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7小时前
更换大股东后 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钟辉辞职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  日前,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钟辉辞职,钟辉 2023 年 3 月获批出任行长一职。今年 1 月份,天府银行更换大股东,不排除外部空降行长的可能性。"

国有资本主导下的四川天府银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9 月 28 日,四川天府银行发布公告,该行董事会近日收到钟辉辞去行长职务的书面辞呈。因工作另有安排,钟辉辞去行长职务,将继续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会成员及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成员。

图源:公司公告

这家曾以高速扩张著称的银行,如今正面临业绩与合规的双重考验。

业绩承压、合规告急、国资入主,多重因素交织下,高层人事的此番调整,既是对过往积弊的应对,似乎更预示着新一轮战略重整的启动。

钟辉拥有监管和银行双重背景

2023 年 3 月,四川天府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资格同时获得监管核准。此次变动属于正常的新老交替,原董事长邢敏因年届退休而卸任。新任董事长黄毅在银行内部工作多年,此前担任行长职务,而原董事钟辉接任行长之位。

从钟辉过往工作履历来看,较为简单,仅为人民银行和四川天府银行。

具体来看,钟辉,四川南充籍,1969 年出生,今年 56 岁,拥有 35 年经济金融工作经验,职业生涯呈现出明显的 " 在地化 " 特征。

其工作履历始终围绕两大主线展开:早年长期扎根人民银行南充地方分支体系,历任人事、信贷、办公室及阆中市支行行长等多个关键岗位;后转入四川天府银行体系,从小企业银行总经理、支行行长,到综合部、社区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再至董事会办公室、董事、行长及关联村镇银行董事长,几乎贯穿了前中后台多条业务线。

其职业轨迹与现任董事长黄毅较为相似,折射出该行在高层选任中注重内部培养、逐步进阶的鲜明倾向。

随着钟辉的离任,四川天府银行的高管团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 新兵 " 态势。目前,总行管理层除钟辉外,仅余四位成员,其中副行长实缺仅有一位,为由内部晋升、于 2024 年 4 月才获监管核准的罗剑。其余两位行长助理张伦方、李德超,也分别于 2024 年 6 月和 2025 年 6 月上任,资历尚浅。此外,尚有首席信息官邹继岳的任职资格静待监管批文。

图源:2024 年年报摘要

在管理层近乎 " 全员新人 "、经验积淀尚浅的格局下,从现有班子中火线提拔一位行长的可能性已大为降低。更为现实的情况,或许是由大股东方或董事会主导,从体系外 " 空降 " 一位具备丰富经验的新行长,以稳定局面并推动银行应对当前挑战。

这一判断的背后,是其股权结构的深刻变革。2024 年,四川天府银行完成了 50 亿元规模的增资扩股,参与认购的 13 家法人机构清一色为国有企业,令银行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从 2023 年末的 17.37% 跃升至 55.96%,实现了从民营主导到国资控股的根本性转变。

其中,省属骨干企业蜀道集团以 23.35% 的持股比例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这一股权格局的重塑,无疑将为四川天府银行未来的治理思路与高管人选带来决定性影响。

图源:2024 年年报摘要

业绩表现呈触底之势

四川天府银行这一轮大规模增资的背后,是其经营业绩的急剧转折。

该行曾经历过高速扩张的黄金时期。2010 年,其净利润仅为 5.7 亿元;到 2015 年,这一数字已跃升至 23.5 亿元,五年间实现近四倍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堪称行业标杆。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然而,2015 年成为业绩拐点。自此之后,天府银行的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净利润整体步入下行通道,期间虽有短暂回升,却难改长期滑落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该行净利润已降至 3.3 亿元,较 2015 年高点累计缩水 85%,跌势惊人。

近年来,四川天府银行的盈利正面临收入与成本两侧的同步挤压。

在收入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息差急剧收窄: LPR 持续下行、政策导向下的减费让利、存款定期化趋势以及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形成了一股合力。2023 年,该行净息差已压降至 0.86% 的低位,全年净利息收入仅实现 15.98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33.70%。

2024 年,该行的净利息收入状况并未止跌。三季报显示,1-9 月净利息收入已达 10.65 亿元,约为 2023 年全年的 66.64%。然而,其官网披露的 2024 年年报摘要却显示,全年该项收入骤降至 5.88 亿元,仅为 2023 年的 36.8%。这意味着,第四季度单季录得巨额负值。这一有悖常理的数据,不仅与 " 营收基本持平 " 的整体趋势明显矛盾,更令人质疑其数据的准确性。若数据无误,则其四季度的利息净收入确认或遭遇了重大逆转;若为误报,则其财务信息披露的内控质量堪忧。

图源:2023、2024 年年报摘要

图源:2024 年三季报

此外,该行成本结构也面临挤压。一方面,持续高企的不良资产推高了信用成本;另一方面,业务及管理费等刚性支出居高不下。截至 2024 年末,该行不良率已达 2.10%,较早年水平显著上升;而该行成本收入比由 2021 年的 49.39% 攀升至 2024 年的 70.01%。

风险隐患仍在集聚。根据 2024 年债券评价报告,其非标投资风险持续暴露,截至 2024 年 11 月末,该领域不良与关注类资产合计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逾期规模更攀升至 70.91 亿元。这意味着每四元非标投资中,就有一元已出现风险信号。

与此同时,该行抵债资产规模已积累至 198.96 亿元,其中近半数滞留账上超过两年未能变现。尽管债券评价报告中显示该行正与多方商谈处置方案,但缓慢的处置进度与庞大的资产规模形成鲜明对比,减值计提压力持续累积。

稍显积极的是,由于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下降,该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升 20.25 个百分点至 185.25,风险抵补能力一定程度增强。

然而,考虑到该行在房地产领域敞口较大,且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信用风险管控仍面临持续考验。资产质量的实质性改善,仍需依赖更坚决的风险处置和更有效的资产盘活。

合规防线已频频告急

值得注意的是,在钟辉卸任的 2025 年,四川天府银行的合规防线已频频告急,接连收到来自监管机构的大额罚单,为其短暂的任期蒙上了一层阴影。

9 月 8 日,央行贵州省分行的行政处罚信息揭示,四川天府银行贵阳分行因涉及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等共计九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 263.5 万元罚款。该分行时任行长王某、两位行长助理熊某与田某,以及风险管理、零售业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等五名责任者,一并被处以 5.5 万元至 10.3 万元不等的个人罚款。

这已是该行在 2025 年收到的第二记重锤。早在今年 2 月,其成都分行便因同类账户管理问题,被央行四川省分行重罚 350 万元。颇为相似的是,处罚同样精准覆盖了业务与风控部门,时任分行零售业务部、风险管理及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均未能幸免。

对于业务布局高度集中于川内的四川天府银行而言,贵阳分行是其走出四川的唯一省外据点。如今,省内与省外两大核心经营区域相继 " 失守 ",且问题均指向账户管理与内部风控的根本性薄弱环节,暴露出其内部控制机制可能存在的系统性薄弱。

当业绩表现本就承压,合规风险又呈火烧连营之势,双重压力之下,人事谋变也就不足为奇。这位任职仅两年半的行长的离任,可被视为银行内外矛盾积累后的一个必然结果。

国有资本既要求稳,亦要求变,在该行内控频亮红灯、经营承压的当下,委派一名深谙国资管理、兼具金融风控与战略视野的 " 自己人 " 主掌经营,似乎已成顺理成章之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