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0 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在《国会公报》上宣布计划,对来自中国等非自贸伙伴国家的商品大幅提高进口关税,最高税率达 50%。这一政策迅速引发国际关注。
尽管墨西哥总统辛鲍姆随后表示,此举是为了促进本国产业发展,与 " 墨西哥计划 " 有关,但这一解释并未平息外界质疑。
9 月 25 日,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指出,墨西哥的单边加税政策将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贸易伙伴利益,破坏墨西哥的营商环境,降低国际企业对墨西哥的投资信心。
调查预计持续六到九个月,这期间,墨西哥将持续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未来,中墨贸易关系的走向仍需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博弈将对墨西哥经济政策和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墨西哥经济部长马塞洛 · 埃布拉德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亚洲进口汽车,尤其是中国汽车价格低廉,对墨西哥本土汽车制造业造成了冲击。
这一说法与美国对中国汽车的指责如出一辙。
事实上,自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以来,美国不断对墨西哥施压,要求其在贸易问题上与美国立场保持一致。
9 月初,美国官员甚至明确表示,希望墨西哥对中国采取类似的关税措施。
墨西哥此前一直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但在美国压力下,其立场显然发生了改变。
辛鲍姆总统 9 月 4 日公开表示,墨西哥计划对未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征收关税,并点名中国。
然而,这种单边加税的举动不仅可能损害墨西哥消费者利益,还可能使其面临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风险。
从经济层面看,墨西哥的加税政策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汽车在墨西哥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加税后,中国整车进口成本将大幅增加,而通用、福特等美国企业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墨西哥的汽车也会涨价,最终导致墨西哥市场汽车价格普遍上涨。
这不仅会进一步加重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削弱墨西哥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面对墨西哥的突然举措,中国迅速采取反制行动。
9 月 25 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墨西哥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这一反制措施并非简单的报复,而是一种合法、精准的施压手段。
相比直接加征关税,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更符合世贸规则,不仅能够有效维护中国的贸易权益,也为双方留下了谈判空间。
而中国此次以合法手段反制墨西哥,也向国际社会释放了明确信号:中国不会主动挑起贸易争端,但也绝不会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坐视不理。
通过启动贸易投资壁垒调查,中国展现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同时也表明,中国有能力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但必要时也具备坚定反制的实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