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独角兽 21小时前
国庆音乐节超36场,流量艺人首秀是“新贵”还是“暗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每逢国庆,音乐演出少不了新意,更少不了插曲,今年的关键词是 " 首秀 "。

演员候明昊、曾饰演《庆余年》" 二皇子 " 一角的刘端端、柴鸡蛋今年热播网剧中的演员展轩、以及未被披露姓名的 " 青年首秀嘉宾 ",均在国庆迎来音乐节首秀。相较于今年五一档的 " 演员跨界 " 焦点,国庆音乐节更是具体到了 " 艺人首秀 ",争议也随之而来。

今日(10 月 2 日),因某青年表演嘉宾的舞台首秀" 坐地起价 ",#艺人音乐节坐地起价#等多个相关话题随之登上热搜。

主办方扬州枣林湾音乐节在微博中提到,在各项流程均按照双方既定计划推进约两个月后,艺人团队于 10 月 1 日中午以 " 合作条件不匹配 " 为由要求提升合作价格,被拒绝后又以 " 艺人才艺条件不成熟 "" 艺人对合作条件不认可 " 等多重理由沟通,若主办方不同意,则只能延期或取消演出。

不仅是国庆档,今年的演出市场整体都可以归结为一个 " 新 " 字。既有演出阵容意义上的新,又有招商、玩法层面的新。一面是国庆前夕官宣了 Kraftwerk 发电站乐队的干杯音乐节,德国电子音乐鼻祖的 " 首秀 " 吸引了大量乐迷购票;另一面,那艺娜等网红音乐人也从 livehouse 的 " 圈地狂欢 " 来到音乐节舞台的审判。

长假期是文娱内容消费的主场,更是将多方置于聚光灯下的全方位审视时机,内容风向与弊病同时暴露在此,这场关于 " 首秀 " 与 " 新意 " 的较量,将走向何处?

音乐节迎跨界 " 新气象 ",是卖点还是雷点?

没有去到现场的观众,可能没法感受 " 演员首秀音乐节 " 的现场水准,但一定能更快感受到话题与流量扑面而来。

" 演员音乐节首秀 " 着实是上了不少相关热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0 月 2 日,包括#候明昊音乐节首秀##展轩音乐节首秀##梓渝常州音乐节逆应援#等相关话题均登陆热搜。

随着音乐节阵容越来越多元,当演员、网红扎堆站上音乐节舞台,当 " 首秀 " 成为黄金周标配,市场在欢呼阵容多元化的同时,一场关于专业、诚信与行业健康的压力测试,也已经悄然开始。

柴鸡蛋热播剧的男主之一梓渝也是今年国庆演出的热门选手。在 6 月播出的网剧中饰演草根逆袭角色 " 吴所畏 " 的梓渝,在剧播后骤然爆火,又因真实经历与角色高度重合,引发观众强烈共情。该剧在 TikTok 等海外平台播放量登顶,更引发全球二创。

今年 7 月 20 日,梓渝就已完成了音乐节首秀,据粉丝不完全统计,在 9 月份已经官宣的阵容中,梓渝已经有 5 场音乐节通告在国庆档期。今日其在音乐节现场。为粉丝现场发放水饮和吃食等宠粉行为也又一次将话题送上热搜。

目前为止,从音乐现场表演的审美角度,演员登上音乐节的反馈大多并无不妥,但这股 " 演员音乐节首秀 " 潮的背后,难掩音乐演出同质化竞争下,主办方对差异化流量的饥渴。

当资深乐队与歌手的档期被瓜分殆尽,邀请有粉丝基础的演员跨界,成了一条 " 性价比 " 极高的捷径。并且,也许是在经由了今年早些时候的市场验证,主办方也更敢于尝试具有圈层热度的演员艺人。

这看似是一场双赢:音乐节收获了话题热度与对新阵容的试炼,演员拓展了事业版图。但卖点与雷点往往交替来袭,就比如前文提到的,某青年嘉宾在演出前一日 " 坐地起价 " 的闹剧,将跨界合作中潜藏的 " 急功近利 " 等职业性风险暴露无遗,还引得几方粉丝辟谣与言语 " 互殴 "。

况且,当 " 才艺不成熟 " 成为临时加价的谈判筹码,损害的不仅是单场演出,更是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 演员首秀 " 潮流不仅是音乐节跨界合作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暴露了音乐节行业在流量至上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

