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7 日,曾被誉为 " 癌症早筛第一股 " 的诺辉健康,已经在港交所连续停牌 18 个月。按照港交所规定,公司可能因此被强制退市。
核心产品注册证将到期
公司客服:一切以公司发布为准
9 月 30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诺辉健康客服电话,对方向记者确认这是公司目前唯一对外联系方式,主要负责产品咨询,不清楚公司停牌、摘牌情况。
当记者询问公司核心产品 " 常卫清 " 注册证于 11 月到期后是否影响销售时,对方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表示以公司发布为准," 有相关信息会在官网、官微上面发布 "。
截至发稿,诺辉健康官网的最新一条新闻为去年 4 月发布的《诺辉健康在 2024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发布结直肠癌早筛液体活检新技术》,微信公众号 " 诺辉 " 仍在正常更新科普文章," 诺辉健康 " 的最新消息停留在 8 月 7 日,均未提及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官网资料显示,2015 年诺辉健康成立于浙江杭州,是中国首家专注于高发癌症居家早筛的生物高科技公司,2021 年领先行业首个实现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 " 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 ",股票代码 6606.HK。
诺辉健康针对中国目前高发癌症前 3 位中的结直肠癌和胃癌,公司已经分别上市并商业化三款明星产品:常卫清 ®、噗噗管 ® 和幽幽管 ®。常卫清 ® 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肠癌筛查产品,完成了中国目前唯一癌症筛查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适用于 40-74 岁的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幽幽管 ® 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幽门螺杆菌消费者自测产品。噗噗管 ® 是中国首个获批的便隐血(FIT)居家自测器。
被指财务造假,众多高管离职
公司被清盘,投资者损失惨重
目前,距离公司 2021 年 2 月上市不过四年多的时间,诺辉健康在港股上演了一出因财务造假导致停牌、摘牌的戏剧化案例,而这场危机始于 2023 年 8 月。
当时,做空机构 CapitalWatch 发布《关于诺辉健康财务数据造假的调查报告》,指出诺辉健康通过不断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公司真实业务量远远不及其公布的财务数据,并称 " 根据我们善意推算,诺辉公司 2022 年全年实际销售额为 7695 万元,与其公布的 7.65 亿元相差 9 倍 "。
尽管当时诺辉健康的管理层强硬否认,并以 " 双方确认、三方审计机构和药监局飞行检查三个关卡 " 回应收入质疑,但 2024 年 3 月,审计机构德勤拒绝为公司财报背书,并发出关于质疑销售真实性等问题的关注函,成为压垮诺辉健康的关键一击。
2024 年 3 月 28 日,港交所强制诺辉健康停牌,股价定格在 14.14 港元,较 26.66 港元的发行价已近腰斩;2024 年 9 月,公司 CFO 高煜等高管接连离职;2024 年年底,创始人朱叶青辞任 CEO,2025 年 2 月,其更被股东以 79.89% 赞成票罢免执行董事职务;2025 年 8 月,开曼大法院委任三家机构的专业人士为诺辉健康的共同临时清盘人,公司董事会权力被全面暂停,公司资产及事务管理正式移交给清盘人。
截至目前,诺辉健康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比如,光大阳光智造曾将诺辉健康列为第一大重仓股,但自诺辉健康停牌以来,光证资管已六度发布公告下调其估值,从停牌时的 14.14 港元一路降至 12.73 港元、10.18 港元、8.50 港元、5.70 港元、1.57 港元,直至如今的 0.01 港元,几乎 " 归零 "。
唯一悬念在于诺辉健康核心产品 " 常卫清 " 的注册证去向何方。作为中国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的注册证将于 2025 年 11 月到期。
(声明:文章内容 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林姿辰
编辑 | 段炼 魏文艺 杜波
校对 | 金冥羽
封面图片: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