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Trend 昨天
比茅台还赚钱的生意,“印钞机”转不动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江橙

民办高校的 " 印钞机 ",开始停了。

今年高考结束,多地的民办高校突然发现招生越来越难。

广东 23 所民办本科,有 14 所没招满;

云南连发 6 次征集志愿,前所未有;

广西本科补录甚至不设最低分,理论上 0 分也能报本科;

……

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一批 " 招生困难户 ",过去十年却是资本市场隐藏的"利润之王"

例如,山西省第一所民办本科通才教育,2020 年净利润就达到 1.43 亿,净利率 53%;

2024 年,号称为三本之王的中教控股,毛利率 55.4%;

最夸张的是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18 年毛利率 73%,比茅台还高。

中教控股自上市以来,连续 6 年毛利率在 50% 以上。

如此赚钱的民办大学," 印钞机 " 为什么转不动了?

背后,是时代的巨变。

很多人不知道,过去这些年,创办一所民办学校,简直相当于造了一台 " 印钞机 "。

从 2016 年《民促法》修订后,民办高校正式成为一门 " 合法生意 "。自负盈亏、自主定价,于是资本闻风而动。在政策红利下,一批民办高校从审批、拿地到建校,都一路绿灯。

生源更是不愁。从 2017 年开始,我国高考人数,就以每年增长 30 万的涨幅一路狂飙。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数家长抢破头也想把孩子送进本科。

但国内公办本科名额有限,不愿读职校的孩子,只能走进 " 看起来还行 " 的民办校园。

2016 年,民办高校在校生 616.2 万,到 2024 年,已超过 1052 万人,增幅超过 70%。

每人每年至少五千学费,连续四年稳定付费,还不包括教材费、住宿费 ……

如果把一所民办大学看作一家公司,你会发现,它的商业模式简单得可怕:

用户(学生)稳定支付四年费用,忠诚度高,流失率低;

成本(师资、设备等)稳定可控。

几乎是躺着赚钱。

更何况,很多民办学校大量开设文史、管理、商科专业。这类专业无需昂贵设备、雄厚师资,摆几张桌椅就能开班,一套教学方案可以沿用数十年。

把成本压缩到极致。

据财报显示,中教控股、希望教育 2021 年人均教学成本仅 5400 元和 4900 元。

中教控股 2021 年营收 36.82 亿元,对应 27.96 万学生,人均收入 1.3 万元,人均成本 5400 元。

希望教育 2021 年营收 23.24 亿元,对应 23.21 万人,人均收入 1 万元,人均成本 4900 元。

数钱数到手软。

用户规模大,加上 " 低成本高收费 " 的专业设置,使得民办学校的利润率一路飙升到 50% 以上。

图源:有数 DataVision

如此高的利润率,又支撑着民办高校迅速走向 " 资本化 ":扩建、并购、上市。

2020 年 1 月,上海建桥教育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募资用途写得清清楚楚:

34.8% 用于收购其他学校,35% 用于扩建,20.2% 用于还债——完全是资本滚雪球的那一套。

很多上市融来的钱,并没有投入到实验室、师资培养,这些 " 慢工出细活 " 的地方,而是继续并购学校、扩建校区、优化财报。

比如中教控股,从 2018 年到 2021 年期间,花了 95.8 亿元先后收购了 10 家高校。如今其旗下拥有 14 所学校、近 28 万名学生,约是清华大学的 5.3 倍、北京大学的 6 倍,是中国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上市高等及中等职业教育集团。

不仅在国内扩张,还把生意做到了澳大利亚和英国。

毕竟,对企业来说,新收购一所学校,就意味着多收几千份学费;扩建一栋宿舍楼,就能多赚一笔住宿费。

2021-2022 学年,中教控股统招新生人数同比增长 3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分部收入由 2020 财年的 17.44 亿元,增至 2021 财年的 27.60 亿元,增幅高达 58.2%。

2021 年,中教控股净利润达到近三年最高,年内利润 14.72 亿元,同比增长 107.2%。

图源:蓝鲸财经

还有同在港股上市的希望教育、中汇集团,2023 年度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 35.82 亿元、19.73 亿元,毛利率高达 45% 以上。

直到这两年,民办大学这场稳赚不赔的商业游戏,终于迎来了反噬。

就在前不久,大连一所民办高校被曝出 " 停发工资 ",学校所有账户都被法院冻结。讽刺的是,工资都停了,学校还要求学生在十天内交齐新学期的学费。

根据天眼查的信息,该学校的法人代表,被执行信息 35 条,债务总额高达 35 亿元。

这不是个案。

去年,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因为 1600 万逾期,校长被限制高消费。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等民办学校,也已陆续终止办学、注销。

为什么呢?

因为民办学校的生源,开始不够了。

梳理去年招生季的数据,就会发现,民办大学缺额现象,在上海、广东、湖南、广西等地普遍存在。

上海一所民办高校在上海的首轮投档,更是创下 " 零报考 " 的记录。

更有学生用脚投票,临近报到却放弃入学。比如去年的广东白云学院就发布公告,该校 1477 名新生拟放弃入学。

当就业市场卷成麻花,本科学历加速贬值,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再为一张文凭支付高昂的溢价。

家长意识到,高价民办并不等于高质量教育。

这笔账,不值了。

毕竟,十几万学费砸进去,也不能保证给孩子换来一份高薪的工作。

毕竟,这两年,大环境变了。与其把十几万学费交给学校,不如把学费留给孩子。

而招不满人,一些民办大学为了维持运转,只能涨学费。

2025 年,多所民办高校宣布涨学费,普遍涨幅 15%-30%,有些甚至高达 50%。东莞城市学院一年 34000,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一年 68000。

但是学费越涨,家长越不愿买单

作为中国教育中 " 市场化 " 的一部分,民办大学曾经承担了重要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大量的实用价值的学历教育。

今天,时代巨变,狂欢落幕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本科 民办高校 茅台 教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