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ge
编辑:Panda
超市也能成为一个 " 孵化器 "。
今年 3 月,百事收购了益生元苏打水品牌 Poppi,收购价格为 19.5 亿美元。Poppi 最早就是通过美国天然食品和有机食品零售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货架,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而后巨头收入囊中。
Poppi 饮料
图片来源:Poppi
全食超市也确实成了创新产品的 " 大货架 "。
蜂蜜柠檬水品牌 Me & the Bees,创始人 8 岁时就参与了全食超市的研讨活动。在家门口摆柠檬水摊 5 年后,全食超市成为其入驻的首个大型零售商;当比尔 · 盖茨投资的 Nature ’ s Fynd 推出 " 世界首款 " 真菌蛋白酸奶时,他们和全食超市达成了独家合作协议,产品仅在全食超市出售;硅谷流行的无糖风味水 Hint,首发在全食超市,品牌在 2021 年估值突破 2 亿美元。
无论是最终被巨头收购的明星品牌,还是刚起步的创新产品,全食超市都在其发展关键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支持:它既是品牌触达精准消费者的 " 试验场 ",也为这些不具知名度的品牌提供了隐形 " 背书 "。不经意间,全食超市承担了渠道之外的角色。
Nature ’ s Fynd
图片来源:Nature ’ s Fynd
独角兽 Poppi、Hint 的货架 " 第一站 "
今年 3 月,益生元苏打水品牌 Poppi 以 19.5 亿美元的价格被百事收购。10 年间,这个产品经历了家庭厨房、农贸市场等渠道后,进入了全食超市的货架,而后该创始人登上创业节目舞台,最后被百事收入囊中——全食超市成为其进入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阶段的关键一环。
最初,Poppi 创始人 Allison 自制的饮料只在亲友间分享。在家人鼓励下,Allison 决定将这款自制饮料推向市场,她的第一步,是在当地农贸市场摆起了小摊,从最基础的零售生意做起。
谁也没想到,这个刚在农贸市场站稳脚跟的小品牌,会在短短 3 周内迎来命运的转折点——而这一切,源于全食超市。Allison 表示,当时 Poppi 仅在农贸市场积累了一点小名气,全食超市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就主动找上门,询问她是否想将产品摆进全食超市的货架。
Poppi 饮料
图片来源:Poppi
对彼时的 Poppi 来说,入驻全食超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那时品牌的生产模式还停留在 " 手工阶段 ":Allison 每天要花 10 小时手动灌装饮料,这样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超市的供货需求。但全食超市递来的橄榄枝,让她意识到这是 " 千载难逢的机会 "。
为了抓住它,Allison 和丈夫果断辞职,还筹集了 12.5 万美元投入规模化生产:" 要进商店销售,必须有商业厨房做支撑。我们立刻签了租约,正式制定品牌的增长计划。" [ 1 ]
凭借这份决心,Poppi 很快完成了从 " 手工作坊 " 到 " 标准化生产 " 的跨越,顺利入驻当地的全食超市。借助全食超市精准的健康消费人群与渠道背书,Poppi 的业务迅速走上正轨。2018 年,品牌还获得了《创智赢家(Shark Tank)》的邀请,Allison 夫妇在节目中成功打动投资人,为后续的规模扩张注入了新动力。
如今,Poppi 早已不止步于全食超市货架。它已入驻美国 120 多家主流零售商,从 Costco、Target 到 7-11、Kroger,线下渠道全面铺开;线上端同样表现亮眼,据 Food Dive 报道,Poppi 已是亚马逊平台上销量领先的饮料品牌之一。 [ 2 ]
Poppi 饮料
图片来源:Poppi
如果说 Poppi 的案例,展现了全食超市采购商的敏锐嗅觉,那另一款饮料 Hint 的故事,则体现了全食超市对新品牌的包容与友好。
无糖风味水 Hint 的第一步同样始于全食超市。创始人 Goldin 希望抓住注重健康的消费群体,而全食超市正是这些人最常光顾的渠道。于是她在产品研发阶段便主动向全食超市寻求建议,甚至在产品尚未正式推出时,就引起了区域经理的兴趣。
但 Goldin 向全食超市提交了产品资料后,对方却没有回复她的邮件或电话。 [ 3 ] 为了争取入驻全食超市的机会,Goldin 决定主动出击。
产品面世的第二天,她直接带着 10 箱 Hint" 杀 " 到全食超市。全食超市也给了 Goldin 一个机会,让这 10 箱饮料先在超市 " 试试水 "。最终结果出乎意料:10 箱 Hint 在第二天就全部售罄。 [ 4 ]
Hint 饮料
图片来源:Hint
当然,所有的合作不可能永远处于 " 蜜月期 "。
