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联赛裁判判罚水平、尺度一直以来都是有着巨大争议的。就比如中超第 24 轮上海申花 3 比 3 战平山东泰山的比赛,关于比赛中马纳法是否手球的判罚就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足协评议对这次判罚竟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判,而是去请教国际足联。最新消息,中国足协公布终于理清了这一判罚,那就是马纳法并不构成手球。
此次判罚案例,足协最终参考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意见后认定不构成犯规,维持当值主裁麦麦提江的原判。这一持续 12 天的悬案尘埃落定,国际足联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身体不自然扩大但因证据不足免罚,这个结果以及理由再次引发球迷的争议,同时针对 VAR 规则和判罚尺度球迷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只不过这次国际足联亲自裁定,也算是这次判例最终的结果,不会再有其他的可能了。
这场比赛的第 7 分钟,泰山队刘洋传中球直奔申花禁区,马纳法起跳防守时明显张开手臂扩大防守范围,主裁判和 VAR 没有认定是点球。评议组在结合国际足联裁判专家的意见后,给出了视频无法清晰证明球接触的是 " 腋窝以下 " 规则定义的手球区域,如触碰肩膀或躯干则不犯规。对比此前大连英博对阵深圳新鹏城时,杜加利奇因手臂处于 " 合理位置 " 被改判点球无效,本次判罚凸显手球规则中 " 接触部位优先于动作意图 " 的苛刻标准。
足协特别澄清,麦麦提江手指耳机的动作仅是常规沟通程序,而非 VAR 介入标志。只有当裁判比划 " 电视手势 " 才代表回看分析。这一解释说明了 VAR 有介入但麦麦提江没看 VAR 的误解,但也引发质疑,为何明显争议动作 VAR 却不介入。足协罕见为单一判例征求国际足联专家意见,被球迷吐槽是不专业的做法,国内裁判圈竟然无法认定这次行为是否犯规,这一点是足协以及裁判组没办法洗的。
这场 3 比 3 平局直接影响争冠格局,申花若丢分可能跌出前三,泰山则错失逼近榜首的机会。而同期大连英博的点球改判,更凸显联赛判罚尺度波动对积分榜的致命影响。马纳法手球争议折射出 VAR 技术仍然有不足,而且可能造成更大的争议。当毫米级证据决定判罚结果,足球的精彩刺激可能就不复存在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