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早知道 09-19
小马智行获“木头姐”连续两日加仓:已成全球资本配置科技产业的重要标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进入 9 月以来,小马智行的股价已累计上涨超 20%。

本文为 IPO 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 早知道消息," 木头姐 " 旗下 ARKQ 基金于 9 月 17 日和 9 月 18 日连续两日加仓小马智行(NASDAQ: PONY)。其中,9 月 17 日加仓 88,335 股、9 月 18 日加仓 31,764 股。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 ARKQ 基金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第三次加码小马智行—— 8 月 12 日、即小马智行 Q2 财报披露后,ARKQ 基金斥资 1290 万美元买入小马智行股票,彼时也是 " 木头姐 " 首次布局中国 L4 级自动驾驶公司标的

事实上,小马智行过去一段时间不断获得头部机构的背书。除 " 木头姐 " 外,柏基资本(Baillie Gifford)近期同样选择加仓小马智行;另据最新 13F 文件,二季度至少有 14 家国际顶级机构增持了小马智行的股票,不乏富达投资、威灵顿管理、Aspex 等长线基金。

此外,在今年上半年解禁期来临之际,包括多家国际知名美元基金在内的核心股东均表示不急于坚持,最大战略投资方丰田亦至今未有减持动作,表达了对小马智行长期价值的看好;同时,在小马智行二季报发布后,多家中外一线投行 / 券商第一时间给出了 " 买入 " 评级。

更早之前,小马智行还作为首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 L4 级自动驾驶公司被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HXC),并吸引更多 ETF 基金、对冲基金、长线投资者的投资。

某种程度上而言,随着 Robotaxi 的愈发被认可,兼具技术壁垒和商业模型优势的小马智行正成为全球资本配置未来出行乃至整个科技产业的重要标的。

反映在股价上,进入 9 月以来,小马智行的股价已累计上涨超 20%,在这一波中概股大涨行情中亦处领先位置,近三个月涨幅更是接近 4 成。

连获 Baillie Gifford、木头姐加持

曾经同看好特斯拉、当下均相信小马智行

不可否认的是,Baillie Gifford 和木头姐旗下基金一直以来都是长线投资的标志性机构

其中,Baillie Gifford 作为一家成立于 1908 年的百年资管巨头,成功投资了众多行业的顶尖企业,2013 年出手特斯拉、2016 年出手英伟达更是为其获取了数十倍回报;而 " 木头姐 " 旗下 ARK Invest 专注投资具有 " 破坏性创新潜力 " 的科技股,即能够取代产业老牌企业、提高效率并获得大部分市占率的科技股。ARK 认为参与这一变化的公司具有极大的长期机会。

8 月 12 日," 木头姐 " 旗下 ARKQ 基金在小马智行 Q2 财报披露后斥资 1290 万美元买入小马智行股票,并于 9 月 17 日和 18 日分别再次加仓小马智行 88,335 股和 31,764 股;而 Baillie Gifford 8 月公开的持仓显示,其买入小马智行 713.7 万股,占小马智行总股本的 2.01%,当前价值超 1 亿美元,成为小马智行的第 8 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Baillie Gifford 和 " 木头姐 " 当年共同看好特斯拉并赚取了巨额收益,时隔多年后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小马智行

换言之,今天的小马智行在他们看来就是 " 昨天的特斯拉 ",未来具有相当之大的发展空间,也自然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

" 木头姐 " 的《AR Invest Big Ideas 2025》报告还指出,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Robotaxi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 万亿美元,行业总估值达 34 万亿美元。报告认为,"Robotaxi 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变革,更是全球经济和能源结构重塑的核心驱动力 "。

稍早些时候,两家国际大行同样纷纷强调了对中国 Robotaxi 行业的看好——其中,巴克莱的分析师团队指出,当前中国 Robotaxi 行业的发展阶段相当于 2015 年 -2016 年的电动汽车市场,将在未来五年迎来加速增长;瑞银的报告同样指出,中国 Robotaxi 行业正处于大规模商业化部署的前夜,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即将被激活。

