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16小时前
延安苹果今又“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枝头苹果红又红

延安的苹果又红了。

秋雨初晴后,黄土高原的秋风掠过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连绵果园,再次迎来丰收。从革命年代的 " 新探索 " 到新时代的 " 致富果 ",从枝头鲜果到 " 飞天 " 的 " 明星产品 ",延安苹果以 " 红 " 的底色,映红了陕北老乡的喜悦面庞。

《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封面。资料图

红色记忆里的" 致富果 "

延安的苹果,承载着比果实更深的红色记忆。

1940 年,时任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教员的乐天宇撰写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该报告明确提出 " 引进西洋苹果苗木试种 " 的建议。同一年,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院在延安光华农场设立农业试验基地,首次系统开展西洋苹果引种试验。

据档案记载,试验选用了 " 金皇后 "" 狼尾谷 " 等品种,并记录了植株生长、果实品质等数据。据《解放日报》报道:" 光华农场试种的西洋苹果已挂果,果肉脆甜,为边区农业革新提供新方向。" 这一试验为后续苹果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1947 年,洛川县阿寺村农民李新安用毛驴从河南灵宝驮回 200 株苹果苗,将 " 摇钱树 " 扎根黄土地。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老区人民的实干与智慧,革命年代栽下的小苗苗,在新时代真的长成了 " 摇钱树 ",结出了 " 幸福果 "。

2025 年,延安苹果种植面积达 332.8 万亩,覆盖全市 13 个县区,产量突破 530 万吨,综合产值达 603 亿元,成为全国苹果产业链最完整的地级市。

小苹果,大产业。如今,延安苹果产业已形成 " 红色引领、科技赋能、全链升级 " 的发展格局,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苹果产业不仅让延安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更成为乡村振兴的 " 红色引擎 "。

果园搭建的防雹网,防止冰雹打坏苹果。

科技赋能产出红红的" 太空"

延安苹果的 " 红 ",不仅源于历史传承,更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媛媛说,延安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核心带,平均海拔 1200 米,年均日照 2400 小时,昼夜温差达 12.6 ℃,土层深厚且无工业污染。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苹果糖度高出外地 2%-3%,果肉脆甜多汁,耐贮藏性极强。

如果说地理优势是延安苹果 " 甜 " 起来的原因,那么,科学的管养手段,则是苹果 " 红 " 起来的原因。

站在南沟村的山梁上望去,用来给苹果增色的反光膜如同一条条银色的绸带,铺陈在果园里。南沟村的 " 老果农 " 赵永东告诉记者,反光膜可以反射阳光,散射的光线就像给苹果做 " 光子嫩肤 ",可以确保每颗果皮红润均匀。

此外,果农们通过旱作密植模式,实现亩产效益翻倍;智能分选线如同 " 苹果质检员 ",能对苹果进行果形、色泽检测以及糖度、霉心检测,精准分级后实现 " 论个卖 ";防雹网覆盖率达 82.9%,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 70%,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残留……

延安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5 年,延安苹果优果率达 88%,新品种 " 秦脆 "" 瑞雪 " 等亩产值突破 4.5 万元,成为高端市场的 " 明星产品 ";去年 10 月 30 日,乘着圆满发射成功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延安苹果成功实现第九次上太空,成为宇航员的甜蜜补给。

延安苹果电商直播

卖得火   果农日子也变得红火

从田间到云端," 红红 " 的延安苹果不仅依赖品质,更打通了销售的 " 最后一公里 ",当然也卖得 " 红火 "。

去年,赵永东的儿子从外地回来后,教赵永东和老伴在直播间卖苹果,销路很好。今年,他们一家继续着线上销售——品相好、包装好,苹果的订单从全国各地涌来,再也不用客商上门收购。

" 网上一直卖,销路很省心。" 赵永东说。

除了老赵试水的电商直播外,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延安苹果实现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 朋友圈 " 也越扩越大。2025 年,延安苹果电商销售额突破 58 亿元,占全国苹果出口量的 9%,产品远销 35 个国家和地区。洛川县建成全国首个苹果主题数字博物馆,开发苹果精深加工产品 72 万吨,果汁、果酒、气泡水等衍生品让 " 吃干榨净 " 成为现实。一颗苹果,串联起种植、加工、物流、文旅的 " 五链协同 ",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 600 亿元。

果农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日子变得更加红火。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忠介绍,2014 年时,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 4653 元,村集体更是 " 零收入 ";到了 2023 年,人均收入飙到 21500 元,村集体收入也有了 63 万元。

走出南沟村,更多的延安果农,也因苹果而致富。2025 年,延安 80 万农民因苹果过上富足生活,果农人均年收入超 2.5 万元。通过 " 苹果 + 文旅 " 模式,延安打造苹果采摘节、数字果园体验等项目,年吸引游客超 1200 万人次。

参加 " 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成员在南沟村调研采风

从南沟一村 " 一隅绽放 " 的景象中,足以体察中国辽阔乡村正在发生的 " 整体蝶变 "。这深刻转变的背后,既有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引,也有无数基层党员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传承发扬延安精神,锲而不舍、接续奋斗的汗水浇灌。

当 " 太空苹果 " 承载梦想飞向太空,当一代 " 新农人 " 借助电商直播向世界展示家乡的丰裕,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更是乡村振兴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一颗颗苹果,映红了老区人民的笑脸,一年又一年。

起点新闻记者 刘望 宋洋 惠璇璇 陈嘉欣 贺桐

审核 魏诠 贾存真 李卓然

编辑:王瑜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摇钱树 档案 延安 冰雹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