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 9 月 28 日报道,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新一季美国大豆已开启出口进程,但对华销售额却赫然显示为 " 零 ",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的订单量形成刺眼反差。
与此同时,美国国土安全部明确表态,即便 9 月 30 日后政府陷入停摆,关税征收等 " 必要职能 " 仍将继续推进,真是嘴硬。
一边是美国豆农面临生存危机,一边是政府对关税政策的咬牙硬撑,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决策,正将美国拖入 " 顾此失彼 " 的泥潭。
美农的焦虑早已不是空穴来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曾长期是美国大豆的核心买家,支撑着美国农业的重要板块。但随着中国采购方向的战略调整,这一格局已被彻底打破。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采购的大豆总量突破 3000 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而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度则降至 20 年来最低水平。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直言当前局面对美国农民而言,就是一场 " 五级火警 " 危机。更让美农绝望的是,即便此刻能与中方达成合作协议,也已错过今年的收获季,一年的辛劳很可能付诸东流。
与美农的绝境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特朗普政府对关税政策的顽固 " 执着 "。特朗普本人也承认,关税政策短期内会给美国带来一定影响,但他却盲目坚信,最终美国农民 " 会因此获得更多收益 "。这种对关税增收的不切实际期待,成了政策制定的核心逻辑。
此前,美国政府多次宣称关税收入能有效削减联邦预算赤字,可现实却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 高关税不仅没带来财政增收,反而引发了全方位的经济反噬。
特朗普政府一边高喊 " 保护农民利益 " 的口号,一边却用关税政策切断了农民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这种 " 自相矛盾 " 的决策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持续下滑。
在农业大州的最新民调中,特朗普的支持率较上台之初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不少农业州的选民明确表示 " 不会再支持坚持关税政策的候选人 ",民意基础的动摇已逐渐显现。
如今,美国豆农的 " 止损黄金期 " 已然结束,特朗普政府却仍在关税与民生之间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如果不能尽快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调整错误的贸易策略,不仅会让更多美国农民陷入绝境,还将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加深远的负面影响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