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吴嘉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个国庆,国内各大名山再度开启 " 人从众叕 " 模式。
" 五岳之首 " 泰山在长假刚启便迎来 " 人潮拥堵 "。10 月 3 日,景区各进山口门票售至预售上限,因游客过多,多条进山线路一度暂停检票入园。
这批登山大军中,泰山陪爬从业者们也忙得不可开交。10 月 1 日至 2 日,泰山景区突遭大风降雨天气,陪爬左手持手电筒为顾客照亮前路,右手帮顾客拎包," 加油,马上就到山顶了 ",还会不时侧过头说几句暖心的话语,为体力不支的游客鼓劲。
陪爬,是近年伴随着户外爬山热兴起的有偿服务,从业者为许多体能有限、需要陪伴的登山者提供向导、拎包、聊天等支持。
早在国庆假期前一周,许多陪爬服务价格已经从 600 元 / 趟攀升至 1000 元 / 趟,但仍供不应求," 今年国庆的陪爬单全满了 "" 只有 10 月 5 日后才有档期了 "。为了国庆泰山行约到心仪的陪爬师,还有消费者在今年 2 月就交了定金。
陪爬这个行当,也成为当代年轻人 " 搞钱 " 的香饽饽。在泰山陪爬的从业人群中,有大学生开设 " 陪爬工作室 ",单月营收过万;有从大厂离职的程序员,日爬三次泰山,全年收入数十万元……《2024 年福布斯中国副业 100 评选》榜单,也将名山陪爬收录其中。陪爬正在借助节日流量,有了走向职业化的可能。
多位陪爬从业者告诉时代财经,优秀的陪爬远非 " 会爬山 " 那么简单。除了需要具备体力、路线规划等基础能力,还有必要的打卡拍照技能、耐心陪伴和随时随地的鼓励。真正让消费者为陪爬服务买单的,是远超向导、助理范畴所提供的情绪价值。
千元一趟,泰山上挤满陪爬
这个国庆假期,游客涌向泰山,陪爬订单也迎来大爆发。
刘浩在泰山做陪爬已经一年有余,并联合当地陪爬从业者,组建了一个超 80 人的 " 刘厉害 " 陪爬团队。刘浩透露,国庆陪爬预定高峰期是从 8 月底开始,彼时来自各地游客的订单需求就不断涌来," 我自己国庆就接到了超 30 单。但一个人肯定没办法完成,所以分了一部分给团队其他人。"
据其保守估计,即便今年国庆期间泰山有雨,但团队陪爬订单超过 200 单,流水达 16 万元,比去年更热。
许多在社交平台爆火的网红陪爬,更是早早就已约满。刘浩回忆,今年 2 月底,有游客已经在预定国庆的陪爬订单。
王华是一名 00 后,上一份工作离职后专程来泰安转型做泰山陪爬," 国庆爬山的人比平时多太多,找陪爬的也跟着多,国庆前订单就接满了。"
靠着亮眼的外形条件与高频的社交平台运营,王华的陪爬服务定价并不低——白天 900 元 / 趟、夜间 1000 元 / 趟,在国庆假期前一周,他就已经靠陪爬入账 6000 元。
在山东泰安读体育专业的大三学生安鑫,陪爬订单也接到手软," 一周接了 7 单,一天 1-2 单,不下雨基本都排满了 "。
国庆陪爬需求暴涨,价格也水涨船高。
时代财经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某陪爬团报价,对接人员表示,在平日费用基础上,国庆期间需额外加收陪爬人员门票(115 元)。另根据陪爬人员等级区分,白天陪爬单次价格从 499 元到 799 元不等,晚间陪爬价格再贵 100 元。
某泰山陪爬团介绍。图源:受访者供图
刘浩指出,泰山陪爬服务的平日定价多在 700-800 元 / 趟;国庆期间,刘浩将团队的陪爬定价普遍提升了 10%。而他自己在国庆陪爬一趟,价格是 1000 元。安鑫的陪爬价格也在国庆前上调了 100 元。
今年 3 月,有泰山陪爬从业者对媒体表示,全职陪爬一年收入近 30 万元,引发了广泛讨论。一次陪爬,收入几百元到千元不等,行业正吸引着更多人涌入。
安鑫说,泰山单次陪爬通常需 6 至 8 小时,很多同学都在做。大厂程序员臻丞也因为 " 热爱爬山 ",在今年 4 月辞职后加入了陪爬的行列," 边爬山边赚钱,特别满足 "。
刘浩预测,泰山陪爬市场在国庆后还将迎来小旺季:" 那些因为国庆下雨没赶来的游客,大概率会赶在国庆后的下个周末,或下下个周末来,他们总归是想来爬一次泰山的。"
有顾客不在乎登顶,陪爬还得像演员
花上千元请人陪爬泰山,究竟图什么?
