小客户吸引力弱一些 "。

今年 8 月,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与罗永浩对谈时,曾提到了华为和字节两种不同组织方式的对比。他说:全世界的组织方式最成功的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有特别严格的流程,因为品类很复杂,比如手机、终端操作系统等。在这些领域,华为表现得非常好。但相应地,它去做互联网和 AI 时,就会因为组织适配性的问题,能力弱一些。

第二大类是以字节、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他们不依赖流程,而是依赖更高的人才密度,用 OKR 的简单工具把大家连在一起,他们做 AI 会做得很好。但这些公司做复杂的硬件,就会弱一些。

华为云不能等

从华为集团对于华为云的问责和处理来看,华为坚持了一贯的对 " 造假 " 零容忍的价值观。但问责事件仍暴露了曾经领跑的华为云,也不免会陷入更残酷的竞争中。

特别是当下在云市场上,各家都打出了 " 真火 ",各自宣称拿到了某市场的第一名。

据 IDC 数据:2025 年上半年,在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火山引擎以 49.2% 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市场第一,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分别占比 27%、17%,位列第二、第三位。同样是来自该机构的数据,2025 年上半年,在中国智算专业服务市场、智算解决方案实施服务市场中,百度智能云也曾以 19.9% 的份额位居第一。

近日云栖大会上,一位云业务高管对《中国企业家》调侃:" 大家都说自己是第一,就看是哪个层面的第一。"

排位战争夺白热化背后,AI 正在重塑云市场,各个玩家都在调整动作,以抢占先机。

来源:AI 生成

火山引擎动作尤其凶猛。其主打 "AI 云原生全栈服务 ",一面不断升级豆包大模型,覆盖视频生成、语音播客、实时语音等行业大模型。另一面,字节的 "App 工厂 " 还在流水线般在 C 端尝试打造 AI 超级产品,比如豆包、即梦等。

目前,豆包月活为 1.57 亿,已是中国月活用户最高的 AI 原生产品;今年 6 月,火山引擎又发布了 12 款面向 Agent 开发和应用的工具产品,抢抓新机会。

这还只是开胃前菜。火山引擎总裁谭待接受《晚点 LatePost》采访时称," 马拉松刚跑了 500 米 ",未来市场空间最少会扩大 100 倍。谭待判断:未来开发范式、大数据、计算、安全都在发生重大变化。"AI 云原生 " 全新技术栈,是企业构建好 Agent、创新发展的关键。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CEO 汤道生今年 9 月也对《中国企业家》等媒体表示:过去三年,腾讯云通过 " 减脂增肌 ",聚焦于自研产品的打磨,在云底座、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等方面,都实现了更高质量的增长。

刚刚过去的云栖大会上,吴泳铭为阿里云明确了更为激进的战略投入前景。他将大模型定义为下一代操作系统,AI 云则将是下一代计算机。" 也许未来全世界只会有五六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阿里将积极推进 3800 亿元的 AI 基础设施建设,并准备好了追加更大的投入。

如果如吴泳铭所言,除去海外 AI 巨头,留给国内云厂商的席位可能不多。但华为的技术武器库的丰富与自我纠错能力,也从来无人可匹敌。借此事件,华为云若能快速完成向关键业务的聚焦,重新梳理业务流程,仍有许多机会在 AI 与算力驱动的新一轮征战中完成逆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华为 云计算 华为云 中国企业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