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宝洁、联合利华、丸美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背后的供应商,深圳市维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琪科技)拟冲刺北交所上市。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丁文锋,他是一名学霸,拥有博士学历,并曾经在多家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2022 年至 2024 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维琪科技业绩的增长也与赶上风口有关。公司主要产品为多肽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成品。近年来,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高端护肤品牌纷纷将 " 肽 " 类成分奉为新宠。
不过,化妆品行业风向说变就变。上半年资本市场刚刚围绕 " 玻尿酸 " 与 " 重组胶原蛋白 " 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昔日的 " 玻尿酸之王 " 亦曾因成分红利消退而业绩失色。如今,维琪科技会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吗?
实控人夫妇控制 62% 股权
维琪科技是一家化妆品原料供应商。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文锋、赖燕敏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 62.0687% 的股权。
丁文锋出生于 1976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学历。根据招股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书)披露,他曾在深圳市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康哲医药研究(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哲研究)等多家企业担任研发人员。
时间线来看,丁文锋于 2001 年 2 月至 2014 年 3 月均在康哲研究任职。而维琪科技的前身——维琪有限成立于 2011 年,成立之初丁文锋即持有 99% 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意味着,丁文锋在康哲研究任职期间便已创办维琪科技。
丁文锋在康哲研究任职期间还在另一家机构兼职。根据公司新三板挂牌期间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2007 年 1 月至 2009 年 7 月,丁文锋就职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任多肽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员。但此次冲刺北交所招股书并未提及这段经历。
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医药行业颇有名气,这里曾走出多位药企创始人,包括舒泰神的周志文和谱尼测试的宋薇等。
维琪科技此次 IPO 吸引了众多知名机构,中金佳泰、南京金溧、深圳松禾等均在股东名单。其中中金佳泰持股 5.66%,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出资方涵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等。
上述投资入股伴随着对赌条款。2024 年 6 月,公司与投资方重新签署协议,约定自递交新三板挂牌材料之日起相关条款自动终止。但若公司未能成功上市,丁文锋、赖燕敏及王浩与投资方约定的回购及清算条款将恢复效力。若截至 202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仍未通过上市审核,将触发回购义务。
此外,公司股东中出现一名特殊人物——前任销售总监林华杰。尽管已于 2021 年 12 月离职,林华杰目前仍持有维琪科技 4.61% 的股份。该情况引起监管关注,北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其离职后仍持股的原因及合理性,并核查是否存在股权代持情形等。
2022 年前五大客户一年换了四个
2022 年至 2024 年,维琪科技营收分别为 1.35 亿元、1.65 亿元和 2.48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3513.13 万元、4228.72 万元和 7064.40 万元。
维琪科技业绩的增长与 " 肽 " 概念的走红有关。根据招股书披露,近年来,化妆品活性肽原料在众多品牌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推动了消费者对其关注度和认知度不断提升,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相继推出含有活性肽的热门产品。
维琪科技称,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已与宝洁、联合利华、丸美、敷尔佳、欧诗漫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就新原料的开发和运用达成实质合作。
然而,亮眼业绩背后亦存在隐忧。根据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集团合并口径)实现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36.14%、29.48% 和 38.76%,2023 年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比例减少了 6.66 个百分点。
细究下来,2022 年维琪科技前五大客户中,除了丸美生物以外,第二至第五大客户 2023 年和 2024 年已全部退出前五大客户名单。
就 2023 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和占比下降,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山东美貌制药有限公司(2022 年第二大客户)当年减少对使用公司原料的部分产品的市场推广导致原料采购额相应下降,二元(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2022 年第四大客户)因其代工的品牌商停止销售对应产品而不再向公司采购原料。
维琪科技坦承,由于客户终端销售情况变化、调整公司与其合作成品的配方、调整推广策略或产品重心等原因,公司部分客户及产品的订单量变动较大,从而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公司部分品牌商客户系快速发展的新锐品牌,其旗下产品是否能够成为爆款单品并持续兴盛存在不确定性,且其自身经营业绩有赖于其对终端市场的销售推广力度等多方面因素,若客户的终端销售情况因推广力度不足、市场竞争失利、原料安全问题等负面因素而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过度依赖肽类产品类别藏隐忧
今年上半年," 玻尿酸巨头 " 华熙生物亲自下场 " 手撕 " 券商、为自家成分正名,市场再次领教到化妆品行业的风向有多善变。
随着玻尿酸红利逐渐消退,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实现营收 22.61 亿元,同比下降 19.5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5.38% 至 2.21 亿元。
有观点认为,华熙生物增长失速背后,是对单一明星成分的过度依赖。那么,当前受市场追捧的 " 肽类 " 成分,又能持续多久?
化妆品原料业务是维琪科技核心业务,报告期内贡献主营收入比例均过半。公司化妆品原料产品以皮肤活性多肽为主,以中国特色植物原料和油脂、乳化剂等基础原料为补充。
不过,维琪科技也坦承,多肽作为一类快速发展的活性原料,其能否持续拓展使用场景和扩大市场规模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具备市场影响力的化妆品品牌投入资源进行市场推广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另外,其他具有与多肽相同或相似功效的原料也会对多肽化妆品原料行业的发展形成竞争压力,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换言之,肽类成分并非不可替代,一旦热度减退,品牌方可能迅速切换产品故事线,原料订单或将面临 " 断崖式 " 下滑。
维琪科技也在想方设法提高市场份额。近两年公司化妆品成品业务占比持续提升,至 2024 年已贡献主营收入比例达 47.05%,其中 42.68% 为 ODM 成品业务(由子公司东莞宇肽承接)。
看似 " 第二增长曲线 ",实则是为原料开路——维琪科技招股书直言,ODM 成品业务的 " 最终目的系为促进公司化妆品原料推广和销售 ",公司在销售体系中将东莞宇肽视为原料的销售渠道之一,并按照经销商价格向其供应原料。
此外,在自有品牌(OBM 业务)方面,公司也表现出审慎态度,称若 OBM 业务对原料销售造成负面影响,将采取限制甚至停止相关业务的措施。
就此次北交所上市相关问题,9 月 24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维琪科技并向公司发送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