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鼓励和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乡村,健全评聘激励机制。推动更多人才留在乡村、服务乡村,需要以更大力度吸引人才、服务人才、凝聚人才,让人才不仅 " 引得来 " 更能 " 留得住 ",在乡野沃土上扎根成长、绽放光彩。
留住乡村人才,首要在于事业平台的支撑。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乡村的广阔天地中蕴藏着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治理的无限机遇,亟待优秀人才大施所能。基层党组织应当好 " 调研员 ",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摸清乡村资源禀赋,聚焦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着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 " 以业聚才、以才兴业 "。积极探索 " 项目 + 人才 + 产业 " 合作模式,鼓励人才牵头组建农业合作社、领办乡村企业,让各类乡村人才各尽其才、各得其所,使乡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
强化服务保障,是温暖人心、留住人才的关键。基层党组织应以 " 用户思维 " 优化人才服务,主动靠前、精准对接,办好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 " 关键小事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才既能享受田园风光之美,又能获得便捷服务,真正实现 " 干事有奔头、生活有甜头 "。打好政策激励 " 组合拳 ",整合用地、金融、税费等优惠措施,形成支持创业的 " 政策包 ",为人才创业扫清障碍。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对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传承乡土文化的优秀乡村人才,及时授予荣誉、予以表彰,明确释放 " 爱才、敬才、留才 " 的用人信号,营造 " 近悦远来 "" 拴心留人 " 的良好生态。
情感认同与文化融入,为人才扎根注入深层动力。" 此心安处是吾乡 ",乡情乡愁是联结人才与乡村的精神纽带。要打好 " 乡情牌 ",建立在外人才库,通过乡贤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激活回报桑梓的情感共鸣。要当好 " 贴心人 ",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了解人才思想动态,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人才在乡村感受到温暖与尊重,推动人才真心认同乡村、主动融入乡土,真正从 " 外来客 " 变为 " 自家人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