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 09-29
最后1天:再见,中国纸质火车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5 年 9 月 30 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

从此,行程只存在于手机屏幕之间,那一沓沓泛旧的回忆,终成绝版。

我们曾用纸车票丈量人生。

十八岁,一张学生票,你拖着行李箱,独自走向远方的城市。

那是你第一次真正离开家,车票皱褶里,藏着你的忐忑和父母的牵挂。

春运夜,一张站票,你在人群中挤了十个小时,腿站麻了,却因为 " 快到家了 " 而觉得值得。

那张褪色的票根,是中国人的团圆信仰。

还有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说见就见的恋人。

你去拉萨,去边疆,去另一座城市敲响一扇门,车票是勇敢的见证,是你年轻时不问结果的冲动。

纸车票不会说谎。

它上面印着日期、车次、座位号,也印着那一刻你的心情。它不会被删除,不会仅存于云端,它就在你抽屉的角落,安静地陪着岁月泛黄。

如今,它要消失了—— 10 月 1 日起,铁路客运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纸质车票,就此成为历史。

就像绿皮车逐渐被高铁取代,就像送站的人不能再陪你走到月台。

时代推着我们往前,却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回头再看一眼。

那时的你,正奔赴哪一个人生站点?

前不久,「视觉志」发布了征集——你收藏的车票背后,有怎样的回忆?读者发来了一张张泛黄的票根,和动人的故事。

这个九月,让我们以回忆作轨,以故事为站。

在告别之前,好好说再见。

1

2

3

4

5

6

7

8

9

当最后一批纸质车票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完成历史使命,我们终于意识到:

一个时代,正悄然退场。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有人留在昨天的车站,有人奔向秋日的团圆。

简单的纸片更替,也是一场集体记忆的迁徙。

那些年被我们小心翼翼收进铁盒、夹进日记本、甚至塑封珍藏的火车票,从来不只是通行凭证。

它们是青春的坐标,是每一个 " 我曾在那里 " 的纸质证明。

读过所有征集故事后我们发现:每张车票背后,都有着一段人生。

有人为理想奔赴,有人为爱情坚守,有人为回家远行。

那些票根上,印着年少的勇敢、中年的担当、团圆的渴望,它们连起来,就是几代人的人生轨迹。

技术的进步,从不因怀旧止步。

高铁越发越快,网络购票越发越便捷,刷脸进站只需三秒。

我们获得了效率,却似乎丢失了纸质媒介特有的温度。

但这就是时代的辩证法:

我们告别月台长长的目送,换来随时视频的便利;

告别攒票集票的乐趣,换来说走就走的自由;

告别 " 凭票上车 " 的实体记忆,换来 " 无纸通行 " 的效率。

不必悲伤,所有告别,都是为了更好的抵达。

车票会消失,但故事不会;纸会泛黄,但记忆永远鲜亮。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纸车票陪伴过的旅途,

献给每一个在路上的人,

献给每一段 " 在路上 " 的人生。

车票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故事,正驶向下一站。

监制:视觉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高铁 火车票 拉萨 春运 中国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