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他看来,AI 取代人类不是悲剧,而更像是 " 孩子超越了父母 ",是人类文明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与升华。
快科技9 月 21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庆典在成都隆重启幕。活动现场,针对 " 科幻作家的集体 AI 焦虑 " 这一议题,刘慈欣分享了他的思考。他表示,我们应当坦然接受一个结论:并没有什么是 AI 不能替代的。
主持人吴岩指出,人工智能正在迅猛发展,并向嘉宾提出 "AI 是否正在使科幻作家这一职业消失 " 的尖锐问题。刘慈欣回应称,自己是以一种 " 科幻的思维方式 " 看待这一问题,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导出了连他自己都感到些许惊讶的推论。
刘慈欣谈到,从技术角度看,AI 的思维建立在庞大数据库与概率算法的基础上;而人类的创作同样源于自身的 "数据库" ——即记忆与经验。一个缺乏记忆与经验的人,无法完成文学创作。因此,人类与 AI 在思维机制上的差异,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基于这一认识,刘慈欣进一步表示,目前尽管人类在文学创作领域仍显著领先,但在十年、二十年后,是否还能找到 AI 无法替代的领域?他坦言并不确定。他强调,人类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内在发展,文明很可能将触达某个 " 天花板 ",而 AI 或许正是帮助我们突破这一局限的关键。
最后,刘慈欣也谈及若人类真的被 AI 替代这一可能性。他认为我们应以坦然甚至自豪的心态面对这样的未来。在他看来,AI 取代人类不是悲剧,而更像是 " 孩子超越了父母 ",是人类文明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与升华。AI 不仅可能继承我们的文明,更将拓展它,这值得人类欣慰与拥抱。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艾瑞网立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