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研究社 14小时前
宇树发布H2,优必选斩单,人形机器人走向实用主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从实验室到产线,从展示品到商业订单,人形机器人正在中国制造的力量下加速奔向现实。

今年下半年,人形机器人领域热潮涌动。优必选科技接连斩获亿元级工业大单,宇树科技发布全新 H2 仿生人形机器人,资本市场对此报以高度热情。

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认可的多重助力下,这个 " 未来产业 " 正以超预期的速度迈向规模化商业落地。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凭借对场景的深刻理解与务实的产品路线,正在全球赛场跑出属于自己的 " 中国范式 "。

机器人再进化,双足行走与 AI 大脑深度融合

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正经历从 " 能动 " 到 " 能用 " 的关键技术跨越,运动控制与 AI 智能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引擎。

十月初,杭州 IROS 2025 会场,优必选展出的 Walker S2 展现了惊人的环境适应性。据悉,Walker S2 拥有 52 个自由度,可在 0-1.8 米全空间范围内完成 15 公斤负载搬运,并实现 ±162° 的腰部灵活转动。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仅需 3 分钟即可完成能量补给,支持 7*24 小时连续作业,重新定义了工业人形机器人的工作范式。

视觉感知能力的突破同样令人瞩目。优必选研究院在 IROS 2025 上宣讲的论文《The Sampling-Gaussian for Stereo Matching》,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

该方法通过高斯概率采样构建监督信号,让机器人能够通过双目 RGB 图像实时生成高精度的稠密深度图,使其拥有媲美 " 人眼 " 的立体视觉感知能力。

与此同时,宇树科技则延续了其在运动控制领域的传统优势。全新发布的 H2 仿生人形机器人展现出极强平衡性与敏捷性。

图源来自官方微博

此前发布的 G1 发布,身高约 132 厘米,体重 35 公斤,零售价 9.9 万元起,也是近一年来 " 全球最畅销的机器人 ";今年发布的 R1,售价 3.99 万元起,因价格极具性价比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可见宇树正通过高性价比的技术路线,将一些更偏向终局形态的技术以选配方式提供给客户,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成本。

在 " 大脑 " 融合方面,优必选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 Thinker 基于百亿参数底座,系统化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多模态感知和推理规划能力,成为 Walker S 系列在动态工业场景中的 " 最强大脑 "。

今年 5 月,优必选与华为在深圳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据协议,华为将发挥其在昇腾 AI、鲲鹏计算、华为云及大模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优必选的全栈式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家庭等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随着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 AI 决策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突破正在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优必选 Walker S2 的精准操作与持久续航、宇树科技 H1 与 R1 系列的高性价比方案,共同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从展台到应用,商业落地开始 " 破冰 "

当机器人不再只是实验室的展示品,而能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稳定执行复杂任务时,产业发展的重心自然从 " 技术验证 " 转向 " 商业验证 "。

技术成熟度的提升,使得资本市场和终端用户对这一新兴品类建立了足够信心,一场从示范展示到规模应用的商业破冰之旅正在加速展开。

据天眼查的统计数据,宇树科技今年截至目前中标了 25 个公开采购项目,已接近 2024 年全年 32 次的中标订单总量。

图源来自优必选官方

从采购方背景来看,应用场景正从高校科研向工业领域延伸。2025 年上半年,高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教育科研机构仍是人形机器人最大采购群体。

进入下半年,当前市场上人形机器人逐渐过渡至真正落地的商业服务场景和工业场景。

据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透露,优必选今年的目标是努力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其中工业人形机器人 500 台。

除此以外,交付能力成为检验企业实力的另一重要指标。10 月 18 日,智元机器人合伙人王闯表示,今年智元远征系列共出货 1000 台左右,预计明年将达数千台规模。

而宇树科技的出货量,据开源证券研报,2024 年其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约为 1400 台,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企业。

在加速自身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同时,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正通过构建生态联盟、推动标准制定等方式,夯实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开发者生态的建设同样取得进展。近年来,宇树科技通过开放底层资源、硬件可扩展性设计和开发者生态建设,提供全链路二次开发支持,从而满足科研、教育机构等客户需求,加速商业化。

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了 " 天工行者开发者工具链体系 ",助力开发者按照 " 资源获取→环境搭建→算法开发→仿真验证→实机部署 " 的标准化流程,高效实现从创意构想到实体应用的闭环开发。

综上,这些接连落地的大额订单、稳步提升的交付能力以及逐步成熟的核心技术,共同构成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破冰之旅最有力的证明。

从落地难到万亿蓝海的进阶之路

从优必选在工业场景的亿元级订单,到宇树科技在数量上的领先,再到智元机器人的千台级出货规划,头部企业正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将行业从 " 概念期 " 推向 " 营收期 "。

只是,商业落地的破冰仅仅是长征第一步,如何跨越成本、场景碎片化与技术协同等多重障碍,实现从 " 可用 " 到 " 好用且用得起 " 的跨越,并最终驶入那片公认的万亿级蓝海,才是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更重要的课题。

成本与盈利平衡作为行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已然开始转变。尽管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高校采购在人形机器人订单中占比较高,且较多应用于科研验证和教学演示。

但现下头部企业的大额订单已经开始为行业发展指出新的风向标,大额订单有望推动规模化,从而实现成本与盈利的平衡。

7 月,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汽车 9051.15 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中标金额最高纪录;10 月,优必选再传捷报,先后斩获 3200 万元和 1.26 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全年订单总额稳步提升。

图源来自 pixabay 图库

过去,应用场景局限性同样制约行业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4 年全球已落地的人形机器人中,72% 用于高校科研、15% 用于商业表演,仅有 13% 进入工业、服务等实用场景。

过于集中在高效科研与商业表演两类场景,这本质上是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结果。

而现在,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中相当于一个人 30% 的工作效率,2026 年初有望超越 50%,2027 年底前有望突破 80%。

再是技术协同不足的问题也已经有所进展。过去,人形机器人的单个模块性能出众,模块间的适配断层却会导致整体性能打折。

今年,优必选创新提出了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软件架构,并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攻克了复杂工业场景下的协同决策与控制难题。可见,群体智能技术成为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落地的关键突破点。

随着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在工业场景的不断深耕与家庭场景的逐步探索,人形机器人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一个属于中国的人形机器人范式正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未来的胜负,不再取决于谁更像人,而取决于谁更能解决 " 人的问题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机器人 优必选 ai 华为 中国制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