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 月 26 日讯(记者 余诗琪) 9 月 25 日晚,2025 雷军年度演讲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做了主题为 " 改变 " 的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分享玄戒芯片及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在之后的发布会环节,雷军重磅发布了小米 17 系列数字旗舰、小米汽车定制服务及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雷军在演讲里回顾了过去 5 年小米的 " 改变 ",随着在底层核心技术上的高强度投入,以及高端化战略的持续突破,小米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从一家 " 互联网公司 " 成长为 " 硬核科技公司 "。他表示:" 我们用五年脚踏实地的努力,重塑了小米的骨骼和灵魂。"
自研手机 SoC 必须从最高端做起
" 造芯之旅 " 是这次演讲的重头戏,也是雷军口中 " 硬核科技 " 的集中体现。
雷军在演讲里首次分享了小米造芯的失败与复盘。小米的 " 芯片梦 " 始于十一年前,2014 年 9 月,刚刚创业四年多的小米,全资成立了松果电子,开始自研手机芯片。
经过三年努力,2017 年,首款芯片 " 小米澎湃 S1" 正式发布,搭载在一款中端机上,当年就卖了 60 万台。这是松果最后的高光时刻。
" 这个开局看上去非常不错,但我心里清楚,松果之路其实走不下去了。2018 年,我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停掉了手机 SoC 芯片的研发,队伍缩编,继续做一些小芯片,算是保留了一点火种。" 雷军分享道。
这次失败让小米的核心管理层留下了心结,聊到芯片话题,大家都心有余悸。之后很多次复盘,最终小米团队得出了。一个反直觉的关键结论:
自研手机 SoC,做中低端,完全没机会;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
但对于自研芯片,小米内部一直质疑声音不断。雷军在演讲中回忆," 自研手机 SoC,至少要花十年时间、至少投入五百亿。花这么多钱和这么多时间,就一定能成功吗?假如不成,我们怎么办?"
整个讨论过程持续了半年多,大家心里没底,一直下不了决心。最终还是由雷军拍板,确定芯片是小米成功的必由之路。
造芯最大的风险无疑还是和高昂的投入有关,在雷军口中,最新工艺制程的 3 纳米芯片,一次回片调试费用就需要 2000 万美元,如果不成功的话,2000 多万美直接打水漂了,更大的风险是整个项目都会推迟五到六个月。
2024 年 5 月 22 号,玄戒第一批芯片回片,当晚 9 点所有模块全部调通。一年后,搭载玄戒 O1 芯片的小米 15S Pro 正式发布。
对于未来,雷军在今年的年度演讲上郑重表态," 小米造芯,是认真的。这一次,我们至少干十年,至少投五百亿。"
截至今年 4 月底,玄戒芯片累计研发投入已超 135 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超过 2500 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还将超过 60 亿元。
全面对标苹果
芯片之外,今年年度演讲最受关注的环节无疑是小米的新品发布。
在现场,小米正式发布小米 17 系列手机,雷军也再次重申当时命名 " 小米 17" 的原因:正式全面对标 iPhone,甚至喊话苹果 "iPhone 不做的我来做 "。
据了解,小米 17 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采用最新一代 3nm 工艺,CPU 性能比肩 A19 Pro,GPU 相比 A19 Pro 提升 34.6%,性能功耗均有领先表现。
价格方面,小米 17 系列起售价为 4499 元,现已开启预售,9 月 27 日 10 点正式开售。
雷军在现场着重介绍了小米 17 系列在屏幕、电池、影像三大方面实现了国产技术突破。在屏幕技术上,小米 17 全系搭载全新 M10 屏幕发光技术,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主材」,发光效率达到 82.1cd/A,是国产发光材料在发光效率上首次实现国际领先。
电池技术上,小米 17 全系搭载小米金沙江电池,含硅量高达 16%、能量密度最高达 894Wh/L,其中小米 17 Pro 系列还首次采用 L 形封装异形叠片电池技术,大幅提升空间利用率,实现了电池技术和结构设计的双重突破。
影像上,小米 17 Pro 系列代号 " 逆光之王 ",搭载了全新「徕卡光影大师」影像系统,首次采用国产第三代高动态技术 LOFIC,可实现媲美专业相机的超高动态范围,逆光抓拍更清晰。小米 17 Pro 和 Pro Max 机型还分别采用了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和超聚光棱镜技术,实现长焦实力和镜头结构的全新突破。
雷军明言,"17 系列产品线全面对齐苹果,坚定走高端化战略。"
这和今年业绩会上管理层的分享完全一致,当时管理层就格外强调了提升 ASP(平均销售单价)。今年开始,中国市场的高端化是重中之重,而且重点将从 4000 元到 6000 元的高端区间,转移到 6000 元以上的超高端区间。
这种高端化策略不仅体现在手机产品上,在之后的汽车、科技家电产品发布上都能看出端倪。今年发布会,雷军没有带来新的车型信息,但宣布推出全新「小米定制服务」,覆盖小米 YU7 Max 及小米 SU7 Ultra 车型,首期带来了 26 项个性选配,包括 5 款全新豪华车漆、4 款内饰,以及全新设计高工艺锻造轮毂、定制卡钳、定制车标、车身拉花等个性化配置。
过往汽车定制服务只有劳斯莱斯、保时捷等顶级豪车品牌提供,小米是中国首家发布定制服务的国产车企,已经在北京小米汽车工厂店打造了占地 400 余平的定制服务中心。
" 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顶级豪车的体验,科技平权、体验平权就是小米的目标。" 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