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部门预报,许昌市气象台今天 10 时 35 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林科所降水量已达 100 毫米以上,预计未来 2 小时中心城区大部降水量将达 100 毫米以上。依据《许昌市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经会商研判,市防指决定自 9 月 16 日 10 时 45 分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等级进一步提升为二级。
请全市各级各单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和灾情,滚动会商研判,紧盯水利防洪工程、地质灾害、城乡内涝、低洼易涝区、中小水库、在建工程、堤防险工险段、涉山涉水景区等重点部位,抓好应急抢险和应急避险两个关键,做好洪涝灾害的防范应对准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遇有重大险情灾情要第一时间报告许昌市防办。
许昌市防指发布公告:全面做好暴雨应对工作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和扩散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 9 月 16 日全市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 40~80 毫米、局地 150~200 毫米,最大小时雨强 60~70 毫米,并伴有 6~7 级大风,现已启动防汛应急二级响应。为全面做好暴雨应对工作,现将有关注意事项进行公告。
1. 保障公共场所,交通停止运营。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迅速启动防灾预案,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易涝点等部位要实行 24 小时看守,该停止运行使用的要及时停用,并封闭危险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2. 关闭危险区域。各级防指调派力量紧盯隧道、涵洞,公共设施的地下空间,立交桥、下沉式建筑等易积水的低洼区域,全面开展排查,逐一建立风险台账。根据雨情汛情变化,落实针对性防控措施,必要时要迅速关闭,严防雨水倒灌引发事故。
3. 疏散转移人员。各级防指及时暂停或取消室外大型活动和群众集会,撤离危险区域人员。关闭旅游景区,终止有组织的户外体育类活动。迅速组织地质灾害威胁区域、洪水威胁区域群众安全避险转移。排查在建工程项目安全隐患,及时撤离在河谷、低洼处办公、住宿的人员。疏散劝导火车站、汽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滞留人员。
4. 加强监测巡查。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加强巡查监测;对山洪沟道和河道的雨水情加大监测预警;加密水库、河道的巡护查险、洪水预报和汛情研判分析,根据预案开展洪水调度。危险物品、危矿库等生产储存经营单位要加强安全监控监测。
5. 拆除行洪障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围墙、围挡、受损危房、危险建筑等要下决心拆除,防止坠落、坍塌伤人。对河道疏通清理,及时清理淤积物;对影响行洪的非法建构筑物,及时清理拆除。
6. 居民家中常备救生衣、手电筒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尽量减少出行,关好门窗,注意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滚动预报和预警信息;地处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
7. 驾车出行确保刹车、转向、雨刷等部件安全有效,遇到积水较深的路段,机动车不要贸然涉水通过,车辆在涉水行驶中熄火,应在水位上涨前快速撤离,不在车内等待救援。
8. 行人应避开积水点通行,不要贸然涉水前行,要远离建筑工地临时围墙及建在山坡上的围墙等,警惕井盖、下水道、排污井,避开垂落的电线,不要触摸路灯灯杆或信号灯灯杆,避免漏电,不要在树下避雨。
9. 居民小区应备足防汛物资,地下室、地下车库出入口常备沙袋等物料;处于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住宅的群众应及时转移,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
10. 居民家中要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置于高处。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当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11. 打雷时,关好房屋门窗,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在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尽量不要接打手机、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和电话线及电视天线等可能将雷击引入的金属导线。稳妥科学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12. 其他相关地区或部门及时组织分析本地区本行业可能受到影响的范围、程度等,安排部署有关防范性措施。落实分级检查制度,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发现薄弱环节的,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请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市民朋友遵照执行。
特此公告
许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5 年 9 月 16 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