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 日,中国迎来国庆 " 黄金周 "。
在这场覆盖 10 亿人的出行潮中,返乡、出境旅游成为热点。
而在过去多年里,泰国一直是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然而,今年情况却明显不同:泰国旅游业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冷意。
泰国旅游局(TAT)数据显示,中国赴泰游客数量同比下降 35%;
今年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入境人数预计也将同比减少 24%。
这不仅让泰国业界担忧,也引发了社会对旅游环境与政策的深度反思。
近年来,涉及事故、诈骗甚至绑架的负面报道不断,让泰国形象受损。
中国游客开始将目光转向日本、韩国,以及越南、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
9 月 29 日,泰国总理阿努廷在国会承诺,政府将把保障游客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并严打各类涉旅诈骗行为。
但现实中,能否真正改善公共安全才是关键。单靠增加警力或安装摄像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事实上,泰国并不缺乏法律和技术手段,例如已在部分场景应用生物识别追踪外籍旅客。
警方过去也在多数涉外案件中迅速破案。
然而,酒店火灾、设施故障、毒品泛滥、旅游诈骗等问题,却屡屡与泰国管理不当相伴。
正如泰媒所指出:缺乏逃生通道的酒店,往往因地方工作人员默许而建成;
机场电梯失灵、屋顶破旧,多数源于监管缺位;
毒品在旅游区滋生,背后少不了 " 茶钱交易 ";
甚至外国犯罪集团通过代理人经营地下生意,也因地方保护而得以存在。
若不真正斩断腐败链条,泰国既难以保障游客安全,也难以保障本国民众安全。
除了安全,泰国旅游战略本身也面临瓶颈。旅游局的口号是 " 高端、可持续 ",希望甩掉 " 廉价旅游国 " 的标签。
但在政策层面,依旧强调的是 " 量 " 的增长,而不是质的提升。缺乏实质性改革,让泰国很难吸引游客二次造访,更无法真正塑造高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泰国旅游业需要的不只是数据的修补,更是系统性的转型。
唯有在公共安全、监管、服务和产业结构上全面升级,泰国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重新赢得中国游客乃至全球游客的信任。
了解中泰最新资讯
请关注
+
+
+
监制:王新宇
图:综合自泰媒
主编:布周十面派
来源:泰国网传媒
法务支持:克莱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