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08-27
浦银安盛三大子品牌战略成型 多维布局打造全谱系投资生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当市场在低利率中寻找确定性,当科技浪潮裹挟着产业变革呼啸而来,当普通投资者渴望更透明、更稳健的理财方案——浦银安盛基金正以一场精准的 " 品牌矩阵攻坚战 " 给出答案。

如今的浦银安盛,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单一的 " 固收能手 "。通过 " 全球科创家 "" 指数家 "" 固收家 " 三大子品牌的协同发力,这家合资基金公司已构建起覆盖科技成长、量化增强、稳健收益的全谱系投资生态。

这三大品牌的崛起,不仅是浦银安盛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回应,更折射出资管行业从 " 规模竞赛 " 向 " 能力深耕 " 的转型轨迹。它们如同三支精准的利箭,分别瞄准了科技创新的时代风口、指数投资的效率红利与固定收益的稳健底盘,共同构筑起兼具进攻力与防御力的投资体系。

产品矩阵全面落地 三大品牌各展所长

全球科创家:跨市场覆盖科技全赛道

作为浦银安盛布局科技创新领域的核心品牌," 全球科创家 " 已形成覆盖海外科技、港股科技与国内细分科技赛道的序列化产品布局,构建起 "A 股 + 港股 + 美股 " 的全球科技投资版图。

在国内市场,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A:019864,C:019865)聚焦硬科技领域,以人形机器人为主赛道,兼顾半导体布局,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 25 日,该基金近一年来收益超 120%,成为主动投资领域的标杆产品。再看科技创新优选混合(009048),广泛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近一年来收益也超过 90%。

海外市场布局中,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QDII)(A:006555,C:014002)以美股为核心,重点配置英伟达等全球 AI 龙头企业,通过左侧布局分享科技浪潮红利;港股通量化混合(A:005255,C:013224)则是依托港股通机制,聚焦阿里、腾讯等港股科技龙头,捕捉 AI 应用与高端制造领域的成长潜力。

从赛道来看," 全球科创家 " 产品已覆盖半导体、机器人、算力、AI 应用、新能源等核心领域,形成 " 全产业链 + 跨市场 " 的投资网络,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科技投资解决方案。

固收家:多策略构建稳健收益底盘

再看 " 固收家 " 品牌,浦银安盛基金深耕固定收益领域,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在短债、固收 + 等核心策略领域形成代表性产品,兼顾收益与风险平衡。

其中在短债领域,浦银安盛双月鑫以 " 低波动、稳收益 " 为特色,2024 年业绩排名同类前 1/10,尤其在三季度债市调整中展现出优秀的回撤控制能力,成为个人投资者 " 钱包守护 " 的优选。中短债产品通过降低久期、聚焦短期高票息品种,以票息策略为主获取稳健收益。

在固收 + 与偏债混合领域,截至今年半年末,浦银安盛稳健增利 A(LOF)近一年收益率 4.27%,在准债债券型基金中排名前 1/3;浦银安盛 6 个月 A 近一年收益率 4.76%,位列同类前 1/5;还有浦银安盛双债增强 A 近一年收益率 5.42%,在偏债债券型基金中跻身前 1/2。

这些产品通过 " 债券 + 可转债或少量权益 " 的组合,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增厚收益,满足投资者对 " 低波动 + 适度弹性 " 的需求。

指数家:宽基指增形成配置价值序列

" 指数家 " 品牌则是聚焦量化投资与指数增强,目前浦银安盛基金已布局中证 A50、科创 100、中证 A500、科创综等多只宽基指增产品,初步形成兼具投资潜力与配置价值的产品序列。

在大盘与宽基领域,浦银安盛中证 A50 指数增强 A(021256)覆盖龙头股,适合长期持有;中证 A500 指数增强 A(022768)作为大宽基产品,行业分布更均衡,可实现一键覆盖;沪深 300 指数增强 A(519116)则锚定核心资产,提供市场基准收益的增强版本。

