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9 月 24 日报道,颜值网红迅猛龙特蕾莎(本名许锴蓥)在直播中的一番话,意外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职场焦虑。她坦言,自己是复旦大学 MBA 同学里 " 唯一没有传统职场经历的人 " ——不会用 Word、Excel,也不懂怎么做 PPT,甚至对同事们在短时间内完成调研报告和行业分析的能力表示 " 羡慕 "。这番 " 自曝 " 迅速引发网友两极讨论:有人赞其 " 另类创业成功 ",也有人嘲讽 " 名校研究生竟不会基础办公软件 "。
迅猛龙特蕾莎的 " 无班 " 状态,并非无所事事。2019 年,她凭借短视频爆款走红,随后通过直播打 PK 和带货佣金迅速积累财富,单日收入可达六位数,自称收入 " 一辈子不愁 "。即便近年热度稍减,存量内容仍持续创收。不过,这份自由背后是高强度付出:每日直播至凌晨、精准维护粉丝关系,成为她的 " 新职场 "。
与传统职场人相比,她的路径截然不同。2019 年她曾短暂进入国企实习,但因不适应环境而离职,此后彻底投身自媒体创业。这种 " 时间自主但强度高 " 的工作形态,正是数字经济发展催生的新职业模式之一。
意识到自身技能短板后,迅猛龙特蕾莎并未停留在舒适区。2025 年,她以考研英语二 83 分、总分 223 分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 MBA。备考期间,她停播三个月,每日学习十余小时,用行动回应了外界对 " 网红学历水分 " 的质疑。她在直播中坦言:" 不会才要学,我比别人学得更多。"
这种 " 主动深造 " 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 " 网红靠脸吃饭 " 的刻板印象。但另一方面,她的经历也凸显出新旧职业观碰撞:当 " 固定场所劳动 " 不再是唯一标准," 创造价值的行为 " 是否也应被纳入 " 工作 " 定义?
对于迅猛龙特蕾莎的路径,网友观点激烈对立。支持者认为,她凭借个人能力在自媒体赛道实现经济独立,是数字经济时代的 " 成功样本 ";且她敢于承认短板并主动提升,体现了成长意识。反对者则担忧,这种 " 逃避职场吃苦 " 的叙事可能误导年轻人轻视基础技能积累,更何况她的成功高度依赖流量风口与表演型销售能力,普通人难以复制。部分网友更是直接嘲讽:" 名校研究生连办公软件都不会,丢人!"
而迅猛龙本人对此显得颇为豁达。她在直播中自我安慰:" 大家各有各的长处,他们也不会直播也不会打 PK。" 这种 " 差异化竞争 " 的思维,或许正是新职业形态下的生存智慧。
迅猛龙特蕾莎的 " 自曝 ",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青年对职业路径的多元理解。在传统职场技能与新兴变现能力的博弈中,她的选择既是个体突围的案例,也折射出社会对 " 成功 " 定义的悄然转变。当 " 不会用办公软件 " 的网红与 " 不会打 PK" 的职场人同在课堂,或许我们更该思考:在价值创造方式日益丰富的今天,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 " 硬实力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