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财经 11小时前
高德“扫街榜”来袭:用脚投票的革命能否重塑本地生活服务格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恒心

来源 | 博望财经

高德不仅限于导航。

2025 年 9 月 10 日,高德在其母公司阿里成立 26 周年之际,正式推出 " 高德扫街榜 ",宣称这是全球首个基于用户真实行为数据生成的生活服务榜单。该榜单依托高德的海量导航和出行数据,结合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旨在构建一套全新的线下服务信用评价机制。

据数据分析机构 QuestMobile 监测,首日上线用户访问量便突破 4000 万人次,迅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美食类榜单,其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老牌点评平台大众点评的日均活跃用户数。

高德此举不仅是一次产品创新,更是其从导航工具向综合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标志着阿里正式深入美团的 " 到店 " 业务腹地,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因此生变。

尽管高德扫街榜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真实行为数据存在采集盲区,二是 AI 判定 " 异常评价 " 的细节逻辑对普通用户和商家仍显模糊,不排除对特色小店产生误判的可能。

行为数据构建信用体系:一场 " 用脚投票 " 的革命

高德扫街榜的核心创新在于其评价体系的根本性变革。

与传统生活服务平台严重依赖用户主观撰写图文评价(UGC)不同,扫街榜的基石是用户的真实行为数据。它充分利用了高德作为国民级导航应用的优势,捕捉并分析用户 " 用脚投票 " 的轨迹:是否真实导航到店、是否为专程前往(其 " 轮胎磨损榜 " 极具象征意义)、是否为多次光顾的回头客,以及导航行为背后的人群覆盖广度等。

据《新华网》报道,高德地图 CEO 郭宁表示," 高德扫街榜是由 10 亿用户用脚投票而来的,是以个人信用分增信了的榜单,融合了强大的 AI 能力,有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 1000 万客流。"

这些由实际行动产生的数据难以大规模伪造,从根源上遏制了 " 刷单刷好评 " 的灰色产业链。为确保评价体系的公正与可信,高德引入了双重保障机制。

其一是信用赋能。在获得用户授权后,高德首次将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体系融入评价模型,高信用用户的反馈会被赋予更高权重,同时借助 AI 风控技术实时识别和过滤虚假、噪声评价。

其二是动态更新与丰富分类。榜单并非一成不变,其 " 状元榜 " 沉淀长期口碑,而 " 扫街榜 " 则日更,实时反映店铺热度。榜单类型多样,除 " 轮胎磨损榜 " 和 " 回头客榜 " 外,还包括 " 本地人爱去榜 "、" 城市特色体验榜 " 和 " 高分烟火小店榜 " 等,力求多维度还原店铺的真实受欢迎程度。

这种 " 行为 + 信用 " 的模式,其深远意义在于试图重构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

它让商家的声誉建立在无数用户真实行动累积的 " 数字足迹 " 之上,转化为其可靠的 " 信用资产 "。这使那些不善线上营销、但产品和服务过硬的中小商户,特别是深巷中的 " 烟火小店 ",能够凭借实力而非运营技巧脱颖而出,获得公平的曝光机会,有望实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

战略布局:从导航工具到生活服务超级入口

高德此次重磅推出扫街榜,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多年来精心布局、步步为营的必然结果,清晰展现了其从专业导航工具到出行平台,再到综合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入口的战略演进路径。

回顾发展历程,高德的转型决心巨大。

2013 年,高德做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抉择:主动放弃每年数亿元的导航授权收入,宣布导航业务永久免费。这一举措虽牺牲了短期利润,却换来了用户规模的爆炸式增长,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同年,阿里巴巴开始战略注资并于次年完成全资收购,高德正式融入阿里生态。随后,高德接入支付宝,完成了 " 地图 + 支付 " 的闭环,为其进军本地生活服务扫清了关键障碍。2021 年 7 月,高德将品牌升级为 " 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 ",整合打车、实时公交、景区门票等服务,标志着其 " 地图生活服务 " 战略转型的开启。

