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院 5小时前
年轻人连墓地都不想买了?殡葬茅台神话崩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来源丨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作者丨 DW

都说,人生除了 " 生死 " 都是小事。但是,就是这样一门关于 " 终点站 " 的生意,也踩了 " 急刹车 "。

阳宅售价遇冷,阴宅也不太好卖了。

回望福寿园的黄金时代:不足半平米的墓穴,均价超 10 万;土地成本仅 190 元 / 平方米,毛利率却一度飙升至 80% 以上——堪称殡葬业的 " 印钞机 "。

但 2025 年中期报告,彻底改写了剧本:这家企业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平均墓穴销售单价同比暴跌 47.5%。

(图源:官网)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福寿园实现营收约 6.11 亿元,同比下降 44.5%,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达 2.61 亿元,而去年同期还盈利约 2.99 亿元。这是自 2013 年港股上市以来,福寿园交出的首份亏损答卷。

01 每天超 3.1 万人离世,一门 " 稳赚不赔 " 的生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全国死亡人数已达 1093 万人,相当于每天有近 3 万人离开。而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国的殡葬市场规模预计在 2026 年攀升至 4114 亿元。

" 百善孝为先 ",这份深植于民族血脉的孝道,在殡葬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深刻。葬礼的规格,往往成为衡量孝心的标尺。酒席越丰、墓地越贵、仪式越隆重,似乎孝心就越厚重。

由此,殡葬业的盈利版图也清晰地分为三块:仪式服务、火化服务与墓地销售。其中,仪式服务受限于人力规模,火化服务则受政府严格管控,利润空间有限。真正撑起行业 " 钱袋子 " 的,是那方寸之间的安息之地——墓地。

福寿园,正是这片 " 身后事 " 市场中最耀眼的明星,甚至被冠以 " 墓地茅台 " 的称号。其核心商业模式,直指高端墓地服务。凭借殡葬行业天然的准入壁垒,以及老龄化趋势的确定性加持,这门 " 终局生意 " 长期被视作稳赚不赔的买卖,而福寿园,无疑是其中的 " 优等生 "。

(图源:官网)

价格攀升的轨迹清晰可见:根据中国新闻 · 周刊报道,从 2018 年到 2023 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平均销售单价连续 6 年正增长,从 10.25 万元 / 座上涨至 11.95 万元 / 座,2024 年更是进一步达到 12.12 万元。

福寿园上一次引发全民热议,是在 2023 年。旗下上海松鹤园新墓区开售,一块仅 0.6 平方米的三穴墓,标价高达 45.78 万元,折算下来每平方米单价竟达 76 万元。" 天价墓地 " 远超同期上海豪宅,瞬间点燃舆论场。

缔造这一 " 墓地王国 " 的,是一位极其低调的创始人——白晓江。白晓江的商业嗅觉早有迹可循。1987 年毕业后他进入康华实业上海分公司,从技术员一路做到副总经理。1990 年公司划转上海后,他出任中福实业总经理。

1994 年,敏锐捕捉到殡葬市场的潜力,他毅然投身其中,创立福寿园,成为国内最早涉足殡葬服务的民营企业家之一。2013 年,福寿园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 " 内地殡葬第一股 "。

白晓江深谙 " 墓地经济学 ":一方面,吸取了港台富人墓园的经验,将墓园精心打造成环境优美的 " 人生后花园 ";一方面利用名人效应,积极向社会名人提供免费入葬的机会。阮玲玉、章士钊、谢晋等 800 多位知名人士长眠于上海福寿园。凭借这些策略,让福寿园的墓地价格水涨船高。

(图源:官网)

其暴利程度,从招股书数据可见一斑: 2012 年,福寿园毛利率高达 80%,已逼近白酒巨头贵州茅台;彼时,净利润率 38%,更是超越了当时内地最赚钱的房企中海地产(31%)。

02 高价墓地神话崩塌?