王华说,大部分购买陪爬订单的人体能有限,但依然想体验登顶的快乐。他曾连续六小时托举顾客登顶,这属于陪爬服务的基础," 全程拉拽顾客都没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主峰玉皇顶海拔约 1545 米;尽管绝对海拔不算太高,但以其漫长陡峭的台阶和持续体力消耗著称。
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是为陪爬背后的情绪价值买单。许多从业者表示,在体力协助之外,情绪价值已成为消费者选择陪爬服务的核心诉求。
在读研究生李枰,因为恐高和害怕孤独选择了约一名陪爬。原本她只期待陪爬为其 " 带路 ",但没想到的是,在陪爬师的耐心引导下,她克服了对泰山 " 十八盘 " 路段的恐惧。
李枰对时代财经回忆,在她体力不支时,陪爬会停下来等她,用 " 慢慢走 " 等话语为她打气。一路上陪爬还讲解景点故事,让她觉得 " 像和熟路朋友游玩 "。
除了陪爬提供的背水、帮忙拍照等实用帮助,这份消解不安、传递暖意的情绪价值,才是她觉得最值得的部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多位陪爬师对时代财经总结,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无外乎两点:一是安全层面的专业向导服务,二是精神层面的情绪陪伴,而后者往往是决定买单的关键。购买陪爬服务的主要客户以 25-40 岁的 85 后、90 后为主,且女性占比显著高于男性。
安鑫直言,有的顾客就是不在乎是否能登顶," 只希望在 5~6 个小时的山路上获得共鸣 "。
对于王华来说,为了给足顾客情绪价值,陪爬还要具备一些专业演员的素养。他自述,自己是业内较早提出 " 一日男友式 " 陪爬模式的人。在上山的过程中,拉手、公主抱、甚至是背着上山,这些偶像剧里会出现的桥段,王华都可以实现,这也吸引了不少顾客。
某社交平台上,一名泰山陪爬在广告中描述了登山过程中的特色服务," 在你累的时候给你跳舞(抖音舞蹈,可提前点),在没精神时放 DJ,节凑感上山!"" 拍转场视频包剪辑,绝对出片包后期 "" 打鸡血式鼓励服务,情绪价值拉满 "。
社交平台泰山陪爬广告
据王华观察,连陪爬师的外观相貌,都成为了部分消费者是否买单的衡量标准之一。许多顾客会被陪爬师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视频吸引,在视频里,他们身穿运动背心、露出肌肉线条分明的手臂,陪伴顾客登顶。
在王华组建的陪爬团队中,大约有 5 名陪爬师,而他们都历经了性格、谈吐、身材形象等多个条件的筛选。
月入 2 万的陪爬,是门好生意吗?
当下名山陪爬虽热度高涨,但风光背后也有不少问题。
做起了全职陪爬的王华,如今月收入稳定在 2~3 万元区间,但他却透露,高强度工作带来的身体损耗与运营成本,正悄然侵蚀着行业表面的风光。
王华直言," 夜间陪爬等同于通宵作业,需倒时差恢复,长期下来睡眠严重不足 "。安鑫也曾创下两天完成三单的纪录,一天徒步 6-10 小时,膝盖和腰部承受巨大压力。
陪爬职业看似门槛低,但实则十分考验陪爬师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恒心。所以,当下行业中许多人也并没有将其视为一项长期从事的工作。安鑫就准备干半年就撤," 实在伤身体 "。
此前," 陪爬副业年入 30 万 " 冲上热搜。但在王华看来,10 个全职陪爬师中可能只有 1~2 个能够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且随着陪爬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想要稳定的订单,越来越依靠社交平台内容引流,这对陪爬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
据他自述,约 8 成客户都是被自己发布在社交平台的短视频所吸引。" 会拍视频、懂互动的陪爬师更容易脱颖而出。" 王华之所以能拿到高价订单,也是得益于社交平台的运营,拍短视频三个月涨粉数万。
时代财经了解到,陪爬从业门槛看似较低,实则陷入 " 二八定律 " 的残酷竞争。20% 的头部从业者靠流量运营、优质服务掌握 80% 的订单,剩下 80% 的从业者因不懂运营、服务能力不足而订单数寥寥。
这也让陪爬师的接单成本越来越高。
王华透露,随着行业发展,泰山已经有不少专业的陪爬团队,陪爬师加入陪爬团之后,团队要从订单中扣除 100~200 元费用(通常为顾客预订定金),以覆盖平台的社交账号运营、日常运营和管理成本。陪爬师实际到手收入已较陪爬火爆初期大幅缩水," 除非全年无休、单价极高且有团队支撑,否则很难实现月入 30 万元。"
如今从业 1 年半的 " 老陪爬 " 刘浩明确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人主动加入,陪爬市场已经没有初期 " 好做 "。
臻丞也算了一笔账:按每月 20 单、平均单价 500 元计算,年收入约 12 万元,已是不错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陪爬者透露,目前陪爬市场鱼龙混杂," 隐形消费 "" 灰色交易 " 等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影响行业发展,迟早要被整顿 "。有陪爬师透露,许多连登山经验都没有,且专业能力缺乏的人,都来接单做陪爬师,这导致顾客的体验感、安全性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等泰山国庆的人潮散去,陪爬师们手机里的订单提示或许会暂歇,有人刚靠国庆单趟千元的订单赚够了和女朋友的零花钱,有人揉着酸胀的膝盖盘算 " 再干俩月就撤 ",但也有人在琢磨怎么把 " 吃青春饭 " 变成能长久的事业。
社交平台上爆火的陪爬生意,还需要更多冷思考,才能有更长久的底气。
(应受访者要求,王华、臻丞、安鑫、刘浩、李枰均为化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