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脑打游戏越来越难
看过 " 野兽前辈の摔跤 " 后,我就领悟到一件事:
" 战斗,能够带来极致的高潮。"
因此,玩《街头霸王 6》我必须选 " 腿最长 " 的女角色。那么,立回是调情,拳脚是爱抚,分段是好感度,上大师则是播推倒 CG ——别人上班打游戏是摸鱼,我上班打游戏则叫 " 偷情 "。
可是,就在某个愉快偷情的下午,电脑突然开始弹出了这样一个画面。
懂哥应该已经注意到了画面背景。就是这个破烂弹窗,起手一个确反康断了我的连招,转头我的女朋友呆若木鸡,就被老桑一把抓住,栽在地上看户型—— " 娘希匹 "。
一次,我觉得是误触;两次,我把它当作 " 赶紧回去写稿 " 的催命;三次,我只好回忆到底是上了什么肮脏的网站?导致赛博菊花被塞了流氓软件,不得不刨根问底。
结果一查,真相大白:弹窗的竟是系统自带的 " 游戏助手 "。换句话说,那个来捉奸的倒霉玩意,竟然是Windows 11。
我明白,打游戏时在微软的身体里插 PlayStation 5 的 DualSense 手柄,是我的不对。但这也是为了打游戏时,不发出过于剧烈的声音,干扰到亲爱的同事专心工作。所以,还请 " 微软酱 " 理解,我必须让 " 游戏助手 ",从我的电脑里滚出去。
然后,DualSense 手柄开始在运行过程中莫名断连又重连。而越输越赌的心态,更让我顶着赛博 " 帕金森 " 的风险,被 12 个大汉换着花样胖揍。终于,当我被压在墙角,被 " 日本扇子妖婆 " 唐按 " 敲狗头 " 时——我彻底破了防。
在安静的办公室,我绝不敢捶桌子、摔手柄,或飙粗口发泄。只剩颤抖发冷的身体,传出血管爆裂的声音……
深呼吸,切出游戏。
只见数十个弹窗,显示 " 无法获取打开此 ms-gamebar 链接的应用 ",每个都对应一次俯冲掉分。顿时,我仿佛看见了一个病娇暴躁的 " 微软娘 ",笑咯咯地,正给DualSense 手柄" 血腥处刑 "。后来,我还试了试《丝之歌》,照样也是平时不掉线 BOSS 战必掉线—— What can i say?特么地更加让人生气。
接着,群里咱也问了声。
发现这玩意儿并非针对谁,Xbox 手柄照样弹窗。而即使不弹,它也会挂在后台挤占内存,导致游戏帧数猛然下降,很多人玩 FPS 时甚至会卡住一分钟,最终只能重启游戏。
再去网上去搜 " 病友 ",受害者更是不计其数。
有人玩《PUBG》,被游戏助手弹窗整得突然黑屏;有人玩《三角洲行动》,卸载游戏助手后帧数立马提升了 30 帧;还有人玩《鸣潮》,发现游戏助手会偷偷摸摸开 61 个网页,占用 17G 的内存,走两步直接卡成 PPT ……这一切,只要后台打开任务管理器,结束进程,游戏立马就能顺畅运行。
于是,很多人选择删掉游戏助手。
但更让人上火的是,这玩意儿会在每次系统更新时,强制性重新安装进任何 Windows 11 的电脑。换句话说,只要重启,它就原地复活。
天杀的微软,就这对待用户的态度,你真该改名 " 巨硬 "。
更难绷的是,如果像我们公司这样安装了强力的杀毒防御工具的话,则会把 " 游戏助手 " 标注成 " 恶意软件 ",对着 Windows 11 的系统重拳出击。
结果就是,我和对手联网竞技,是前台玩游戏," 杀毒软件 " 和 " 游戏助手 " 骇客对轰,是在后台热血角力。我那倒霉的 14 代 Intel 缩肛 CPU,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于是,整个游戏过程就变成了我战在拳击台,我开始左右脑互搏,对手摆开架势,我角色抽搐倒地。
谁能想到有一天?微软竟也有能和 "Steam 游戏管家 ""2345 看图王 "" 金山恶霸 " 这等人物坐一桌的水平。
所以,游戏助手到底是啥?
它到底是怎么助了游戏?
