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陆雯燕
面对光伏行业前所未有的 " 内卷 " 与价格鏖战,隆基绿能 ( 601012.SH ) 继 2024 年出现近十年首亏后,今年上半年未能扭转亏损态势。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 14.83%,虽凭借运营提效与减值缩水实现减亏,但仍深陷 25.69 亿元的亏损泥潭。
证券之星注意到,除资产减值 " 吞噬 " 相当规模的利润外,行业低价竞争冲击下,隆基绿能产品增量不增收、毛利率同比告负也是导致持续亏损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光伏市场需求放缓、贸易壁垒加剧等影响下,隆基绿能海外市场收入萎缩超 30%,与境内 2.04% 的增长对比鲜明,而高溢价的 BC 组件出货占比目前尚不足三分之一。业绩与股价承压下,昔日重要股东高瓴旗下的 HHLR 管理有限公司 ( 下称 "HHLR" ) 选择低位减持,将持股比例降至 5% 以下。
上半年增量不增收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下内卷竞争持续,隆基绿能上半年实现营收 328.13 亿元,同比下降 14.83%;对应归母净利润亏损 25.69 亿元,同比增长 50.88%。上半年大幅减亏主要受益于运营提效促进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幅下降,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减少。
2024 年上半年,隆基绿能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高达 57.84 亿元。而今年上半年计提的减值准备为 11.67 亿元,其中存货因产品价格下降而计提跌价准备 7.61 亿元。虽然资产减值损失大幅缩水,但仍 " 吃掉 " 相当利润,上述减值拟减少公司上半年合并净利润 10.13 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隆基绿能亏损的另一因素来自于产品端盈利能力的下滑。产业链价格今年上半年仍在底部运行,尽管受国内抢装影响出现了短暂回升,但是随着抢装结束,各环节价格快速回落,部分环节的价格甚至创历史新低。因此,光伏行业的大面积亏损仍在持续。
惨烈的价格战使得产品售价无法覆盖成本,隆基绿能上半年毛利率为 -0.82%,同比下降 8.48 个百分点,且较去年末的 7.44% 由正转负。其中,公司上半年实现硅片和硅棒收入约 34 亿元,毛利率约 -7%。
2025 年半年报显示,隆基绿能上半年实现硅片出货量 52.08GW ( 对外销售 24.72GW ) ,同比增长 17%。电池组件出货量 41.85GW,其中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 26% 至 39.57GW,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导致经营亏损、增量不增收。
隆基绿能在 2025 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坦言,希望能够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毛利和费用持平。目前费用虽已进入到平稳阶段,但预计降幅有限。另外随着 BC 产能的持续增加,每个季度 BC 产品的销售占比会显著提升,推动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改善。
自 2023 年四季度开始,光伏产业链企业陆续陷入亏损。隆基绿能 2023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0.39%、-27.41%,但彼时尚能维持盈利局面。2024 年,隆基绿能出现近十年来首亏,实现营收 825.82 亿元,同比下降 36.23%;对应归母净利润亏损 86.18 亿元 , 同比大降 180.15%。拆解单季度,隆基绿能迄今已连续 7 个季度深陷亏损。
境外收入降超三成
证券之星注意到,光伏技术路线的加速迭代与贸易壁垒加剧了光伏行业竞争的不确定性。
目前,隆基绿能 HPBC1.0 电池产能已经全部升级改造至 HPBC2.0 电池产能。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 HPBC2.0 组件出货量约 4GW,覆盖中国、欧洲、亚太、拉美和中东非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上半年组件出货量中,BC 产品占比超过 20%。此外,电池对外销售 2.28GW,其中仅有极少量 BC 电池。由此可见,隆基绿能 BC 产品出货量整体占比仍不高。
InfoLink 统计数据显示,TOPCon 组件是当前全球前十大供货商的一致主力产品。上半年统计显示,前十 TOPCon 出货占比超过 94%,PERC 仅在尾端保有零星出货。至于 BC 与 HJT 技术,受限于爱旭股份 ( 600732.SH ) 及主要 HJT 厂商上半年未进入前十榜单,因此未能真实反应 BC 和 HJT 的全球市场占比。虽然隆基绿能组件出货排名全球第二,其主打的 BC 技术在商业化推进上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市场拓展的成效,决定了隆基绿能的长期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出现了两级分化的态势,其中中国市场受短期抢装潮带动,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高达 211.61GW,同比增长 106%。
海外市场区域发展则有所分化。从国内组件出口数据看,我国对欧洲等传统大市场的出口有所放缓,对非洲、大洋洲、亚洲等新兴市场出口量保持稳定增长。
据媒体披露,上半年,A 股十大光伏组件企业出海普遍遇阻,海外收入表现承压,合计收入 961.56 亿元,同比减少 26.54%。值得关注的是,多数企业海外收入降幅大于国内,海外市场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
回归到隆基绿能自身,虽然半年报并未明确披露海外组件出货量数据,但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外销 N 型硅片泰睿渗透率达 90%,上半年硅片海外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70% 以上。
不过,隆基绿能却难逃海外收入走低的窘境。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境外收入 124.06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185.28 亿元下滑了 33.05%;境内实现营收 204.08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200 亿元微增 2.04%,境内外营收表现显著分化。
值得一提的是,主业 " 造血 " 能力不足,隆基绿能还面临现金流持续 " 失血 " 的局面。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4.84 亿元,同比增长 92.45%,主要为购买原材料及支付职工薪酬流出减少。去年同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64.13 亿元,虽然今年表现有所改善,但仍暴露出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
高瓴低价变现
2025 年 6 月 30 日至 8 月 22 日,HHLR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隆基绿能 3755.72 万股股份,减持价格区间 14.88 元 / 股 -16.62 元 / 股,变现 5.84 亿元,减持原因为基金投资运作需求。
HHLR 是高瓴旗下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此次减持后,HHLR 的持股数降至 3.79 亿股,持股比例不足 5%,这也意味着以后上市公司将不用公告 HHLR 的减持动作。
回溯至 2020 年 12 月,高瓴资本以 158.41 亿元的总对价受让隆基绿能 2.26 亿股股份,受让价格为 70 元 / 股。经过两次分红送转后,HHLR 的持股数在 2022 年 6 月达到 4.44 亿股,不包含现金分红在内,HHLR 的持股成本从 70 元 / 股降至约 35 元 / 股。
数据显示,隆基绿能的市值在 2021 年 11 月达到 71.68 元 / 股 ( 前复权 ) 的历史高点。伴随着股价走高,HHLR 一度实现百亿浮盈。但后续隆基绿能股价进入下行通道,HHLR 的这笔投资收益也随之反转。
证券之星注意到,伴随投资逐渐承压,HHLR 早已萌生减持的想法,此前一度因转融通操作遭监管调查。2023 年,HHLR 曾通过转融通业务借出部分股份,但出借股份到期归还后,HHLR 的持股比例却由原来的 5.85% 降至 4.98%。期间 HHLR 悄然减持约 0.87% 的股份。
截至此次减持计划公告发布日 ( 6 月 6 日 ) ,隆基绿能股价仅剩 14.47 元 / 股。截至 9 月 15 日收盘,股价也只有 17.16 元 / 股,当前股价仅算底部反弹,相比 71.68 元 / 股的阶段高点,总体仍处于低位区间。 (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 | 陆雯燕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