而接下来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在保持流量和话题性的同时,确保演出的专业性和质量。毕竟,音乐节的核心终究是音乐,流量可以带来一时喧嚣,但只有专业与诚意,才能换来持久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艺人方面的 " 违约 " 带来的阵容困扰,合作方的违约则直接导致了音乐节的取消。

国庆前夕,官宣许久的张家口大麓青年音乐节临时取消,张家口大麓青年音乐节主办方也发文表示,因当地合作公司 " 未履行场地建设、舞台搭建等核心职责,导致音乐节无法推进 ",主办方(湖州京竹文化)多次书面及口头催促无果,对方消极推诿且未进场施工,构成实质性违约。有业内人士推断,该次取消事件背后,为主办商对接的当地承包商又需层层外包之下的弊端。

该事件也揭开了行业执行链路的脆弱性,从主办到层层外包的当地承包商,任何一个环节的 " 掉链子 ",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崩塌。

" 后演出 " 市场,嘉宾卷成 " 特种兵 "?

" 音综请不来的嘉宾,都去开演唱会了 "" 今年的跨年晚会堪忧,因为某某歌手跨年都在演唱会上 "…… 乐迷之间的调侃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的演唱会市场虽然虹吸效应显著,但也趋近于稳定。

国庆期间,包括王力宏、周华健、张杰、伍佰、林忆莲、谢霆锋、鹿晗、王嘉尔、刀郎、华晨宇等多位歌手在国庆期间举办演唱会。需要从头至尾覆盖整个流程的个人巡演,与只需要在舞台上绽放光彩的音乐节相比,后者对于歌手本身而言实在算是轻量级。

也因此,演唱会市场的阵容通常是几年轮回,而音乐节市场则常常布满大量 " 同质化 " 嘉宾,每逢黄金档,连轴转的歌手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年初在《歌手 2025》拿下歌王的陈楚生,国庆八天共有 7 场音乐节通告。薛之谦在国庆期间约有 8 场音乐节;二手玫瑰国庆期间约有 5 场音乐节演出;麻园诗人在国庆期间约有 5 场音乐节演出;黄子弘凡国庆期间约有 4 场 ……

国庆档的喧嚣,只是全年演出市场的缩影。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一系列更深层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发生。一方面,如北京 " 鸟巢 " 这类顶级场馆档期已排至 2026 年,一线市场趋近饱和。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 1 月至 8 月,北京举办营业性演出超 4 万场,吸引观众超 1000 万人次,票房收入超 37 亿元。其中,大型演出活动 194 场,吸引观众超 380 万人次,票房收入超 27 亿元。可容纳 10 万名观众的 " 鸟巢 " 今年下半年档期已排满,2026 年主场档期也已近排满。

另一方面,正因为新兴音乐节与二三线城市需求的爆发,才导致了热门艺人连轴转,以 " 特种兵 " 模式填补市场需求。

服务的深化依然相当重要。今年上半年,音乐节市场呈现出结构调整。规模在 5000 人以上的大型音乐节数量有所减少,中小型音乐节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这意味着,更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或许是主办方在阵容之余的首要考量。

比如节前临时取消的张家口大麓青年音乐节,主办方垫付机酒退票的行为,成近年来音乐节临时取消后的天花板处理方案。随着行业发展,观众不再只为名气买单,演出产品的品质、主办方的诚信和服务水平,正成为决定市场口碑的关键。

就连地方也于今年开始,下场为能 " 带火一座城 " 的演唱会保驾护航。在国庆节前夕,中国铁路北京局、中国铁路成都局甚至为歌迷加开了 " 歌迷专列 ",凌晨发车专程送看演唱会的歌迷 " 回家 "。

此外,更多品牌入局音乐节,也为音乐节市场带来招商多样化,合作形式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今年以来,周杰伦和刘德华等头部艺人相继开展了线上演唱会直播 + 线下巡演结合的形式,既有 " 票根经济 ",又注入了线上娱乐玩法。线上观演的乐迷不必考虑能不能抢到票,抢到的位置是否满意,还为品牌赞助方提供了更多切口。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暑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 12.63 万场,票房收入 151.35 亿元,观众人数 4223.32 万人次,与 2024 年暑期相比保持增长态势。尽管国庆档期的数据还没释出,但前 2 日的热度或许已经说明,这个国庆档的演出市场值得期待。在此背景下," 演员首秀 " 潮流,既是跨界的勇敢尝试,也是行业的一次压力测试,只有当流量与专业真正融合,国庆音乐节的热闹才能转化为持久的繁荣。

本文作者:赤木瓶子,编辑:Mia,题图来自:AI 生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