2008 年经济危机时,Hint 合作的很多零售商都在削减成本,还纷纷要求品牌提供折扣。作为 Hint 当时最重要的渠道,全食超市也提出了要求:希望 Hint 推出 " 买一赠一 " 优惠。
可这个要求,会让 Hint 的定价直接腰斩,利润也跟着减半。Goldin 坚决反对——她认为折扣会稀释品牌价值,还坚信只要 Hint 坚持不降价,等危机过去后,一定能迎来更多增长。为了说服全食超市,Goldin 反复沟通,她对品牌的坚定理念,最终打动了对方,全食超市也同意接受她的方案。 [ 3 ]
Hint 饮料
图片来源:Hint
既是渠道,也是新产品 " 孵化器 "
和 Poppi、Hint 一样,从全食超市货架走出的食品饮料独角兽并非个案。
2024 年,美国植物基品牌 Siete 被百事以 12 亿美元收购,这是百事近五年来首次涉足食品业务收购。专注奥斯汀地区商业报道的《Austin Business Journal》曾介绍过 Siete 品牌,并表示 "Siete 的增长和全食超市的合作密切相关。" [ 5 ]
全食超市确实算得上这家公司成长的催化剂。
2014 年,Siete 成立,第二年(2015 年)它便开始主动寻找与全食超市的沟通机会,如多次向对方发送邮件,专门介绍旗下杏仁玉米饼的产品优势——从原料的选择,到口感的设计,都在邮件中清晰呈现。最终,全食超市因为这些邮件中的内容被打动了。2023 年,Siete 推出的一款无谷物玉米片被全食超市选为了 " 最值得关注的十大食品行业创新趋势 " 之一。
Siete 的 CEO Miguel Garza 感慨道:" 我们当时(向全食超市)‘敲门’了很多次,一开始得到的回应并不明确,甚至多次陷入不确定的等待中。但我们始终坚信,我们的杏仁玉米饼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需求,所以一次次推销产品,最后,我们才收到了肯定的答复,成功把产品摆进了全食超市 Lamar 旗舰店的货架。" [ 5 ]
Siete 玉米饼
图片来源:Siete
Garza 表示,Siete 还和全食超市在创新产品发布上进行了合作,2024 年双方一同推出了公司的调味品系列。2023 年,Siete 还成为了 2023 年全食超市供应商明星奖的 16 个获奖品牌之一。
全食超市高级副总裁 Alyssa Vescio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Siete 从未停止关注他们的客户,推出了包括莎莎酱、薯片、泡芙、玉米片和调味品在内的新产品。我们非常感激他们对客户的执着,这为他们在全食超市和整个行业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 5 ]
Siete 玉米饼
图片来源:Siete
天然坚果酱品牌 Justin ’ s、冰岛风格酸奶品牌 Siggi ’ s,也是从全食超市走出的独角兽公司。
2003 年,Justin ’ s 创始人从农贸市场售卖自制有机坚果黄油起步,次年入驻全食超市。创始人曾为全食超市亲自送货,负责试吃台以获取顾客的直接反馈,不断完善产品口味。
2008 年,Justin ’ s 的产品覆盖全国全食超市,次年拓展至 Wegmans、Safeway 等其他渠道,2016 年被美国加工肉类食品公司 Hormel 以 2.96 亿美元收购,完成从渠道新秀到行业独角兽的跨越。
Justin ’ s
图片来源:Hormel Foods
Siggi ’ s 则是进入全食超市后感受到规模化的压力,完成了一次 " 蜕变 "。
2008 年,Siggi ’ s 开始在布鲁克林、曼哈顿的 10-15 家全食超市门店销售,上架后需求激增甚至导致供应链崩溃,创始人 Siggi Hilmarsson 坦言,这才让他意识到入驻全食超市的重大意义:" 我们刚上架全食超市,供应链就崩溃了。我们无法跟上需求,为此我们不得不关闭工厂 3-4 个月,并重建它。" [ 7 ] 。
熬过危机,Siggi ’ s 一度成为全食超市最畅销酸奶品牌,2018 年被法国乳业巨头 Lactalis 收购。 [ 8 ]
据 FBIF 不完全统计,从 Poppi 到 Hint,再从 Justin ’ s 到 Siggi ’ s Dairy,至少有 5 个独角兽品牌,它们自初创阶段进入全食超市。这些品牌借此走进大众视野,在获得高估值后,可能会被食品巨头收购,开启全球化的发展路径。
图片来源:FBIF 整理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能看到,全食超市不仅是重要的销售渠道,还扮演了类似孵化平台的角色。
高端冰淇淋品牌 Coolhaus 和能量棒品牌 RXBAR [ 9 ] ,二者虽然不在全食超市首发,但却是早期接受品牌的全国性零售渠道 [ 10 ] ;Me & the Bees Lemonade 的创始人是个 8 岁的女孩,全食超市不仅邀请她参与研讨会,还向这个品牌订购了百万美元的产品,Me & the Bees Lemonade 也做到了十年间销售额增长近五倍 [ 11 ] ;植物肉公司 Impossible Foods 的 CEO 曾在 2024 年表示,公司计划通过与全食超市合作,提高品牌知名度 [ 12 ] 。