除此之外,科创领域是浦银安盛 " 指数家 " 的发力重点,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A:024083,C:024084)跟踪科创板旗舰指数,对科创板股票总市值覆盖度达 97%,通过 "40% 多因子选股 +30% 行业轮动 +30% 量化交易 " 的策略结构,在 570 只成分股中挖掘超额收益。科创 100 指增则是聚焦科创板中盘股,与科创 50 形成互补,把握 " 大票 + 中小票 " 的百花齐放机会。

而为了更好地把握赛道的机会,浦银安盛的 " 指数家 " 团队,还依托 AI 技术赋能模型,实时地捕捉有效信息,使指数增强策略既能贴合市场趋势,同时,通过量化模型控制风险,实现 " 透明、稳定、可复制 " 的增强效果。

人才梯队多元构建 专业团队夯实投研根基

当然,三大子品牌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专业化人才队伍的支撑。据笔者了解,浦银安盛通过 " 内部培养 + 外部引进 " 的模式,在科技创新、新固收策略、指数增强等领域打造了一支 " 专、深、广 " 的投研团队。

先以 " 全球科创家 " 团队为例,汇聚了兼具国际经验与本土洞察的人才。国际业务部副总监俞瑾拥有外方股东投资机构工作经历,深谙全球科技产业链布局,其管理的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QDII)精准把握英伟达等龙头机会;新锐基金经理李浩玄深耕人形机器人赛道,凭借对产业的长期跟踪,其产品成为主动投资领域的焦点。

此外,团队内部建立细分研究体系,机械制造、软件、半导体等领域均有专职研究员覆盖,同时依托产业研究员跟踪趋势,形成 " 全球映射 + 本地落实 " 的投资逻辑。

再看 " 固收家 " 团队,以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李羿为核心,集结了一批实战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陶祺管理的浦银安盛双月鑫通过灵活调整久期与仓位,在短债领域表现突出;章潇枫深耕可转债市场,擅长挖掘 " 双低转债 " 与高分红标的;郑双超在 " 固收 + 权益 " 领域经验丰富,以红利板块为底仓、科技板块为弹性,实现稳健增值。

不仅如此,团队还构建了系统化的风险控制框架,通过宏观研判、中观行业分析与微观个券挖掘的结合,在找超额、控回撤上形成独特优势。

在 " 指数家 " 团队方面,以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监孙晨进为领军人物,9 人团队包含 2 名量化基金经理、2 名 ETF 基金经理与 5 名量化研究员,分工明确。研究员专注于宏观资产配置、行业轮动、多因子选股等模块化模型研发,基金经理则根据产品定位整合模型权重,例如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的策略组合即由团队协同完成。

团队还积极运用 AI 技术,将 DeepSeek 大语言模型融入赛道识别,提升策略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使量化投资既具科学性,又不失灵活性。

三大战略协同成型 多元能力助力行业发展

总的来说,从产品布局到人才建设,浦银安盛 " 全球科创家 "" 指数家 "" 固收家 " 三大业务战略已初步成型,并形成了 " 科技攻坚 + 稳健打底 + 工具赋能 " 的协同发展格局。

在市场定位上,三大子品牌分别覆盖高成长、稳健收益、透明配置等不同需求,满足从保守到进取的全风险偏好投资者。

在能力建设上,科创投资的全球视野、固收投资的风险控制、指数投资的量化技术形成互补,使公司在震荡市场中既能把握结构性机会,又能守住风险底线。

在长期目标上,三大子品牌均以 " 服务实体经济 + 助力投资者增值 " 为导向,科创产品引导资金流向硬科技领域,固收产品为居民提供理财替代,指数产品则降低投资门槛,实现普惠金融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化与资管行业的转型,浦银安盛将继续依托三大子品牌的协同优势,以多元产品布局、专业投研能力与客户利益优先的理念,在复杂市场中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书写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 / 安安

(风险提示及投资者建议: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持续注意市场风险,根据自身配置偏好作出选择。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安盛 ai 科技创新 港股 机器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