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部分展厅基本完工,即将开放。
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坐落于青年湖畔,在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大楼的基础上,把南侧的原土木工程系建筑,也纳入进来。天大建筑群,是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土木工程系的教学楼,始建于上世纪 50 年代,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工艺,呈现了天津大学在建筑设计领域的中西结合探索。而冯研院大楼曾获评 " 中国 20 世纪建筑遗产 "。按照 " 保护为主、活化利用 " 的原则,小到砖缝的处理、墙壁回形装饰花纹都按照原始图纸进行了复原。博物馆按照地里位置,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其中,北区主要展示冯骥才个人艺术学术的重要成果;南区则以非遗保护与美育教育为主。
博物馆共有 11 个展厅,常设 8 个展览,目前已经完成了 5 个展览的搭建。其中,绘画与文学展,展出了冯骥才个人创作、成长历程;海外名人手迹展,则展出了其收藏的世界著名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比如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李斯特的手稿、信札、画作;美的历程展区,展现了从先秦到清代的经典雕塑;而瑞安木活字印刷展馆,展示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脉络。冯骥才博物馆从去年五月动工,将面对校友和在校生开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