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
作者|商业消费主笔 黄青春
题图|视觉中国
菜鸟 CEO 万霖鲜少站在聚光灯下,上周三(9 月 10 日),他主动在杭州菜鸟总部不疾不徐讲了近一个小时。
从虎嗅参会体验来看,即便菜鸟业务缺乏性感的商业叙事、掰开了依然显得艰涩难懂,但万霖对物流行业及电商趋势的洞察,不失为外界审视中国企业出海的一面镜子。
宏观一慢一快
万霖近一个小时的分享犹如 " 庖丁解牛 ",先从中国电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下刀 ",指出短期内所面临的变化与挑战。
首先,是一慢。
中国电商渗透率已近 50%,每年电商在零售行业渗透率仍有 2% 的提升,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则保持着近 15% 的年化增速;但经历过去 20 多年高速发展之后,全球平均增速已从两位数增长逐步放缓到 8% 左右。
尤其今年,美国关税政策犹如 " 蝴蝶扇动翅膀 ",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陆续跟进关税调整,而新政策、新法规落实到跨境物流会导致成本、标准、门槛也同步变化,对跨境电商冲击尤为明显。
其次,是一快。
过去,电商只占很小份额的时候,传统 2B 供应链与电商供应链是分开的,主要是为差异化管理;但随着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很多中国公司电商渗透率线上线下基本各占一半,这种情况下再维持两套独立的供应链不再是最优解,2B 与 2C 电商供应链的融合成为主流需求与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今年国内即时零售风口正盛,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骑手、营销,但即时零售要成为主流商业模式,背后供应链的变化会是决定性的,最后是要形成一个更加正向、可持续性的供应链,达成成本、效率与体验的平衡。所以探索如何通过原有的区域仓、前置仓模式更好地匹配即时零售的需求。
有了电商的增长,市场自然会生长出更多对电商物流的需求,其在过去一年正悄然向着新模式演化。
首先是模式转型:从单一市场依赖转向 " 多中心 + 组合模式 ",以规避关税政策风险(如欧洲、北美市场分散布局);与此同时,跨境物流从 " 专攻特定平台 " 转向 " 多元化组合 "(如兼顾自建仓、第三方平台合作)。
其次是稳定性需求:客户更关注物流网络的稳定性与成本可控性,尤其在政策波动下需快速切换方案;与之对应,商家加速布局新兴市场(如北欧、土耳其),推动物流网络全球化覆盖。
这背后,技术不动声色支撑着物流变革,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智能化升级,比如 AI 技术赋能全流程,从智能客服到订单管理再到路径规划等场景的落地,能极大提升效率与个性化服务能力;与此同时,自动化设备普及提速,无人车、分拣机器人、机械臂等技术迭代加速,逐步替代人工环节。
自 2016 年开始,菜鸟开始投入物流无人车,其作为通用的底层技术会对整个行业有非常大的推动和改变,但并非一个短期赛道——仅城配物流车在国内的市场需求粗略估算就有两三千万辆的规模,所以物流无人车注定是一场 " 长期战役 "。
如今在 AI 加持下,不管是数字物流、底层能力建设,还是端到端的无人化,都处在一种加速的状态。
二是数据基础越来越重要。数字化底座决定 AI 应用效果,这需要企业强化数据采集与系统整合能力,深层次还会推动无人车规模化应用,比如园区、末端配送等特定场景的试点推进,现阶段主要面临政策适配与商业化平衡问题。
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面向未来设计物流链路的时候,要基于全链路无人开始去设计、思考——因为现在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无人技术可以去支撑,只是目前为止有些环节人工依然更可靠、更经济、更有效,但思维模式会从过去默认有人切换成默认无人。
听听 CEO 如何理解菜鸟
宏观层面聊完,万霖开始 " 王婆卖瓜 " 式拆解菜鸟。
截至目前,菜鸟有 7 款产品,销售规模超 1 亿,既有全链路、端到端的集成能力,也有自研产品(菜鸟整体开发人员将近 4000 人,有非常强的持续研发能力),全球服务超 800 个项目。
再此基础上,万霖坦言战略定位会聚焦两方面:
一是更开放多元:从过去专注服务阿里,变成一个更加开放去服务所有客户、所有平台的公司,专注横向构建公共物流网络。
比如,过去菜鸟更多服务大企业、大品牌,但客户有越来越多分层需求,同样一个客户对不同品类也有分层需求——有鉴于此,除了给他们提供端到端的标准供应链之外,也会提供更多经济型选项。
二是全球化 + 科技化:聚焦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及全球科技服务四大板块。
当然,聚焦国际不代表忽视国内业务——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国的供应链依然是重要基石,将国内练出来的能力、模式不断复制到海外;与之匹配是超过 1000 万平米的仓库、超过 300 万平米保税仓的资源,这套完整的网络沉淀了 12 年。
与此同时,菜鸟的业务发力方向也逐渐明晰:
首先是供应链优化:强化国内外仓储网络(如海外仓并购扩展),推广 " 区域仓 + 前置仓 " 模式,降低履约成本。
其次是跨境网络建设:从过去的单一中心向多中心流向的变化,加强中国到海外的线路同时也去看 Global to Global 的线路,包括欧洲国家互相之间的对发,美国到拉美的流向都是当下比较迫切的需求。
最后是本地化交付:不管海外仓还是跨境,最后一公里的交付都至关重要。
菜鸟海外本地物流已经拓展到 9 个国家,短期不会再扩展更多国家,但现有的 9 个国家(如西班牙、法国、美国、墨西哥、新加坡)会不断延伸覆盖、加深业务触达。
话说回来,自建本地网络也是为更好匹配当日达、次日达需求,对当地人追求性价比形成有效支撑,本地化网络还会与跨境网络、海外仓网络形成协同效应,输出更好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及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菜鸟还在为大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为中小客户推出标准化产品,以满足差异化需求,这需要联合生态伙伴开发集成化物流科技产品,如智能硬件 + 软件系统,目前已在 20 个国家建立交付和售后团队,以保障持续服务。
# 虎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黄青春频道出品人,关注文娱社交、游戏影音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huangqingchun@huxiu.com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