不管是主动挖掘品牌,还是给品牌提供产品建议、销售渠道,全食超市都和这些崛起的食品饮料品牌关系密切。
RXBAR 产品
图片来源:RXBAR 官网
第一,当一个 " 创新雷达",愿意给新品牌创新和尝试的机会。
全食超市敢用新品牌替换原有国际品牌的渠道——本地化产品在全食超市每个门店都有不小的比重。这些当地的小供应商往往在门店 32 公里内,只要他们的有机食材达到全食超市要求,试销售数据不差,分店经理就可以直接决定用当地食材代替原有的国际品牌。 [ 12 ]
全食超市每个分店被看作一个团队,团队有 8-10 个组别掌管海鲜、肉类、杂货等不同部门。每一个部门的成员都可以自行决定采购、销售、陈列、招聘等各个环节。 [ 12 ] 在这样灵活机动的组织架构下,Poppi、Me & the Bees 被全食超市主动邀请入驻,Siete、Hint 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和全食超市建立了联系。
当一个创新的产品出现时,全食超市成为了可能第一个发现它的渠道。
全食超市
图片来源:Whole Foods Market
第二,持续关注健康饮食相关细分品类,在 " 毛细品类 " 中不断挖掘创新产品。
早在 20 年前,全食超市就推出了无麸质咖啡、无乳制品甜点,这让很多最初只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获得了机会。
Poppi 创始人 Allison 饱受胃病困扰,为了调养身体她将果汁与苹果醋组合调制成更好喝的饮料;Hint 创始人曾每天喝 10 到 12 罐无糖可乐,她为了身体健康开始培养喝水习惯,进一步有了 " 让水变得好喝 " 的需求;Justin ’ s 的创始人本身是素食主义者,因此他需要的是自己能吃的天然坚果酱,他做出后发现了新机会。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创始人的需求,也能够满足特定的消费者,因此受到了全食超市的欢迎。而这些原先市场不够大、没有标志性品牌的品类,也确实在进入全食超市后证明了自己的潜力。
Poppi 饮料
图片来源:Poppi
第三,成为一个优秀创新产品的过滤器和孵化器。
在为多个品牌证明其商业潜力后,2022 年全食超市发起了地方加速器项目 Local and Emerging Accelerator Program,为品牌创始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入选的品牌将接受为期 12 周的课程培训,内容涵盖商业策略、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帮助品牌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在课程结束后,品牌将有机会进入全食超市的部分门店销售,并且还有资格获得由奥斯汀社区基金会管理的捐赠建议基金提供的 2.5 万美元股权投资,用于支持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全食超市市场中心商店、采购和产品开发高级副总裁 Alyssa Vescio 表示,他们的加速器将:"鼓励新兴品牌,并为他们提供成功所需的工具,通过这个项目创造了一个创新平台,丰富顾客的购物体验。" [ 13 ]
通过该加速器项目的 Sibeiho 辣酱
图片来源:Sibeiho
中国食品饮料品牌的 " 第一块货架 "
国内新品牌也有自己的 " 第一个货架 "。
选择一个细分赛道,依托各类短视频、种草内容,让产品先在线上被看到,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后再去购买打卡,而后建立一定的知名度。这期间产品,如同小米的 " 小步快跑 ",可能会有多次迭代和调整。当线上初具口碑、品牌或规模后,逐步进入线下渠道。
这样的模式,不止国内,海外不少品牌也走着这样的发展路径。如,2017 年被家乐氏以 6 亿美元收购的能量棒品牌 RXBAR,最初只是一个在线上小规模销售的品牌,而美国连锁食品超市 Wegmans 和全食超市,便是早期为 RXBAR 打开 " 大门 " 的线下渠道。 [ 10 ]
RXBAR 产品
图片来源:RXBAR 官网
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本就是这轮新零售对 " 人货场 " 的再次结构后的重构。
如,主打健康轻卡的主食品牌野人日记早期先聚焦线上,通过直播带货累积一定销量后,盒马、沃尔玛、叮咚买菜等平台纷纷向野人日记伸出橄榄枝。野人日记联合创始人邢正轩曾提到:" 我们线上的势能,已经被线下的渠道注意到了,我们进入这些渠道也会更简单。因为我们作为网红品牌,也能给线下做一些导流。" [ 14 ]
创业初期用极小的代价去试错、去调整,这自然是一个高效的模式。但食品饮料产品需要 " 色香味触 " 的实际体感,好的创新更需要直接的反馈。
野人日记
图片来源:野人日记
国内新品牌、新产品的 " 试验货架 " 也在逐步发力。
