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 AIGC,三五年内影视行业的制作方式、成本结构、人员结构一定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这是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此前在 "2023 爱奇艺 iJOY 悦享会 " 演讲中做出的判断。在今年的爱奇艺 iJOY 秋季悦享会现场,他对 AIGC 就更乐观了,直接就表示 "AI 颠覆长视频、短视频的时刻即将来临。"
事实上,爱奇艺押注 AI 不止是嘴上说说。在此次活动中,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联合著名电影人鲍德熹共同宣布,将推出国内首个 AI 剧场 " 鲍德熹 · 爱奇艺 AI 剧场 ",并面向全球创作者征集 AI 影片故事创意和团队。而首批 15 分钟以上、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 AI 叙事影片,预计最早将于 2026 年第一季度在爱奇艺上线,同时也将获得宣推扶持和净利润分成。
如果再算上 " 桃豆 " 智能体、" 跳看 " 功能、" 星罗剧情理解平台 ",爱奇艺称得上是如今一众视频网站中,对于 AI 应用落地探索最深的。不过相信有不少人会将爱奇艺口中的 "AI 叙事影片 " 等同于 AI 大模型生成的影片,但事实的真相恐怕并非如此。
现阶段纯粹通过 AI 生成一个 15 分钟以上、且具有商业性的影片,性价比还极低。从去年 OpenAI 的 Sora 开始,到如今快手的可灵、字节跳动的即梦,AI 视频已经成为了热门赛道。然而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更新迭代,AI 视频模型尽管确实做到了更真更智能,但缺陷也同样突出。
目前,几乎所有的 AI 视频模型都做到了通过扩大模型参数规模和高质量训练数据,来显著提升审美、复杂动作、运动幅度和光影的还原能力,让 AI 视频生成更接近真实拍摄。并且基于统一特征空间,让模型在文本、图片、视频多模态间实现映射,以实现用户只需一句话或一张图即可生成完整的视频。
但问题出在了一致性上。去年年末,快手曾联合李少红、贾樟柯、董润年等九位导演,推出使用可灵 AI 制作的电影实验短片,有创作者在知乎上分享创作经历时提及角色一致性和服装一致性,是困扰了他非常久的问题。最终这位创作者是通过垫图 + 提示词不断的提示,再加上 PS 的辅助,才最后搞定了短片中衣服细节的一致性。
" 用 AI 做视频,怎么才能保持人物和场景的一致性 ",这是每一个尝试使用 AI 的视频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难题,即使有首尾帧功能,创作者依然会发现使用同样的提示词,每一次生成的画面依然会有微妙的差异。即使是 " 三帧法 ",即在提示词中明确首帧、中间帧、尾帧的关键动作,通过简化动作步骤以保障主体的稳定性,也做不到不让观众发现违和感。
其实,这是因为 AI 还做不到 " 一镜到底 "。由于 AI 模型只能以分钟为单位生成一段一段的视频,然后再由创作者剪辑成完整的影片,所以 AI 直接生成画面要想具有一致性,就需要 AI 能记住所有场景的画面,还必须了解场景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提供同场景、不同位置和角度的正确交互结果,但以目前 AI 模型的记忆力还有力未逮。
无论是快手的可灵、字节跳动的即梦、谷歌的 Veo、MiniMax 的海螺,乃至百度的蒸汽机,如今还都只能做到像实景拍摄般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生成画面。因此以当下的技术水平,想要让 AI 独自制作一部影片还只是天方夜谭。龚宇口中的 "AI 颠覆长视频、短视频 ",其实指的是 AI 颠覆传统的影视制作流程。
事实上,爱奇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们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聚焦 AI 技术全流程参与影视创作。在内容创作前期的剧本环节,爱奇艺的 " 剧本工坊 " 就能借助 AI 大模型,在短时间内提炼小说大纲、创作人物小传,还能依据影视创作知识和过往热门故事素材,为创作者提供灵感。
同时爱奇艺打造的剧本智能评估系统,可以在半小时内对一部约 50 万字的剧本,从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 7 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找出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除了改变前期剧本的生产,AI 对于影视制作最大的颠覆则出现在分镜脚本上。
由于画面是由 AI 生成,而非人类演员演绎,所以让 AI 理解导演的表达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剧本完成分镜脚本的传统模式就变得不适用了,此事创作者需要站在导演、而非编剧的视角,去理解如何拆分镜头、如何控制画面、如何表述表演、如何控制运动等。
显而易见,如果要做 AI 叙事影片,核心主创必须是既懂导演又懂 AI 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既文艺又理性。所以快手可灵此前联手 9 位导演的电影实验短片就是一个反面案例,这一批作品几乎都是 "AI 产生蒙太奇效果的 MV",快速切换不同场景搭配剧情全靠旁白推动,这不正是 MV 的标准做法。
既然如此,爱奇艺又为何要做 " 爱奇艺 AI 剧场 " 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影视行业的产能出现了滑坡。在 4 月举行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龚宇就曾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行业里的剧集开机量暴减,电影的立项、开机也减了不少。在云合数据发布的《2025 上半年长剧集网播表现与上新观察》报告也佐证了这一法,今年长视频平台共上新 271 部剧集,同比减少 36 部。
当 " 影视寒冬 " 真的来临,不仅仅是影视从业者会受到影响,爱奇艺自然也没办法隔岸观火。作为视频平台,爱奇艺商业模式的基石就是用户观看,可没有新的内容供消费,用户自然会离开。此事如何更有效的填充内容呢?AI 就成为了救命稻草。
因此即使当下 AI 模型的视频生成能力还有缺陷,爱奇艺也只能坚定地押注 AI。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