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资讯网 9小时前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低轨组网提速,卫星互联网迎爆发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5 年 9 月 30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低轨 11 组组网卫星,这是继 7 月以来短短两个月内完成的第 7 次高频次组网发射,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截至目前,星网 " 国网星座 " 已累计发射 10 组低轨卫星,加之商业星座 " 千帆星座 "90 颗卫星的在轨运行,我国低轨卫星总数突破 150 颗,星座组网密度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和众汇富认为,此次 11 组星发射不仅刷新了我国单次低轨卫星发射数量纪录,更通过搭载新一代相控阵天线与星间链路技术,使单星通信容量提升 3 倍,为后续手机直连卫星、低空经济服务等场景落地奠定关键基础。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卫星互联网正从 " 蓝图规划 " 迈向 " 规模运营 ",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极。

产业链各环节已进入 " 量价齐升 " 的景气周期。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卫星制造端,中国卫星、航天科工等龙头企业订单饱满,2025 年上半年卫星制造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5%,其中低轨卫星单机成本较 2024 年下降 20%,规模化效应初步显现。地面设备领域更成为增长主力,华为、荣耀等 7 家手机厂商已推出 36 款直连卫星功能手机,累计销量突破 2300 万台,带动卫星通信芯片需求激增,北斗星通相关芯片出货量同比增长 120%。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运营服务端也迎来政策突破,9 月 8 日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从资本市场表现看,卫星互联网板块近一个月涨幅达 28%,其中中国卫通、航天电器等核心标的股价创年内新高,融资余额单周净增 12 亿元,反映出资金对赛道成长性的高度认可。

和众汇富认为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8 月 27 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优化终端设备进网审批流程。这一政策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开放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国家,预计 2025 年底前将有超 5000 万台具备卫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投放市场。与此同时," 双轨并行 " 的发展模式成效显著:国家队层面,长征系列火箭年发射能力提升至 40 次,保障了频轨资源抢占;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成本突破,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一箭多星发射成本较国际同类产品低 30%。这种 " 国家战略 + 市场活力 " 的协同机制,既确保了产业链安全,又加速了技术商业化进程。

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打开了市场增长空间。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除传统的船载、机载通信外,卫星互联网在低空经济、电力巡检、生态监测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快速落地。中国电信数据显示,其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已服务超 10 万用户,在偏远地区应急通信、海洋作业等场景的渗透率达 35%。更值得关注的是,卫星与 5G 网络的融合应用取得突破,中国移动在新疆、西藏等地建设的 " 卫星 -5G" 双模基站,使网络覆盖成本降低 40%,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机构预测,到 2030 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制造端市场规模将达 250-460 亿元,地面设备市场 267 亿元,服务端市场 227 亿元,全产业链规模有望突破 9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30% 以上。

尽管前景向好,产业仍需跨越技术与生态两道门槛。技术层面,星间链路的稳定运行、海量卫星的轨道管理等难题仍需突破;生态方面,卫星通信资费下调、跨行业标准统一等问题亟待解决。但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后续 " 鸿鹄三号 " 等卫星计划的推进,2026 年低轨卫星数量有望突破 500 颗,星座服务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对于投资者而言,可重点关注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卫星制造企业、地面终端设备龙头及运营服务先行者,把握从 " 硬件建设 " 向 " 服务运营 " 转型中的结构性机会。总体而言,此次低轨 11 组星发射是我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产业将迎来为期 5-10 年的黄金发展期,不仅重塑我国通信基础设施格局,更将在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中占据关键一席。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卫星 火箭 互联网 星座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