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咪说电影 11小时前
汪涵提携他上位,中国养了他23年,演员矢野浩二还是暴露自己的本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说句可能有点扎心的话:矢野浩二在中国这 23 年,演过《小兵张嘎》里的 " 鬼子头子 ",也上过《天天向上》当 " 天天兄弟 ",还娶了重庆的老婆,生了中国的女儿,看着像个 " 半个中国人 ",可要到关键时刻,他骨子里的日本人还是那样明显。当年汪涵确实有点儿误会了。

演鬼子起家,靠中国观众捧红

矢野浩二是在 1970 年出生的,地点是在大阪,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都在打工,他和三个姐姐一起住在狭小的房子里。

年轻时候,他当过邮递员、送过牛奶、还调过酒,生活过得不算太好。22 岁那年跑到东京,帮别人当助理,干了八年,端茶倒水之类的事情都做过。如果不是 1999 年碰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估计他一辈子都只能在酒吧里混着,过着底层的小日子。

1999 年 12 月,他首次来到中国拍《永恒恋人》,扮演一个日本留学生。那次来华的时间不长,但他发现中国市场比日本更愿意包容他这种 " 无名小卒 "。于是,他干脆就在这里留下来了。

一开始他也挺难熬的,到了 2001 年,回国待了八个月都没接到一部戏。

之后,他遇到了张黎导演的《走向共和》,在里面饰演明治天皇。接着,《记忆的证明》和杨阳的公司签了他,也算正式踏入了 " 鬼子专业户 " 的这条路。

在《小兵张嘎》里演斋藤,在《亮剑》中饰鬼子军官,还在《雪豹》里扮演日本特务 …… 凭着一张日式面孔,他在抗日剧行当里站稳了脚跟。

有人说他演鬼子成瘾了,但对他而言,有戏可拍,有钱拿,比啥都重要。他自己曾说过:" 一开始是为了活着,哪怕片酬少也得接。"

到 2008 年,他已经变成中国荧幕上最熟悉的 " 鬼子脸 ",凭着这个角色混得风生水起。

《天天向上》的转折,汪涵的提携

让矢野浩二真正走入中国主流观众视野的,正是《天天向上》。

2008 年 8 月,《天天向上》开始播出,那时候他变成了 " 天天兄弟 " 中的一员。那会儿,他的中文说得磕磕绊绊,文化背景也不算接地气,但汪涵硬是把他拽进来,帮他说话、让他上台,还像大哥一样手把手教他主持的招数。

他后来自己提起过,说:" 汪涵就像大哥一样。" 由此可见,两人之间的关系挺紧密。

在 2011 年,他还拿到了《环球时报》颁发的 " 最优秀外国人演员奖 ",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日本人。到了 2012 年,他在《盛宴》里饰演了中共地下党员,这也是他首次扮演中国角色,不再是演鬼子啦。

不过好景不长啦,2012 年钓鱼岛事件一爆发,矢野浩二的形势立马变得严峻。他被迫退出了《天天向上》,之前定好的《叶问》里面的角色也宣告作废。那段时间,他回到日本拍戏,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最终还住院治疗,差点连呼吸都困难。

汪涵特意跟他说:" 你可以当中日交流的桥梁。" 矢野浩二也点点头表示认可,但实际上,他心里有多重的份量,谁都没法说准。

娶重庆媳妇,口口声声 " 中国是第二故乡 "

大概在 2010 年前后,他跟重庆的老婆成婚,小女儿取名叫月心,还拿到了中国的国籍。外表看来,他算是 " 入赘 " 中国了吧。

他说过一句让人记忆深刻的话:" 我比在日本的中国人还更像中国人。" 那会儿,很多媒体把他当作 " 中日友好的典范 "。

在 2015 年,他还获得了日本外务大臣奖,原因是 " 推动中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他就像一点点把自己打扮成 " 文化大使 " 似的,不光在中国赚了钱,还在日本沾了光。北京的房子搞定了,咖啡馆也开过,还打算投一部关于中日友好的电影。所有这一切,可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支持。

像他这样的人,最怕的就是在紧要关头出点差错。

狐狸尾巴:言论风波不断

矢野浩二在中国赚了一把钱,但麻烦也接踵而至。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2013 年那会儿。他在日本综艺节目上提起在北京的生活,说:" 中国人遛狗不收拾粪便,甚至有人随地大小便,卫生条件比日本差。" 节目播出后,国内的观众们都火了:你吃中国菜还怪中国?

他赶忙出来澄清,强调那是节目经过恶意剪辑,还说 " 我老婆孩子都是中国人,怎么可能说我辱华?" 不过呢,结果早就没人信这套了。

让舆论彻底崩溃的时刻,出现在 2023 年 8 月 24 日,那天日本福岛核污水正式排入海洋。全世界都盯着日本这事,而矢野浩二当天发的却不是抗议的声明,只是一段轻松搞笑的小视频,竟然让局势变得更尴尬。

中国网友们都不淡定了:你身为 " 中国女婿 ",难道就不能表达一下态度吗?一直沉默是不是代表认同?有人还翻出旧账,提到你家乡大阪环境有问题,倒是出来说两句吧!

他还是坚持发一些日常的东西,好像没看到似的,结果评论区一下子炸开了锅,形象再一次崩塌了。

矛盾:努力融入 vs 本色难改

其实,矢野浩二在国内确实挺拼的,他学会流利中文还主持过综艺,他也娶了中国太太,孩子还拿了中国护照,还真心说过 " 中国是第二故乡 "。

要说的问题就在于,碰到中日敏感话题时,他要么 " 说错话 ",要么 " 闭嘴不语 ",从没能真正站在中国观众盼望的角度上。

就是说,平时怎么拼命想融入,也挡不住在关键时刻,他那反应还是暴露出了本性—— " 我就是日本人 "。

这也就难怪,有些人觉得他 " 活该挨骂 "。你可以当文化大使,但不能两头占便宜。观众可没那么简单,嘴上喊着中国好,可关键时刻不敢表态,那你在中国混再久,也就只能算个 " 挣钱的日本人 " 罢了。

汪涵的错付与未来的不确定

回头想想,汪涵那会儿对矢野浩二的提携,几乎就当是亲兄弟一样对待。要知道,《天天向上》刚开始要积攒人气,汪涵完全没必要给个日语磕巴的 " 外国脸 ",可是他还是甩出了橄榄枝。

汪涵一直盼着他能在咱们这儿站稳脚跟,甚至变成中日之间的纽带。结果,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矢野浩二却没能撑住这份信赖。

23 年的努力带来各种评论:有人认为他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连接者,可也有人批评他 " 吃饭砸锅 ",关键时刻靠不住。

未来他走哪条路,说不准啦。中国的市场对外国人其实还算敞开着,可最让观众烦的,就是那种 " 两头占便宜 " 的行径。

要是在中国继续打拼,矢野浩二可不是靠 " 娶中国老婆 " 就能扭转局面,真正得在立场上拿出个说法才行。

这事一提,我就想到那句常说的:路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的心思。

2023 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矢野浩二在中国混得挺不错,可留给我们的,却是一次次 " 狐狸尾巴 " 被抓个正着的场面。

汪涵的失误,并不是因为他看不准人,而是因为他以为一个人可以完全被市场和家庭给同化了。但实际上,某些东西,骨子里就是难以改变的。

这可不是偏见,只是事实而已。跨国走出去一直都挺不容易,特别是在中日之间,更得讲究真诚。如果真心打算在中国发展,那就得有个立场;要是不具备这个,那早晚会被看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