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塔利班于 9 月 29 日实施全国通信封锁,称此举是为了 " 防止罪恶传播 "。
这一行动导致网络连接几乎完全中断,全国范围内的电话服务和互联网接入受到严重影响。
通信中断不仅影响了阿富汗的社会经济,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
这是塔利班自 2021 年重新掌权以来,首次对全国范围的通信进行彻底封锁。
那么,塔利班为何选择断网?
这一政策又会对阿富汗和国际社会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根据网络监管机构 Netblocks 的数据显示,阿富汗的网络连接几乎完全瘫痪。
塔利班政府官员透露,全国约八九千个电信基站停止运行,银行业、海关和商业活动陷入停滞。
阿富汗的通信基础设施本就薄弱,电话服务依赖互联网传输,而光纤网络的切断进一步放大了通信中断的影响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曾在前美国支持的政府时期将光纤网络建设视为国家发展的优先事项。
2024 年,该国已经铺设了约 9350 公里的光纤线路,旨在推动经济发展并融入全球化。
然而,塔利班重新掌权后,逐步收紧对信息传播的管控。
通信封锁对阿富汗社会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
银行业和海关的运作依赖互联网,而断网导致这些领域几乎无法正常运行。
国际援助组织的工作也受到严重阻碍,医疗、教育等关键领域的服务无法有效提供。
阿富汗目前超过 90%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通信中断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生活困境。
与此同时,塔利班的断网行动也引发了广泛的国际批评。
联合国和多个国际人权组织认为,此举严重侵犯了阿富汗民众的信息自由和言论权利。
美国、欧盟等国家呼吁塔利班恢复通信,并警告可能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
然而,塔利班对此置若罔闻,坚持称通信封锁是为了保护社会道德。
从全球视角看,通信封锁并非个例。
缅甸、伊朗等国家在政治动荡或抗议活动期间也曾实施过类似行动,以遏制信息传播。
但阿富汗的特殊性在于,该国的通信基础设施本就十分有限,民众对互联网的依赖更为显著。
塔利班的全面断网不仅是一场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场对信息自由的彻底剥夺。
此次通信封锁背后反映了塔利班治理逻辑的核心:通过信息控制实现社会控制。
然而,这一政策的代价是巨大的。
经济停滞、民众生活困苦、国际孤立日益加深,都是断网行动的直接后果。
对于阿富汗民众而言,这不仅是一次通信的断绝,更是一场信息与自由的危机。
未来,阿富汗能否恢复通信自由,国际社会如何平衡对阿富汗的援助与对塔利班的施压,仍是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
在这场信息战中,阿富汗的未来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