胖东来、山姆、盒马等渠道,则通过供应链合作发现有潜力的供应商,让生产能力达标、品牌知名度较低的产品,能从渠道合作中脱颖而出。甚至有供应商在与渠道合作中验证了自身价值,选择转型打造品牌,主动向市场出击。
渠道是产品产业流通中的高集中度的触点,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品牌各类或创新或更新的新品,如不同的支流汇集到此。
当渠道的角色不再停留于单纯的卖货,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应当会出现更多 Poppi。
参考来源:
[ 1 ] Kaitlin Menza,There ’ s No Bursting Poppi ’ s Bubble,2025 年 5 月 6 日,Delish
[ 2 ] Christopher Doering,Healthy soda brand Poppi denies being M&A target of large beverage companies,2024 年 5 月 2 日,fooddive
[ 3 ] Emma Casey,Kara Goldin: Disrupting a Billion-Dollar Industry as a First-Time Founder,2022 年 8 月 2 日,Medium
[ 4 ] How Hint Water Has Become The De Facto Official Drink Of Silicon Valley,2017.6,Forbes
[ 5 ] Sahar Chmais,Siete Family Foods' retail sales reach $400M as the Austin brand aims for a billion-dollar empire,2024 年 4 月 13 日,Austin Business Journal
[ 6 ] Robin D. Schatz,Case Study: From Farmers ’ Market to Whole FoodsThe founder of Justin ’ s explains how his company shook up the nut butter category.,2013 年 6 月 25 日,Inc
[ 7 ] Ali Montag ,Siggi ’ s yogurt founder went from struggling to pay rent to bringing in millions — here ’ s his No. 1 tip for success,2018 年 10 月 4 日,CNBC
[ 8 ] 重磅 | 冰岛式酸奶 Siggi ’ s 卖身兰特黎斯,法国乳业巨头布局美国市场野心初现,2018 年 1 月 6 日,Foodaily
[ 9 ] Catherine Clifford,This young couple ditched the corporate world to sell ice cream sandwiches from a food truck — now their business is making millions,2017 年 8 月 19 日,CNBC
[ 10 ] The Founders of RXBar, Acquired by Kellogg for $600 Million, Built the Company by 'Having a Bias Toward Action',2018 年 1 月 29 日,Entrepreneur
[ 11 ] Sage,4 岁开卖柠檬水,被全食看中,这个 " 小女孩 " 用 14 年把柠檬水卖进全美 6000 家门店,2025 年 2 月 12 日,FBIF 食品饮料创新
[ 12 ] Sage,就算贵也「闭眼买」,火了 40 年的全食超市怎么 " 做大生意 "?,2023 年 9 月 24 日,FBIF 食品饮料创新
[ 13 ] Whole Foods Market Accepting Applications for its 2025 Local and Emerging Accelerator Program,2025 年 1 月 16 日,Whole Foods
[ 14 ] Sage,河南 " 小镇电商人 " 做品牌,2024 年营收超 3 亿元,做成魔芋饺子第一,2025 年 3 月 6 日,FBIF 食品饮料创新
提示:
* 本文为 FBIF 原创首发,欢迎无条件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 " 转载 " 了解规则。
* FBIF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 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 FBIF 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30w+ 食品人已加入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