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报 10-16
东鹏饮料“不差钱”为何仍赴港?双重上市背后的全球化布局浮出水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东鹏饮料再闯港交所:百亿现金背后的资本棋局。

文 / 每日财报   南黎                                                              

              

手握重金,却再度叩响港交所大门。

10 月 9 日消息,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东鹏饮料 ")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上市,联席保荐人分别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UBS 瑞银集团。

作为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的销量冠军,东鹏饮料已实现连续四年领跑。然而,辉煌业绩难掩深层隐忧:核心产品 " 东鹏特饮 " 贡献了近八成的营收,而蓝领主力消费人群规模却在收缩;被寄予厚望的新品 " 补水啦 " 虽增长迅猛,但毛利率远低于能量饮料;海外市场拓展数年,收入占比仍微乎其微。

在 " 不差钱 " 的表象之下,东鹏饮料赴港寻求双重上市,既是为全球化布局打开资本通道,也是为其突破增长瓶颈、寻找自我突围的关键一子。

又是一场造富盛宴

此次是继 2024 年 4 月首次递表后,该公司于近期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重启主板上市进程。此前,由于未能在六个月内完成上市流程,其首份招股书已于 2024 年 10 月自动失效。

成立于 1994 年的东鹏饮料,凭借核心产品 " 东鹏特饮 " 在国内功能饮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公司已于 2021 年 5 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从财务数据来看,东鹏饮料似乎并不缺乏资金支持。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在手现金达 56.53 亿元,各类现金类资产总额超过 142.23 亿元,展现出充裕的流动性。

已在 A 股上市、账上躺着百亿现金的东鹏饮料为何仍执着于港股上市?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赴港上市或旨在为公司打开国际资本市场窗口,增强资金实力,以应对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的激烈竞争。

事实上,这并非东鹏饮料首次尝试国际化资本路径。2022 年 6 月,公司曾计划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交所上市,意图打开欧洲市场的大门。然而,随着境外上市监管环境的收紧,这一计划最终于 2024 年 2 月终止。如今转向港交所,无疑延续了其构建国际化资本平台的战略决心。

除了打通境外融资渠道、拓展海外市场等因素外,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从股东结构看,创始人林木勤家族持有公司近半股份,自 2021 年 A 股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实施七次现金分红,总额达到 66 亿元,分红率高达 63.62%,这一比例在 A 股食品饮料板块中位居前列。

在赴港 IPO 前夕,东鹏饮料重要股东连续减持。实控人林木勤之子控制的鲲鹏投资于 2025 年 3 月至 5 月减持 1.4% 股份,套现 19.1 亿元。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自 2022 年底起持续减持,累计减持比例达 6.2%,套现约 42 亿元。

市场分析认为,通过 H 股上市引入国际投资者,以较 A 股折价的方式发行新股,或许也有助于未来大股东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实现股份变现。

两强相争,东鹏逆袭得利

在中国功能饮料行业中,红牛曾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市占率一度超越 80%,而彼时东鹏特饮还是被外界诟病的 " 山寨货 "。

但风水轮流转,红牛系紊乱,两强相争,东鹏得利,数年间,曾经的 " 模仿者 " 逆袭为 " 领军者 "。2021 年 5 月 27 日,东鹏饮料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 2021 年起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 2021 年的 15.0% 增长到 2024 年的 26.3%。

东鹏特饮一路逆袭,也助力背后的母公司东鹏饮料业绩持续攀升。从财务数据来看,东鹏饮料成绩亮眼。2024 年营收 158.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0.62%;净利 33.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3.09%。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07.37 亿,同比增长 36.37%;归母净利润为 23.75 亿元,同比增长 37.22%。

在资本市场表现方面,东鹏饮料的股价自去年以来持续走高,今年年中一度触及 336 元 / 股的高点,市值突破 1747 亿元。虽然近期股价有所回调,但公司市值仍保持在 1560 亿元以上。

但资本盛宴下,东鹏饮料的隐忧也在悄然浮现。

百亿之后增长何以为继?

作为再度冲击港股市场的功能饮料龙头企业,公司既承载着资本市场的高期待,也面临着业务转型与升级的压力。

"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 " 的品牌口号已深入人心,核心产品 " 东鹏特饮 " 更是成为年销售额超百亿的明星单品。

但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公司对单一产品的过度依赖。2023 年,该产品贡献了公司 91.77% 的营收,尽管到 2025 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微降至 78%,但营收结构单一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从行业环境来看,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虽然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规模从 2019 年的 1119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576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7%,但东鹏特饮面临的挑战却不容忽视。

其主打性价比的策略主要面向蓝领群体,而该群体规模近年呈现收缩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从 2021 年的 5.76 亿人降至 2023 年的 4.29 亿人。

为此,公司尝试拓展学生、白领等新客群,却面临咖啡等替代饮品的激烈竞争,同时 " 高糖分 " 的健康争议也为市场渗透增加了难度。

为了丰富产品结构,摆脱对单一大单品的依赖,公司提出 " 全面实施 1+6 多品类战略 ",其中电解质饮料 " 补水啦 " 表现最为亮眼,2025 年上半年营收达 14.93 亿元,同比增长 213.71%,占总营收 13.9%。

不过,与东鹏特饮相比,包括东鹏补水啦在内的产品的毛利率偏低,2025 年上半年,公司能量饮料毛利率为 49.9%,而运动饮料毛利率为 31.1%,其他饮料产品毛利率为 14.2%。

另外,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公司的进展远不及预期。2025 年上半年海外营收仅 1481 万元,占总营收约 0.14%,实质性突破有限。虽然已启动海南生产基地建设、筹备印尼子公司,试图打开东南亚市场,但面对红牛等品牌的先发优势,突围之路依然漫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鹏 港交所 a股 全球化 招股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