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牵头,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共同举办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宣传周期间,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渤海银行 ")积极响应 " 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 的口号,以 " 新 " 为旋律,以 " 实 " 为基础,通过新质效呈现、新标杆树立、新形式传播、新工具触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列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与风险提示送抵基层,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新质效呈现 警银校联动筑牢青春防线
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各地分行创新 " 进校园 " 教育形式,积极联动属地教育部门、公安机关、高校,在开学季以 " 开学反诈第一课 " 为题,为高校学子送去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
在深圳,渤海银行深圳分行积极承办 " 青年反诈在行动——反诈宣传进校园 " 深圳高校联合宣讲活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在上海,渤海银行上海分行在 " 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2025 金融可悦读公益宣传校园行 " 活动中,以 " 校园盾牌 一起来反诈 " 为主题,面向复旦学子开展校园反诈教育。在湖南,渤海银行长沙分行走进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以 " 反诈提示我来读 "" 校园贷狙击手 "" 用卡安全投壶挑战 "" 金融创意工坊 " 四款互动游戏和反诈知识讲座向万余名师生呈现别开生面的 " 金融‘渤’学站 消保必修课 " 宣传活动。
新标杆树立 将 " 为民办实事 " 系列典型案例送上门
渤海银行坚持以消费者关切为落脚点,着力构建涵盖金融教育宣传、风险预警提示、纠纷多元化解、志愿服务实践等多功能的金融消保服务模式,宣传周期间全国各营业机构积极将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送上门,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发布两系列典型案例。
该行根据发生在身边的真实场景,连续发布两期《" 为民办实事 "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汇编》,涵盖 " 征信修复 "" 冒充公检法 "" 黄金投资 "" 出借银行卡 " 和 " 抖音客服 " 等多个关键字,对案例特点进行全面剖析,对广大金融消费者发出风险提示。
渤海银行还主动探索依法公正、可调尽调、高效便民、各方联动的金融纠纷调解新思路、新方法,结合日常金融活动中最常见的纠纷场景,总结调解案例成功经验,发布《" 为民办实事 " 之多元纠纷化解案例汇编》,希望对广大金融消费者合理、有效处理金融矛盾纠纷有所启迪。
新形式传播 乡音乡情让金融消保知识 " 听得进、学得懂 "
在深入做好进农村、下县域金融教育的同时,渤海银行各地分行加强形式创新,录制方言版、地标版 " 我为消保代言 " 短视频,用家乡人听得懂的方式传播消保理念。在山东,青岛分行主题宣传片《大海的演讲》以 " 养老金融 " 知识普及为切入点,在海边深情讲述了新时代的 " 老人与海 "。在浙江,杭州分行集合浙江地区 15 种地方方言的 " 我为消保代言 " 发布,以地道的乡音传递金融消保理念。在贵州,消保专员身着极富地域特色的民族服装录制 " 我为消保代言 " 视频,用民族特色语言将消保知识传遍多彩贵州。在天津,新地标渤海银行总行大楼在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通过绚丽的消保主题灯光秀向天津市民和往来游客展示渤海银行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新工具触达 数字 AI 穿越古今 开启金融教育新范式
AI 技术正在重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范式。站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浪潮的前沿,渤海银行以科技之力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率先将大模型运用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今年以来,在自有渠道建设上,渤海银行尝试将 AI 应用于常态化线上金融教育,将金融消保知识、理念与历史相关联,制作 8 部 " 穿越古今话消保 " 主题短视频,以数字人与古代名人会话的方式向办理业务的客户传播消保理念。
同时,该行支付宝端上线 AI 专属智能体 " 金融知识官小渤 ",亮相 2025 外滩大会,以数字人自然语言交互、模型智能答疑等核心功能,通过多轮对话、风险场景模拟的方式实现金融教育的多元展示和精准触达。
凭借 AI 大模型在消保领域的不断探索,在由金融界发起的 "2025 银行业品牌传播优秀案例 " 评选中,渤海银行报送的 " 夯实消保文化建设,数字赋能集中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 " 案例获评 " 企业文化类品牌传播优秀案例 "。这是继新浪财经金石奖 " 银行业消保优秀案例 " 外,业内对渤海银行金融教育工作的又一肯定。
未来,渤海银行将继续坚持 " 金融为民 ",持续完善金融教育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教育宣传模式,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在金融服务中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贡献渤海力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