一查明白了,这玩意绑定 Windows 强制绑定的浏览器 Edge。就是你按 "Win+G" 后,会弹出的各种小组件。而在组件的上方,可以查资源占用率、开语音,或开录屏。而在微软的 " 简体中文 " 官方网站上,它还重点介绍了更方便访问 Discord、Twich,以及 Spotify 的天才创新。
但搞笑的是,语音和录屏远不如国内特定的工具好用。Discord、Twich,以及 Spotify 这种国内根本不存在的平台,链接显示的也是 404,根本访问不上去。
而在微软的英文官网,它这么介绍游戏助手:
" 告别 Alt-Tab 模式,Microsoft Edge 游戏助手是首款专为 PC 游戏打造的游戏内浏览器,提供沉浸式浏览体验,让您全程沉浸其中。畅玩游戏时,您可以流畅浏览网页、访问指南、与好友聊天等等。所有所需功能尽在一个屏幕上,让您全程保持专注。"
哥们掉分完夜里想了一宿,愣是没想明白这种天才创新到底有啥意义……且不说切屏幕查攻略和 " 游戏内查攻略 ",反倒可能是后者更破坏游戏的沉浸感,而就算我真的懒得切出游戏,那有没有可能——聪明的玩家会选择掏出手机?
因此,我只能怀疑,微软的这个部门没人打游戏。
并且,这也不是微软第一次想在玩家的游戏体验中塞东西了。事实上,就连专用游戏机 Xbox 被制作的目的,微软的总裁比尔 · 盖茨也认为是推广 Windows 的体系。
因此,在纪录片《Xbox 的故事》中,我们得知了这样一个现场:当主机部门为了更纯粹的游戏体验,而拒绝搭载 PC 那种更复杂的 Windows 系统时,比尔 · 盖茨在会议室大发雷霆,恨不得把在座的所有人 " 现炒鱿鱼 "。
由此可见,后来 Xbox 能作为纯粹的游戏机,当时办公室和比尔 · 盖茨据理力争的那帮人,是拿出了多大的勇气?也能推测初代 Xbox 大获成功后,后面 " 世代 " 所干的那些 " 蠢事 ",又有多少是来自上面的压力?
必须先向懂游戏的 Xbox 兄弟们,表达同情和敬意。
更离谱的是,由于游戏助手会强制安装到所有 Windows 11 电脑里——所以,即使有人从来不玩游戏,它也会安装。而只要它认为你在玩游戏,就会在后台跳出来强制运行。
尤其在进行剪视频、建模渲染这种特别占用内存的工作时,游戏助手会成为一个大麻烦。因此,可以说它不仅是游戏杀手,而且更是 " 工作粉碎机 " ——像性病一样长在每个 PC 用户的赛博机体里。
而事实上,自 IE 浏览器退役、Edge 成为主力后,这款原本清爽的浏览器,就陆续更新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集成 Bing 浏览器、侧边栏、购物资讯、推广弹窗等等,越更新越臃肿。而像是弹窗推广、购物资讯这种功能,更让它不再像是一个纯粹的浏览器,而是一个收割用户养殖场,某种拿着垄断流量,就必须想办法 " 变现 " 的服务型游戏。
要好用必须跟它斗智斗勇
至于游戏助手,不过是 Windows" 想方设法 " 占据用户时间进程的一部分。可明面上说是帮助玩家,却在没主动打开时莫名其妙的占那么多内存,也就不怪社区里流传着一种 " 阴谋论 "。认为这些后台程序,其目的是窃取玩家的数据。
但作为游戏玩家,我也见识过微软 Xbox One 强绑 Kinect 的 " 弱智 " 操作。因此,个人更倾向于另一种更偏 " 草台班子 " 的揣测。没有什么邪恶的阴谋,单纯只是某个可怜的项目组为了保住工作,一边给用户强塞软件强制运行,一边拿着软件后台的 " 日活打开率 ",欺骗发工资的印度上级。
这和那些给 " 哥哥 " 做高数据、做分析报告,然后骗甲方爸爸给钱的 " 内娱饭圈 " 玩法,是同一个逻辑。
更恐怖的是,微软最近还宣布他们的 "AI 游戏助手 "Gameing Copilot,会在未来登录 PC ——号称可以跟玩家对话,实时分析游戏的信息。
我不知道大伙是怎么想的,我现在只能看到一个这样的画面:我被爆头、我在挨打、我被 BOSS 赖招复读还中了宫崎英高的陷阱。结果,这种憋屈时刻居然有个 AI 语音,突然弹窗教我怎么玩游戏???
那画面太美,酸爽到我不敢看,只叫人头皮发麻、气血攻心。
也许,这里会有 " 理中客 " 站出来说:" 你去设置里把这些功能关掉不就好了吗?"
姑且承认在下智商欠费,内外网搜了各种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在这些奇葩插件不请自来进入私人电脑时,微软就配不上他们塑造的所谓 " 服务用户 " 的形象。反而更像一个粗鲁的长辈,把它那套所谓 " 对你好 " 的功能,强塞给你。
上次这种令人 " 神经衰弱 " 的游戏体验,还是和 EA 平台斗智斗勇,愣是把如何进入 Steam 版 EA SPORTS ™《FIFA 23》,活生生给玩成了高难度解迷游戏。
哎,我们只是想安安静静的打游戏。而游戏的体验,就应该像我第一次打开Xbox那样,开机放入光碟,拿起手柄——然后,世界就只剩下我和游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