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海军已经确认将第五代战斗机集成到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新一代航空母舰上,正式成为全球第一个达成此成就的军种。近日,中国海军公布了超级航母 " 福建舰 " 甲板上进行多型舰载机起降的画面,其中首次出现了歼 -35 隐身舰载战斗机的弹射起飞镜头。
本文是美国《军事观察》网站于 2025 年 9 月 28 日发布的一篇专栏文章,本人翻译、编辑并分享给大家。翻译此文章只是为了转述外国人员表达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观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目前,全球仅有两艘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现役航母,分别是中国的 " 福建 " 号和美国海军最先进的 " 福特 " 号。美国方面也在一直努力,将本国首款隐身舰载战斗机 F-35C 与 " 福特 " 号的电磁弹射系统集成。而在此之前,美国的航母主要使用相对落后的蒸汽弹射器,中国此前的两艘航母 " 辽宁舰 " 和 " 山东舰 " 则没有配备弹射器,完全依靠舰载机自身发动机的推力实现滑跃起飞。
美国海军和国防工业部门早在 2010 年代初就开始尝试将 F-35C 与电磁弹射系统整合,那时中国的第一艘航母 " 辽宁舰 " 尚未服役。与 F-35 项目众多环节一样,整合工作屡遭重大延误,这使得中国成功缩小了在舰载战斗机领域与美国的差距,最终实现了这项在十年前看来不可思议的成就:歼 -35 已经准备好在新一代航母上服役,甚至早于 F-35C。
这也反映出两国军工产业竞争的总体趋势:中国第一款第五代战斗机歼 -20 首飞仅六年后就投入使用,而美国第五代战斗机则耗时 15 年。这一差距使得中国在第六代战机研发上,已经比美国严重拖延的 F-47 与 F/A-XX 项目领先数年。
电磁弹射系统能为舰载机提供更强大的起飞能量,这不仅减轻了发动机的压力,还能允许舰载机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武器起飞。与传统的蒸汽弹射系统相比,电磁弹射系统在航母内部占用的空间也更少。
歼 -35 是继歼 -20 之后,中国第二款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目前已经在中国海军和空军中(歼 -35A)服役。今年 7 月中旬,在中国空军正式确认歼 -35A 进入现役仅两周后,中国海军也首次发布了歼 -35 投入使用的影像。
歼 -35 的航电系统和隐身能力与 F-35 不相上下,但歼 -35 的机体更大,飞行速度更快,航程更远,传感器套件也更强大,整体性能优于 F-35。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海军采购歼 -35 是仅用于航母舰载作战,还是会像中国空军那样采购陆基型号,用于替换现役的苏 -30MK2 等老旧战斗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