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 年 9 月 24 日晶盛机电(300316)发布公告称南方基金孙鲁闽 钟贇 章晖 张磊 余一鸣 应帅 杨晨 先琳 吴春林 万朝辉 邵康 栖云 潘越 茅炜 卢玉珊 刘祎 刘文良 林乐峰 廖欣宇 梁嘉铄 何文欣 韩毓 郭东谋 都逸敏 程子航 陈乐、东吴证券柴悦茹 周尔双 李文意 谈沂鑫、西部证券李想、上海信托徐建春、上海证券李心语 方晨 颜枫、中信证券林劼 吴子祎、元昊投资柴逸飞于 2025 年 9 月 23 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半导体装备订单情况?
答: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持续发展及国产化进程加快,公司半导体业务持续发展,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未完成集成电路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合同超 37 亿元(含税)。
2、公司在半导体设备板块的布局?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领域,公司实现半导体 8-12 英寸大硅片设备的国产化,并延伸拓展至芯片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在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公司聚焦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装备研发,在晶体生长、加工、外延等环节成功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在新能源光伏装备领域,公司实现了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环节核心设备的产业链闭环,是技术、规模双领先的光伏设备供应商。
3、可否展开介绍一下公司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的布局?
在硅片制造端,公司实现了 8-12 英寸半导体大硅片设备的国产替代,开发出了包括全自动晶体生长设备(直拉单晶生长炉、区熔单晶炉)、晶体加工设备(单晶硅滚圆机、截断机、金刚线切片机等)、晶片加工设备(晶片倒角机、研磨机、减薄机、抛光机)以及外延设备和清洗设备,且均已实现批量销售,其中长晶设备在国产设备市场市占率领先。公司大硅片设备客户包括中环领先、上海新昇、奕斯伟、有研硅、合晶科技、金瑞泓等头部半导体材料制造企业。
在芯片制造和封装端,公司开发了应用于芯片制造的 8-12 英寸减压外延设备、LD 设备等薄膜沉积类设备,应用于先进封装的 12 英寸减薄抛光机、12 英寸减薄抛光清洗一体机、超快紫外激光开槽设备。以差异化的工艺和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4、请介绍一下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应用前景?
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核心代表。导电型碳化硅材料制成的功率器件能够更好地适应高压、高温工作环境,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高压充电设施、储能及轨道交通等高压大功率场景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同时由于碳化硅衬底材料具备优异的光学和散热特性,在 R 设备、CoWoS 先进封装中间基板等新兴领域,SiC 正成为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材料。
5、可否展开介绍一下公司碳化硅衬底材料业务的进展?
公司碳化硅衬底材料业务已实现 6-8 英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量产与销售,量产的碳化硅衬底核心参数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8 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和规模处于国内前列,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碳化硅衬底在全球的客户验证,送样客户范围大幅提升,产品验证进展顺利,并成功获取部分国际客户批量订单。公司已实现 12 英寸导电型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突破,12 英寸导电型 SiC 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达行业先进水平。
受益于晶体生长及加工设备的高度自给,公司能够实现设备和工艺的高度融合,促进协同创新,在技术工艺调整、产能投放以及成本控制方面取得竞争优势,并能够根据碳化硅材料下游应用领域的更多探索而灵活调整,快速适配行业发展需求。
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半绝缘型碳化硅材料有望在消费电子端打开新的应用市场,公司紧抓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研发光学级碳化硅材料,已掌握 8 英寸光学级碳化硅晶体的稳定工艺,并积极推进技术和工艺创新,力求早日实现 12 英寸光学级碳化硅衬底材料产业化。
6、请问公司碳化硅衬底材料的产能布局?
公司积极布局碳化硅产能,在上虞布局年产 30 万片碳化硅衬底项目;并基于全球碳化硅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广阔市场,在马来西亚槟城投建 8 英寸碳化硅衬底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供应能力;同时,在银川投建年产 60 万片 8 英寸碳化硅衬底片配套晶体项目,不断强化公司在碳化硅衬底材料领域的技术和规模优势。
7、公司在碳化硅设备板块的布局及进展?
在碳化硅产业链装备领域,公司开发了碳化硅长晶及加工设备(研磨、切割、减薄、倒角、抛光、清洗及检测),满足公司碳化硅衬底规模化产能建设需求的同时,在技术、工艺以及成本方面构筑壁垒,强化公司在碳化硅衬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产业链核心设备的国产化突破,公司在检测、离子注入、激活、氧化、减薄、退火等工艺环节积极布局产品体系,以高标准研发目标,逐步实现碳化硅设备产业化市场突破。公司 6-8 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国产替代并市占率领先。公司碳化硅设备客户包括瀚天天成、东莞天域、芯联集成、士兰微等行业头部企业。
晶盛机电(300316)主营业务:晶体生长、加工装备研发制造和蓝宝石材料生产。
晶盛机电 2025 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 57.99 亿元,同比下降 42.85%;归母净利润 6.39 亿元,同比下降 69.52%;扣非净利润 5.36 亿元,同比下降 74.42%;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 26.61 亿元,同比下降 52.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6610.77 万元,同比下降 93.5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 3818.63 万元,同比下降 96.15%;负债率 34.88%,投资收益 1143.41 万元,财务费用 1912.5 万元,毛利率 24.38%。
该股最近 90 天内共有 7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6 家,增持评级 1 家;过去 90 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34.8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 3 个月融资净流入 3.93 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 261.9 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