支撑此次扫街榜发布的,是高德沉淀多年的强大数据底蕴和生态协同优势。高德地图目前已覆盖全国超 700 万个餐厅点位,每天处理高达 1.2 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 1300 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这些海量、实时、真实的时空数据,是任何竞争对手都难以短期复制的核心资产。

此外,背靠阿里经济体,高德能够与支付宝(信用体系)、饿了么(即时配送)、飞猪(酒旅)等业务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为用户提供 " 发现 - 导航 - 支付 - 消费 " 的一站式闭环体验,打破了多个 APP 间跳转的壁垒。

高德的野心远不止于做一个榜单。其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线下生活服务超级入口。扫街榜的上线,意味着高德正试图将其庞大的工具性流量转化为生活服务消费流量,将用户 " 找路线 " 的需求自然延伸至 " 找店 " 的场景,极大地拓宽了其商业化的想象空间。

此举也体现了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整体战略——利用高德这一高频应用作为突破口,挑战美团的主导地位,并打造 " 到店 + 到家 " 的双轮驱动生态矩阵。

挑战与未来:数据盲区与商业化平沟

高德扫街榜的横空出世,被广泛视为阿里巴巴向美团核心利润区——到店业务发起的最直接、最猛烈的进攻。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一场 " 三国杀 " 格局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和激烈。

美团的业务模式本质是 " 高频带低频 ",以外卖这一极高频率的业务引流,并依靠到店、酒旅等高毛利业务实现盈利。因此,到店业务是美团利润的压舱石。高德选择直接攻击这一核心地带,无疑是一场高维度的降维打击。

面对挑战,美团反应迅速。在高德发布会当日,美团大众点评就宣布重启 " 品质外卖 " 服务,并通过自研大模型强化对虚假评价的识别,同时发放消费券,以巩固其阵地。

高德的挑战者底气来源于其独特的差异化优势。与美团 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容易滋生 " 刷单刷好评 " 不同,高德主打 " 无法刷分 " 的真实行为数据,直击行业痛点,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信任标准。

这场竞争的背后,更是生态体系之间的对抗。阿里正调动其整个生态资源:高德在前端负责引流和锁定目标,饿了么承担到家配送和部分到店交易闭环,支付宝提供支付和信用体系支撑,阿里云则提供底层算力保障。这是一种环环相扣、彼此赋能的集团军作战模式。而美团则依托其强大的地推团队、成熟的商户网络和深入人心的品牌认知进行防御。

毋庸置疑的是,高德扫街榜的推出,远不止于一个新产品上线,它更象征着本地生活服务竞争逻辑的深刻演变:从早先的千团大战拼补贴,到后来的内容种草拼流量,如今正迈向以真实和信用为核心的新阶段。

高德凭借其独特的 " 行为 + 信用 " 模型,试图重构一套更公正、更透明的线下服务信用体系,这无疑对行业具有积极的革新意义,有望让诚信经营的商家回归服务本质,让消费者降低决策成本。

然而,高德也面临诸多挑战与考验。其算法高度依赖导航行为数据,可能导致一些交通不便或熟客无需导航的优质 " 宝藏小店 " 被系统忽略,形成数据盲区。此外,如何长期坚守 " 永不商业化 " 的承诺,平衡公益属性与商业回报,避免出现隐性的流量倾斜,将是对其运营智慧的持续考验。

更重要的是,如何改变用户 " 找美食用点评、找路线用高德 " 的固有心智,培养起在高德内完成生活服务决策的新习惯,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

最终,无论是高德的 " 行为信用 ",还是美团的 " 内容评价 ",抑或是抖音的 " 视频种草 ",其核心都应是服务于实体经济,让真正的好店不被埋没,让消费者的选择更简单、更放心。这场因高德扫街榜而再度升温的竞争,其积极意义在于推动行业向更健康、更以用户和价值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博望财经将持续关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支付宝 芝麻信用 高德 轮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