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 月 11 日讯(编辑 宋子乔) 9 月 11 日早盘,剑桥科技 10CM 涨停,截至午间收盘,股价为 92.26 元 / 股,直逼数日前的历史新高(98.8 元 / 股),其在光博会上的一次路演成了这家 CPO 概念股涨停的助推剂。
9 月 10 日,剑桥科技发布了相关机构调研纪要,前往该公司展台的机构共 32 家,其中不乏贝莱德、淡马锡、花旗集团、高盛资管(GSAM)、Point72、景顺(Invesco)等知名度较高的外资机构,以及欧洲最大的保险公司德国安联集团(Allianz)等实力投资者,博时基金、德邦基金、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也参与其中,此次调研由剑桥科技的董秘、财务负责人共同接待。
据了解,剑桥科技参展的是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简称光博会,9 月 10-12 日在深圳举办),作为覆盖光电全产业链的综合型展会,本届光博会汇聚了来自全球超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 3800 家的企业,覆盖信息通信、光学、激光、红外、传感、AR/VR、新型显示及光电子创新八大核心领域,故产业链参会人士众多。
调研纪要显示,机构主要围绕剑桥科技的光通信产品展开提问,包括高端产品研发情况、产品生产供应情况、客户交付等方面。
光通信中,CPO(共封装光学)技术主要是为了应对 AI 数据中心对高速、低功耗互连的迫切需求,被认为是未来突破速率和功耗瓶颈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CPO 技术的商业化路径从 800G 和 1.6T 端口开始,1.6T 相关的 CPO 产品是当前英伟达等巨头推行的主流商用起点,而 3.2T 则是业界积极攻关的下一波高速应用的重点。
剑桥科技向机构表示,此次在光博会上展出的产品包括已实现量产的多款 800G OSFP 产品、800G LPO 产品,已给客户送样测试的 1.6T OSFP(单通道 200G)产品,以及1.6T CPO 光引擎、3.2T CPO 光引擎预研样机,还有1.6T CPO 外置光源预研样机。
高端 CPO 产品将为剑桥科技带来多少市场空间尚不可知,该公司当前业绩的支撑点和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已量产的 800G 光模块和已送样测试的 1.6T 可插拔光模块上。
剑桥科技曾在 8 月份公告,公司目前不生产含 CPO 技术的芯片,CPO 相关核心部件光引擎与外置光源 ELSFP 分别处于合作研发和设计阶段,尚未产生业务收入;LPO 业务虽已向多家北美大客户送样测试,但 2025 年上半年累计订单及发货金额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仅约 0.03%,对公司当前业绩贡献极小。
扩产将是剑桥科技未来一两年的主线任务。
据最新调研纪要,剑桥科技透露,从公司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最大的瓶颈仍是产能严重不足,今年的产能已基本被现有大客户全部占用。其扩产计划是在与北美大客户充分沟通后制定的。近期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将全力配合北美大客户推进产品交付工作。
另外,今年的扩产计划推进顺利,明年产能配套目标较此前有进一步提升,且扩产速度会继续加快。产能结构上,预计明年产品仍将以 800G 光模块为主,但 1.6T 产品也会逐步实现量产上量。目前来看,只要公司产能建设完成,生产物料不会成为产品交付的障碍。
除现有北美大客户外,目前,剑桥科技与部分潜在新客户的合作推进工作已启动,但业务落地需综合考虑需求匹配、产能支撑、技术认证等多种因素,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在集群的低功耗、高速率需求下,CPO 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 LightCounting 预测,由于 CPO 所具有的性能优势,到 2027 年 800G 和 1.6T 端口总数中,CPO 端口将占近 30%。
国盛证券称,CPO 代表了光的持续渗透,光通信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对 CPO 和传统光模块厂商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偏差,光模块厂商有望进入 CPO 产业链,进而进一步扩大自身业务覆盖面和市场空间。
国元证券表示,CPO 技术虽然当前产业规模仍较小,但其性能优势显著,长期来看或为数据中心光电转换模块的终局结构,远期渗透空间广阔。当前国内供应商在 CPO 链中参与的环节仍集中在产业链上游,且进行了广泛的产能全球化布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