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黄昱
互联网的造富神话虽然不多了,但一些独角兽还提供着这样的机会。
近日,小红书宣布再次上调员工期权价格,授予价调整为 25 美元 / 股,行权价保持 2 美元 / 股,每股收益达 23 美元。
小红书此次期权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年内一系列价值重估的最新一环。
回顾 2025 年,小红书在 3 月份首次将期权授予价从初始水平调整为 13.5 美元 / 股。短短三个月后,6 月再度提升至 18 美元 / 股,行权价保持 2 美元 / 股不变,使每股收益达到 16 美元。
而 10 月的最新调整,将授予价进一步提升至 25 美元 / 股。从增长幅度来看,年内期权价值实现翻倍,这样的增长幅度在一级市场中颇为罕见。
更引人关注的是,小红书同时上调了在职与离职员工的期权回购价格。离职员工期权回购价由 10 美元提升至 17.5 美元,增幅高达 75%。
这一举措实现了全员身价上涨,无论在职还是离职员工都从中受益。另外,小红书还在今年 4 月推出了年终奖兑换期权的机制。入职满一年且绩效评分 3.5 及以上的员工,可以按 " 内部优惠价 " 将年终奖兑换成期权。
小红书大方激励员工的背后,是其估值的大幅上涨。
作为互联网企业中少数还未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小红书的资本化进程一直备受关注。
9 月,有市场消息称,金沙江创投旗下某投资基金近期交易文件显示,小红书的估值在三个月内大幅上升 19%,达到 31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208.66 亿元)。
而在三月前,小红书的相关交易估值显示为 260 亿美元;另外,今年 1 月,其老股转让时估值则为 200 亿美元;去年 7 月,小红书出售老股时估值仅为 170 亿美元。
从以上估值变化来看,小红书跑出一条陡峭的曲线。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小红书估值从 170 亿美元猛增至 310 亿美元,增幅超过 82%。
小红书估值飙升的背后,是其在 2025 年初迎来的一场 " 泼天富贵 "。
今年 1 月,大量自称 "TikTok 难民 " 的美国用户涌入小红书。这一意外之喜使得小红书一度登顶苹果 App Store 美区排行榜,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43 个国家的 App Store 免费榜中位列榜首。
市场情报公司 SensorTower 的数据显示,2025 年 3 月,小红书在美国的日活跃用户平均为 80 万,虽较 1 月 130 万的峰值大幅下降,但仍比 2024 年 12 月增长了 114%。这表明小红书在国际市场仍保持着一定的用户增长态势。
截至 2025 年年中,小红书月活用户已突破 3.5 亿大关,创下历史新高。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为小红书的商业变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看好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
除了用户增长,小红书在盈利方面的改善同样令人瞩目。
2023 年,小红书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 5 亿美元。而更引人关注的是, Bloomberg 在 9 月份的报道指出,小红书有望在 2025 年实现利润增长两倍,达到 30 亿美元。
这一预测若成真,将意味着小红书的盈利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小红书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电商业务。广发证券 2024 年 2 月发布的研报显示,2022 年小红书 80% 的营收源于广告业务,其余大多为电商业务。2023 年广告收入占比小幅下降,但依然占总营收的近八成。
小红书的商业化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也拉高了市场对其的估值。而面对商业化这一长期课题,小红书正在电商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
2024 年 7 月,小红书提出 " 生活方式电商 " 概念,进一步明确了其在电商领域的战略方向。今年以来,小红书全面提速电商布局,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其对商业化的积极探索。
8 月,小红书宣布成立 " 大商业板块 ",整合商业化和电商团队。之后又在频道中增加市集,进一步发力电商。
随着估值持续攀升和业绩改善,小红书的 IPO 之路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小红书的 IPO 之路一直被密切关注,早在 2018 年,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就曾公开表示,公司有可能在未来 2 到 3 年内完成 IPO。不过此后的几年间并没有实际的进展。
2023 年,小红书的上市传闻再起。当年 4 月,先是有报道称其已秘密在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但在当年 7 月,小红书被曝暂停赴美上市计划。
到了最近两年,市场消息称小红书的 IPO 重心转向了香港。不过依然是没有实际进展。
今年 6 月,香港投资推广署宣布小红书正式在香港开设办公室。这一动作被行业解读为小红书在港上市的前兆,但小红书的解释还是主要从业务侧出发。
" 香港对我们而言不仅是重要市场,更是一个关键桥梁。" 小红书商业跨境业务总经理千月在当天的办公室开幕典礼上表示,既是为了协助境外品牌对接中国内地消费者,同时也支持中国内地品牌拓展至中国香港以及海外市场。
期权价格年内翻倍,估值突破 310 亿美元,这一切都预示着资本市场对小红书的极高期待。
站在 IPO 的门前,小红书如何书写从 " 种草 " 到 " 收获 " 的长线故事,以及如何再更长的维度,愿意让用户留在小红书上,是企业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