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刘浩浩
近日,国内供应链运营龙头建发股份 ( 600153.SH ) 交出了一份不尽人意的半年度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营利双降,扣非后净利润更创下近十年来同期新低。
证券之星注意到,建发股份三大主营业务上半年利润全线下滑。其中,房地产、家居商场运营业务则是营利双降。值得注意的是,后者是建发股份于 2023 年 6 月斥资 62.9 亿元收购美凯龙控制权后新增的业务板块,如今却持续成为业绩包袱。今年上半年,该业务贡献的归母净利润为 -5.9 亿元,同比下降近六成。作为公司营收支柱的供应链运营业务毛利率近年来持续徘徊在仅 2% 左右,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则进一步下探。
美凯龙亏损加剧拖累公司整体盈利
建发股份于 1998 年上市,是一家主要从事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开发业务的企业。公司同时拥有国内家居零售业龙头美凯龙的控制权。
今年上半年,建发股份实现营收 3153.21 亿元,同比下降 1.16%;实现归母净利润 8.41 亿元,同比下降 29.87%;实现扣非后净利润 6.749 亿元,同比下降 20.38%。
证券之星注意到,建发股份中报营收已经连续两期同比下滑,扣非后净利润则是连续四期同比下滑。本期扣非后净利润规模则创下公司近十年来同期新低。
对于上半年业绩下滑,建发股份表示,主要由于家居商场运营业务和房地产业务贡献利润同比下降所致。
证券之星注意到,曾经被建发股份高度看好的家居板块业务,如今却持续成为业绩包袱。
2023 年 6 月,建发股份斥资 62.9 亿元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美凯龙控制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建发股份持有美凯龙 23.95% 股份,其控股子公司联发集团持有美凯龙 6% 股份,二者合计持有美凯龙股份比例达到 29.95%,美凯龙成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
谈及本次交易目的,当时建发股份表示,美凯龙与上市公司及子公司联发集团主营的房地产业务具有明显协同效应。本次交易主要基于公司对美凯龙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有助于为上市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然而,美凯龙此后的业绩表现却十分拉胯。2021 年、2022 年,美凯龙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5 亿元、7.5 亿元。完成收购后的 2023 年、2024 年,却分别仅为 -22.16 亿元、-29.83 亿元,持续亏损。
今年上半年,在家居装饰及家具行业整体景气度欠佳的情况下,虽然美凯龙商场租赁及运营业务营业利润超 2 亿元,但由于商场租金增长未达预期,导致其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超 20 亿元。同时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合计超 1 亿元。多种因素交织下,美凯龙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 -20 亿元。
受其拖累,建发股份家居商场运营业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33.377 亿元,同比下降 21.01%。该业务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归母净利润为 -5.9 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 -3.77 亿元同比下降 56.5%。该业务成为建发股份三大主营业务中上半年唯一亏损的业务。
联发集团业绩不佳致地产板块利润锐减
证券之星注意到,建发股份房地产业务今年上半年业绩也严重下滑。
建发股份经营房地产业务已有数十年历史,公司长期坚持区域深耕战略,旗下拥有建发房产和联发集团两大开发品牌。
从经营策略上来看,建发房产长期聚焦于一、二线高能级城市。这些城市经济基础好,市场需求相对旺盛,抗风险能力较强。联发集团此前则长期深耕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房价支撑力相对较弱,项目去化和盈利难度较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呈现持续调整态势。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4.6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3.5%;销售额为 44241 亿元,同比下降 5.5%。
建发股份在半年报中指出,房地产市场同时呈现明显分化趋势。一、二线城市因高得房率住宅及 " 四代宅 " 等创新产品集中入市,去化率保持相对高位。而多数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仍处历史低位,市场持续低迷。
在此背景下,建发股份旗下两家地产子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也反差鲜明。
其中,建发房产上半年账面结算收入同比增长 3.6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9.69 亿元,同比增长 2.35%,为上市公司贡献归母净利润 5.19 亿元,同比增长 49.95%。而联发集团因上半年账面结算收入同比暴降 33.15%,叠加计提 2.32 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仅 -5.34 亿元,为上市公司贡献的归母净利润则下滑至 -5.08 亿元,同比骤降 78.25%。
反映到财报上,建发股份房地产业务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441.39 亿元,同比下降 13.83%。其营收占比由上年同期的 16.06% 下降至 14%。其贡献的归母净利润则从上年同期的 1.55 亿元暴降至 0.11 亿元,降幅高达 92.63%。
证券之星注意到,建发股份房地产业务贡献的归母净利润去年上半年同比降幅亦高达 38.02%。
针对房地产业务业绩低迷,建发股份已做出相应调整。据公司披露,公司在拿地方面持续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截至今年 6 月末,联发集团在一、二线城市的权益口径土地储备 ( 未售口径 ) 货值占比已超 79%,较上年末提高 13.61 个百分点,土储结构大幅改善。
不过,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漫长,板块业绩受影响因素较多,建发股份房地产业务想扭转业绩颓势可能尚需时日。
营收支柱供应链运营业务毛利率仅 2.01%
作为建发股份营收支柱的供应链运营业务是今年上半年唯一实现营收增长的业务,不过该业务近年来毛利率持续较低,盈利能力堪忧,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下滑。
建发股份作为全球布局的供应链运营服务商,目前已初步实现从大宗商品到消费品的多品类、全球化布局。可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的商品采销需求。截至今年上半年,建发股份与超过 17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关系,产品品类则进一步拓展,涉及金属材料、浆纸产品、矿产品、机电产品、汽车、家电等细分领域。
据公司财报披露,今年上半年,建发股份在主要大宗商品经营总货量保持增长的同时,多个品类经营实现较好业绩,如消费品业务实现营收超 240 亿元,同比增长超 20%。泛食品板块实现营收近 40 亿元,同比增长近 25%。
今年上半年,建发股份供应链运营业务实现营收 2678.45 亿元,同比增长 1.62%。其营收占比则由上年同期的 82.62% 增至 84.94%。业务为公司贡献归母净利润 14.2 亿元,同比下降 0.11%,上年同期为同比下降 15.07%。
证券之星注意到,相较盈利下滑,该业务更大隐忧则在于其持续较低的毛利率。
2022-2024 年,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仅为 1.68%、2.04%、2.21%。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 2.27% 进一步下滑至 2.01%,远低于同期房地产 ( 13.33% ) 、和家居 ( 60.27% ) 板块毛利率。受该业务营收占比提升影响,建发股份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则从 4.78% 下滑至 4.21%。
证券之星注意到,当前国内以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普遍面临毛利率较低的问题。信达证券此前在研报中指出,建发股份该业务毛利率较低可能主要因其供应链交易商品种类主要集中在上游,标准化产品利润空间相对较小所致。
此外,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交易产品的终端用户需求减少,以及作为供应链下游客户的制造业企业盈利面临承压,叠加受到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冲击,进一步压缩了该业务的利润空间。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刘浩浩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