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正站在一个新老风险交汇的十字路口。
国信证券于 9 月 29 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资产质量十五年 上市银行不良出清与拨备压力观察》(以下简称 "《报告》")显示,在过去 15 年中,银行持续进行不良出清,从小微贷款、制造业及批零行业贷款到后来的 房地产开发贷、城投贷款,再到当前的零售贷款。我国银行的不良暴露 分摊在较长时期内,而且是不同领域轮流暴露而非集中爆发,对银行报表的影响被摊薄,实现了软着陆。
《报告》认为,2021 年开始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2023 年达到峰值 4.42%,而后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处于较高水平,尚未完全出清。目前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在内的各类型零售贷款不良率都在上升,零售风险正在暴露当中。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一风险轮动的背景下,银行利润表的稳定性并未被轻易打破。报告指出,自 2011 年本轮风险周期开启以来,通过各行业不良贷款的 " 轮流暴露 " 与出清,叠加银行主动的信贷结构调整和拨备工具的 " 削峰填谷 ",上市银行得以在不良生成率持续处于 0.7% 左右较高水平的环境下,维持财务表现的相对平稳。
一场行业轮动的 " 压力缓释 "
《报告》将 2011 年定义为本轮银行资产质量周期的起点。彼时,温州地区爆发流动性危机,不良贷款率一度飙升至 4.41%,成为本轮风险出清的标志性事件。随后,风险如波浪般传导至小微贷款领域,部分股份制银行因前期过度投放而深陷其中。
真正的系统性压力来自于制造业与批发零售行业。受前期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这两个行业的不良率在 2016 年与 2018 年先后达到 7.79% 和 6.12% 的峰值。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并非被动承受。在风险暴露过程中,银行体系开始主动压降制造业与批零行业的贷款占比,并将信贷资源大规模转向当时被视为 " 低风险 " 的个人贷款领域,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这一持续数年的 " 零售转型 ",在当时有效对冲了对公资产质量的恶化。
《报告》指出,这种 " 不同领域、轮流暴露 " 的模式,将本可能集中爆发的风险分摊至一个长达十余年的周期内,避免了系统性冲击,是为 " 软着陆 " 的关键。
房地产行业不良率见顶回落
2021 年后,房地产行业取代制造业,成为银行资产质量新的焦点。上市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从长期低于 1.4% 的水平快速攀升,于 2023 年触及 4.42% 的峰值,随后在 2024 年出现回落。
《报告》认为,房地产对公贷款的不良生成率峰值已过,这主要得益于银行在此前的风险意识。自 " 房住不炒 " 提出后,银行已开始有意收缩房地产对公贷款的投放。至风险暴露前夜,房地产对公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仅为 6%,即便算上可能投向房地产的企业债和非标,广义口径占比也仅为 11%,远低于当年制造业与批零行业风险暴露前 24% 的占比。这意味着,尽管房地产行业自身风险巨大,但其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的冲击相对可控。
然而,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并未完全出清。其不良率绝对值仍处于历史高位,且行业根本性的销售回暖尚未明确出现,后续演化仍需观察。
零售贷款风险正在暴露
当对公领域的不良浪潮逐渐退去,零售贷款的风险正在全面浮出水面,并成为当前银行资产质量核心矛盾。
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及个人经营性贷款的不良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个人住房贷款自 2021 年起不良率持续上行,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尚未出现见顶信号。信用卡贷款不良率近年来持续攀升,虽上升斜率有所放缓,但多家零售业务见长的商业银行数据显示其不良生成率仍处较高水平。
2024 年以来,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出现快速上升,个人消费贷款亦有小幅反弹。这一变化与前期银行大规模投放普惠贷款、居民杠杆率上升有关。此前银行为响应政策导向,集中拓展个人经营贷,部分资金流向非消费领域,积聚了潜在风险。随着经济复苏节奏放缓,部分借款人还款能力承压,导致零售端不良压力显现。
横向比较,不同银行在不良生成率、拨备计提压力及存量拨备充足度方面存在分化。大型银行及部分城商行在资产质量和拨备缓冲方面表现相对稳健。不同银行零售贷款结构及风控能力差异显著,部分中小银行面临更大压力。
《报告》认为,今年是此轮业绩下行周期的尾声,预计明年行业基本面将有所改善,维持行业 " 优于大市 " 评级。
十五年的风险化解历程,展现了中国银行业在宏观经济周期波动中维持财务稳定的机制。通过不良贷款的分阶段暴露、信贷结构的动态调整,以及拨备工具的灵活运用,银行体系实现了风险的 " 软着陆 "。然而,这一模式的可持续性值得深思。拨备的 " 削峰填谷 " 功能依赖于历史积累,当前上市银行超额拨备已处于历史中间水平,未来进一步释放利润的空间有限。零售贷款风险的上升,也提示银行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需更审慎评估客群风险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当一轮轮风险出清逐渐接近尾声,银行是否已真正建立起抵御系统性冲击的能力,仍需在未来的经济波动中接受检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