量产速度行业领先、有信心年底破千台

拥有最多的网约车、出租车平台合作伙伴

在当下的各类 AI 具身智能应用中,"Robotaxi 将率先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 " 已成不争的事实,其比机器人更早落地、业绩也先于机器人公司爆发。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量产速度是评判 Robotaxi 企业实力的重要维度之一。以当前 Robotaxi 发展最快的中美两国为例:在美国,Waymo 已在多个城市规模化落地累计数千台全无人驾驶 Robotaxi,特斯拉同样在今年开始逐步落地 Robotaxi 服务,并预计在未来继续扩大规模并去掉安全员;而在中国,小马智行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实现全无人驾驶 Robotaxi 商业运营的公司

自 6 月起,小马智行与北汽、广汽的合作启动第七代 Robotaxi 量产,现已完成产能爬坡并进入稳态生产,在两个月内生产超 200 台 Robotaxi 车辆。截至目前,小马智行拥有超 500 辆 Robotaxi 和超 230 辆 Robotruck,已累积超 5000 万公里的全球自动驾驶路测里程,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里程超 1000 万公里。小马智行创始人、CEO 彭军强调,非常有信心在 2025 年底实现千台 Robotaxi 目标。

华尔街不久前撰文称,Waymo 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并在 Robotaxi 市场长期保持领先地位,Waymo 就能帮助谷歌从 " 增长放缓的公司 "   转变为 " 在移动出行领域实现强劲增长的人工智能领军者 ",从而带动估值的大幅提升。在 2030 年前后,Waymo 的估值有望达到 2000 亿美元;到 2040 年,Waymo 的估值更是有望达到 5000 亿美元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小马智行当前的估值仍有相当幅度的提升空间——毕竟,从 Robotaxi 的面世时间、技术路线、具体解决方案等维度,小马智行与 Waymo 高度相似;在覆盖场景上,小马智行更是多于 Waymo,并在全球 Robotaxi 公司中拥有最多的网约车、出租车平台合作伙伴,包括 Uber、微信出行服务、如祺出行、支付宝、高德打车、新加坡康福德高集团、卢森堡出行公司 Emile Weber 等,已为小马智行 Robotaxi 开辟用户基础和服务入口。

UE 改善显著、出海步伐加速

已成新时代的 "AI 科技股新贵 "

除了量产规模外,木头姐 Cathie Wood 于今年 6 月还曾指出,AI 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Robotaxi 的成败,关键是成本模型能不能跑通 "。

具体到小马智行而言,通过优化 " 人员 - 车辆 " 远程运营比例、降低车辆的保险成本,小马智行的 Robotaxi 单位经济模型(UE)已改善显著。另据小马智行此前公开表示,2025 年 -2026 年,公司 Robotaxi 业务的单车运营成本毛利将转正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小马智行第七代 Robotaxi 车型成本结构的大幅优化——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为 L4   级自动驾驶量产精心设计,设计寿命长达 10 年 60 万公里该系统方案 100% 采用车规级零部件,覆盖从线束、连接器到固态激光雷达、英伟达 Orin-X 芯片等零部件,这也是全球首个基于车规级芯片 Orin-X 实现 L4 级全场景无人驾驶能力的系统方案。

全车规标准使得第七代自动驾驶硬件套件的生产物料(BOM)成本迅速下探,较上一代大幅下降   70%。同时,小马智行的第七代车型大部分已经做到了前装,这样就会使得成本更低、质量更好、集成度更高,具备高度集成和通用性。

截至目前,小马智行的多款第七代 Robotaxi 车型顺利通过多地严苛复杂的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标准和测试要求,并已于广州、深圳开启 7 × 24 小时全天候自动驾驶运营,以充分验证其 L4 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

在海外市场,小马智行的步伐亦不断加快。譬如,小马智行在中东地区人均 GDP 最高的卡塔尔首都多哈已开展公开道路测试;与迪拜 RTA 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进 Robotaxi 在迪拜的商业化落地;在全球人均 GDP 最高的卢森堡的伦宁根市正在进行道路测试;在韩国最富裕的首尔江南区开展 7*24 小时测试等。

整体而言,在 AI、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成为投资热点的当下,作为 "AI 科技股新贵 " 的小马智行必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由公众号 IPO 早知道(ID:ipozaozhidao)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 C 叔↓↓↓

||

||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马智行 基金 自动驾驶 特斯拉 股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