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黄舒憶 杨凌霜 广州报道
近日,肇庆封开县首期林下经济收益权证授信签约仪式举行,广东仙草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颁发全省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并获得封开农商银行授信支持。这标志着该县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取得关键突破,为全省破解林业融资难题提供了 " 封开方案 "。
长期以来,因林权附属资源难以评估、抵押,林业经营主体面临融资困境,林下经济发展受限。2024 年,肇庆市封开县被确定为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探索县。结合实际,封开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收益权证模式,加快集体林地 " 三权分置 ",拓展林地经营权能,力求解决林下经济发展中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为林业经营者注入 " 强心剂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林下经济。
此次拿到全省首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的广东仙草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灵芝约 3000 亩,2023 年获得 " 广东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 称号。" 拿到这份权证,对林下经济发展更有信心了。" 该公司总经理谢国旺手持林下经济收益权证说," 这份权证打通了融资渠道,我们正向封开农商银行申请 300 万元的授信贷款,将用于扩大经营规模。"
据悉,为确保每张林下经济收益权证都 " 含金量 " 十足,封开县大力推动确权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与规模化,组织专业力量,结合遥感测绘、地面调查等技术,对林下经济资源的种类、规模及预期产出进行科学评估与精准勘界,建立一套客观、公允的价值评估体系。此外,封开县还积极探索将林菌、林药、林禽、森林旅游、碳汇开发等林下经济业态的预期收益权纳入登记范围,形成覆盖林下经济全业态的产权认定体系,为更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 " 入场券 "。
发放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是广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解决集体林地经营 " 钱从哪里来?" 问题的有效模式。
近年来,全省各地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导向,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 " 两山 " 转化的广东路径,充分利用林权证、山林股份权益证、林业经营权证、林下经济收益权证等 " 金钥匙 " 开启绿色金融大门,将丰富的森林资源转化为可流转、可融资、可收益的 " 绿色资本 "。
今年 3 月,韶关市翁源县发放首批林业经营收益权证。凭借该权证,农康生态家庭农场等 5 家企业获银行授信 1100 万元,开启了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 " 进山入林 " 新模式。广州、韶关、茂名等市和恩平、英德、平远、连平、封开等县(市)也已先行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鹤山市完成了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
根据《广东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广东将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引领作用,研究将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林产品加工和销售、林下种养、森林景观利用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支撑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梦琦 编辑:喻淑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