中国人忌讳谈生死,但围绕墓地展开的话题却尤其现实。" 天价墓地 "、" 死不起 "、" 坟地产 "…… 这些带着调侃的词汇,早已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据中新经纬 2024 年 4 月援引数据,一线城市墓穴价格高企已成常态:北京平均起售价约 8.31 万元,上海逼近 10 万元大关,达 9.99 万元,广州 4.33 万元,深圳亦达 6.41 万元。实际交易中,选择与价位的丰富性远超参考价。

人寿保险机构 SunLife 2021 年数据显示,中国人均丧葬花费约 3.74 万元,近乎人均半年工资,占年收入比例高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

然而,高价模式在 2025 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这场寒流,在福寿园的财报中凝结成冰。

(图源:官网 福寿园国际集团主席兼执行董事白晓江)

财报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平均售价腰斩至 6.34 万元 / 座,而去年同期尚在 12 万元高位,同比跌 47.5%,这是其上市 12 年来从未有过的 " 骨折价 "。

不仅价格崩塌,销量亦同步萎缩:2024 年上半年经营性墓穴卖出 6704 座,2025 年同期仅售出 6253 座。量价齐跌,福寿园可谓遭遇双重打击。

事实上,此种颓势早有征兆。2024 年福寿园经营性墓穴销量已同比锐减 3816 座至 12569 座,收入随之蒸发 4.35 亿元。

福寿园的业务版图由墓园服务、殡仪服务和其他服务构成。其中,长期贡献超八成营收的墓园服务,在 2025 年上半年收入从 9.1 亿元断崖式下跌至 4.8 亿元,一夜回到十年前。

殡仪服务收入也下滑 34% 至 1.22 亿元,客户数减少 25% 至 2.6 万人次,占比约 20%。其他服务收入 1462.8 万元,占比 2.4%。

(图源:官网)

福寿园在公告中坦言:为应对各地经济环境、消费行为变化及竞争加剧,公司不得不主动调价,通过增加中价位产品供给、优化高低附加值产品结构,叠加墓穴销售增值税等因素,共同拉低了整体均价。

这场 " 寒潮 " 席卷全国。福寿园布局的 17 个省市中,除小基数的陕西微增外,其余区域全线告负。尤其贡献四成收入的上海 " 大本营 ",半年度收入仅 2.4 亿元,暴跌超 54%,堪称 " 重灾区 "。河南、安徽、江苏、黑龙江等区域收入也均下滑超 2000 万元。

压垮业绩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高达 2.176 亿元的商誉减值。福寿园多年并购扩张,在积累版图的同时,也埋下了 " 买贵了 " 的商誉地雷。此次减值,源于山东、江西、河北、湖北等地此前收购的子公司业绩未达预期,经审慎评估后进行的拨备。

03 殡葬暴利时代落幕?

寒意正席卷整个殡葬行业。2025 年上半年,多家殡葬上市企业业绩告急:万桐园收益暴跌 54% 至 1106 万元,由盈转亏;安贤园中国、中国生命集团亦纷纷预警收入承压。

这并非突发危机,去年就有苗头了。回望 2024 年,福寿园、福成股份、安贤园、万桐园、中国生命集团五大上市殡葬企业总营收已同比下滑 19.35%,行业拐点已然显现。

与此同时,一场生死观的静默革命正在发生: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正从 " 可选项 " 跃升为 " 优选项 "。2023 年 3 月," 广州报名骨灰撒海市民逐年增加 "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广泛热议。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每年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市民超 3500 人。大连海葬服务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每年春季都会出现排队现象。

网友 " 尘归尘,土归土 " 的调侃,道尽年轻一代对生命终点的重新定义。

政策东风亦助推变革。2024 年,国家监委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为期一年。2025 年 4 月,民政部修订《殡葬管理条例》草案,强化公益导向。

(图源:官网)

面对变局,福寿园加速转型:大力推广 " 生前契约 ",鼓励老年人在生前就买好墓地。但是,2025 年上半年虽然生前契约签约超万份,还是比去年同期减少 1671 份。此外,福寿园还推出 AI 追思、虚拟数智人等创新服务,让逝者以数字形态 " 重生 "。

从动辄数十万元的豪华墓穴到生态安葬,从焚香祭扫到云端纪念,中国人正以更轻盈的姿态面对生命终点。这场变革并非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时代浪潮中,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探寻。当告别回归本真,死亡亦可成为诗意的句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茅台 上海 白晓 黄金时代 国家统计局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