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星球News 18小时前
荣威 M7 DMH 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是「智能汽车」的又一个拐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星球君

「8.58 万元!」伴随着发布会现场爆发出的阵阵欢呼声,又一款「国民家轿」横空出世。

荣威   M7 DMH   显然是有备而来:搭载   DMH 6.0   混动系统、实测超   2100km   的续航表现、4940*1890*1510mm/   轴距   2820mm   的「B   级车尺寸」……

仅凭这些参数,再加上不到   10   万元的起售价,荣威   M7 DMH   已有充足的竞争力逐鹿主流市场。然而,作为首搭「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的车型,荣威   M7   DMH 的智能座舱交互体验更是真正的「杀手锏」。

官方介绍,接入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后,其座舱交互将实现「从指令式到对话式的革命性跨越」,带来更自然的人车交互新体验。

作为对比,大多数   10   万级家轿产品配备的智能助手还停留在「规则问答」阶段,只能执行简单的规则命令;甚至还有一部分   10   万级产品,不提供语音助手功能。

但还有一个疑问,荣威 M7 DMH 或许是   10   万级家轿中首个搭载   AI   大模型的车型,但宏观来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车型在座舱上落地类似的大模型。

所以它要回答的问题是,搭载大模型后的座舱体验,是否足够出色,能与友商拉开差距?

也由此,我们必须先从「应用层」和「技术层」两个方面来剖析,看看荣威   M7 DMH   与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的结合,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智能家轿」的新面貌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荣威   M7 DMH   在最直观的体验上,到底会出现什么变化。

据官方介绍,结合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后,变化体现在四个层面:模糊语义理解、行业领先记忆贯穿能力、复杂控车能力和加入「汽车大师」功能。

可以将这些变化归纳为「信息处理能力的飞跃」,车载系统能更准确理解用户命令中的表层、深层信息,进而执行对应指令。

关键词依然是「深度思考」和「执行」,在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的帮助下,荣威   M7 DMH   和常规车型相比,体验将有明显提升。

比如对「模糊语义」的理解,用户发出的指令不总是清晰明确,系统或需要匹配其中的核心关键词。而荣威   M7 DMH   能实现「从‘指令驱动’升级为‘意图理解’」,语音助手能听懂用户的倒装句式、否定表达和多意图。

这意味着,用户与车机系统语音交流时,无需煞费心思像「对暗号」一样准确猜到指令出发关键词,而只需要像同朋友对话一样,就能明确让车机听懂需求。

当然语义理解的升级离不开更高的场景覆盖率,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能覆盖   15   类核心场景。换言之,用户不太可能触及大模型的「知识盲区」,也就保证了对话体验不会降级。

优秀的「深度思考」能力还离不开优秀的「记忆能力」。

M7 DMH   的记忆能力涵盖车端状态、地理位置、用户多轮交互信息等;记忆来源,则包括上下文对话内容、本地资料库、云端资料库和大模型自身的信息搜集能力。

在充分理解用户指令,得到足量的信息后,接下来的考验是荣威   M7 DMH   能否准确执行对应指令。

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执行」能力的升级。此前评价车机执行力的指标大多数「能连续执行多个命令」,但在   M7 DMH   这里,已经进一步升级至「复杂车控」的联动执行。

比如说,只要一句「帮我哄孩子睡觉」,座舱系统就会自动执行调高温度、调低风量、关闭车窗、调低媒体音量、播放哄睡故事的一系列操作。

在「执行」能力上   M7 DMH   的优势在于「可能是行业内最多的车控端口接入」。该车拥有   300+   的车控能力,开放了超过   1000   个功能接口,也因此大模型能够整合调用一系列车控功能,完成联动。

不难看出,荣威   M7 DMH   的整车智能表现,一部分来自于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优秀的理解、推理能力,一部分是来自于整车底层架构的支持。

也正如前文所说,中国新能源车已经掀起「AI 上车」的浪潮,如果产品之间比拼的大模型本身的能力,就很难拉开差距。

从结果来看,荣威   M7 DMH   能够在「深度思考」和「执行」两方面给到市场比较深刻的印象,本质上还是底层架构平台的领先。换言之,「SOA   架构」才是胜负手。

「SOA」架构立大功

上汽的「SOA   软件平台」早在   2021   年便已面世,「开放式」三个字便能准确概括上汽「SOA」平台的前瞻性。

简单介绍一下,「SOA」并非上汽首创的名词,而是源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有名词。在计算机世界中,「SOA」作为一种架构方法,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传统的「单片式应用」,通过构建标准的、可复用的底层平台,为功能的快速部署提供可能性。

行业主流的「软件定义汽车」也有着类似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提升整车底层的集成度,并提供足够多的标准化接口,降低功能部署的难度。

以荣威   M7 DMH   为例子,得益于   SOA   架构平台的支持,荣威为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接入了   350+   的车端状态信号,和   8000+   汽车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数据,既为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大量调用车端功能「开绿灯」,也为大模型的自我学习效率带来极大帮助。

也可以认为,上汽的   SOA   整车架构,更接近于「智能手机」的底层逻辑。

可以将   SOA   软件平台想象为智能手机中的操作系统,将底层硬件能力(车窗控制、空调控制、座椅记忆等)封装成标准化的「服务」,系统按需调用。

SOA   开发者平台,则对应智能手机的开发平台和应用商店,基于上汽提供的服务接口,开发者可以将「服务」组合成不同的场景化功能组,进而实现多功能的联动。

最后,离不开计算平台的中央集成。SOA   的中央计算平台将原本分散在不同   ECU   的功能集中到一个或者数个高性能运算单元中,统一调配、高效运行。

换言之,整车   SOA   平台让荣威   M7 DMH   成为了「智能体」,在算力、功能部署等多方面,满足时下「AI   上车」的基础要求。

官方还提到,在该车上应用了「云端   NLP   以大模型为主的对话链路」,涵盖   320+   项   SOA   控制能力,1000+   场景知识。

可以理解为,在上面提到的这些场景中,「你的车能像一个真人一样和你流畅对话,因为它在云端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脑(大模型),专门处理你说话的内容」。

「高效的硬件底层 + 先进的软件能力」这样的产品范式更多见于「AI   手机」「AI PC」等智能设备上,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荣威   M7 DMH   和豆包大模型的融合达到了更深的层次。

自然体现出来的,是「更彻底的智能」。

「更彻底的智能」

「下半场是智能化」被多数车企奉为圭臬,也从根本上影响了   2025   年一大批新车的产品形态。而现在看来,荣威   M7 DMH   是「AI   上车」这样的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一方面来自于其价格定位,「10   万元」是中国汽车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用户基数最庞大的价位段。荣威   M7 DMH   能够覆盖足够多的潜在用户,而不是束之高阁,符合「科技平权」的精神。

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技术体系,荣威   M7 DMH   的「AI   上车」并非停留在表层的「融入大模型」,而是从底层起准备一套架构,深度地整合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也由此,其展现出来的   AI   能力足够丰富且强大。

此外,荣威   M7 DMH   或许预示了行业的一个新趋势:真正的「智能车」需要从底层做好准备,才能提供真正具有颠覆性的体验。

正如荣威说的那样,M7 DMH   是一款「‘身体’和‘毛细血管’都做好智能化准备」的车型;也只有这样的车型,才能为用户提供更美好的智能移动空间。

(完)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荣威 准确 语音助手 混动系统 轴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