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rweekly 10小时前
鸿蒙四界七新款车的九个华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Dedee

昨天,鸿蒙智行一口气推出了 7 款新车,成功地让整个大车圈疯狂焦虑起来。

智界品牌在经历了月初的 2.0 战略单飞后,智界 R7 与 S7 一同迎来史诗级改款,前者售价 24.98-30.98 万元,后者则是 22.98-28.98 万元。

这对双子星相比月初时的预售价均都下调了两万元。

之后是作为增补车型的问界 M8 纯电版,它填补了 M8 系列之前只有增程没有纯电的短板。这次,华为将这款新 M8 的入门款车型提高到了 Max+ 版,并推出了五 / 六座两种座椅布局,售价区间为 35.98-44.98 万元。

其中,六座车型比五座贵 2 万元。

除了 M8,同一天问界还推出了新 M5 Ultra 版年度新色 " 跃影红 ",售价 22.98 万元起。

除了这四款新车,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还公布了鸿蒙智行第一款旅行车享界 S9T,以及开起来尚界相关新车 H5 的预定。

前者的预发布会定在了 9 月 16 日。

后者作为目前鸿蒙智行最年轻的品牌和最亲民的小老弟,无疑是此次发布会最让人期待的新品,预售价 16.98 万元起。它将标配 ADS4 辅助驾驶功能,192 线激光雷达、鸿蒙座舱、HUAWEI xMotion 数字底盘引擎、eAES 增强型转向辅助等一系列智驾产品……

余承东说的不太多,但已经足够让小鹏、零跑等一种新势力颤抖。老余还提到了一句新 M7,说它将和尚界 H5 同一天上市。

以上就是四界七新款车的基本信息。

此外,老余昨天的表现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发布会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应该就是 " 新车诚意满满,让 X 总下‘血本’了。"

掐指算来,这句话余承东在现场起码说了三次——前两次是针对智界双子星,他向奇瑞尹同跃深表感激;第三次是属于尚界 H5 的,他非常感谢上汽贾健旭的鼎力支持。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聊聊这场发布会上各界新车都有哪些特别值得一提的华点。

一、尚界正式开启预售

尚界 H5 今天正式露脸后,一小时内订单数就超过的 25000 台,不出意外地将哥哥们的风头都抢走了。

作为鸿蒙智行目前最年轻的品牌和最亲民的车型,尚界 H5 诞生的目的非常明确——降低高品质智能汽车的体验门槛。 

昨天下午的初次登场,余承东也没藏着掖着,将 H5 的一些重要技术和参数都说了,还强调它将是 " 同级未有 " 的一款新车。

听他介绍,感觉零跑、小鹏们都要抖三抖了。

首先就是问界 M8 纯电版、新款智界 R7/S7 都有的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尚界 H5 也一步到位拥有了;硬件层面,和 ADS 4 打配合的 4D 毫米波雷达,以及 192 线极光雷达同样也将上车,让辅助驾驶更加精准高效;全系标配鸿蒙座舱和大模型小艺语音助手。

性能方面是上汽 70 年的底盘开发经验 + HUAWEI x Motion 数字底盘引擎——感觉智能控制应该稳了,驾乘体验差不到哪里去。

被动安全采用鸿蒙智行一贯的超高强度车身设计配合全向防碰撞系统;主动安全则有同级首发   eAES 增强型转向辅助外加超级电容备份电源;预计 H5 增程版 CLTC 综合续航 1360km,纯电版最高 655km。

余承东甚至表示,尚界的能耗表现方面比智界还优秀,堪称经济车王者。

最后是车身空间,后排腿部和头部空间均超 1 米,舒适度和宽敞度优于不少 C 级车。

毫无疑问,尚界已经提前捏着一手好牌了。

二、让华为高阶智驾彻底普及

这次尚界开启预售,并提前公布了它的智能配置,可见华为真的很急!

但感觉余承东还是憋了很多话没讲——就是从问界 M8 纯电版、新款智界 R7/S7 到尚界 H5,全部都有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

尤其是预售只要 16.98 万的 H5,它不仅将是鸿蒙智行下探到 B 级车的 " 破局者 ",也是华为智能驾驶技术普及的 " 变量 " 关键。

此次发布的 HUAWEI ADS 4 辅助驾驶系统,能和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完美融合,不仅全国都能开,更具备全场景泊车能力,实现有车位就能停等功能。

换言之,华为是将 L2+ 级甚至 L3 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彻底落地全面铺开了——这一步和今年 2 月迪子下放 " 天神之眼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异曲同工。

据了解,从发布 " 全民智驾 " 战略至今,半年时间,搭载 " 天神之眼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就突破 120 万,成为中国市场装车量最大的智能驾驶系统。

扯远了扯远了。

我要说的是:华为的野心丝毫不输给迪子,甚至更野。

毕竟 ADS 4 是国内首个 L3 级高速智驾辅助方案,是华为智能驾驶技术正式从 L2+ 向 L3 级跨越的关键。再搭配去年就已经全国都能开的无图城市 NCA,

为用户带来更高级别,但价格不高的自动驾驶体验,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更广泛消费群体中的普及,大大提升了同级智能驾驶标准,重塑该价位区间智能汽车的竞争格局。

感觉迪子那句 " 技术普惠、安全兜底、真实可用 " 理念,华为也完全适用。

三  、新款智界双子星来了

从本月 8 号开始,智界正式开启品牌 2.0 阶段,成为华为亲生二儿子,此后所有出品车型都将是 100% 纯血鸿蒙智行出品。

因此昨天上市的新款 R7 和 S7 任重而道远,他们既是战略层面的关键落子,更是现实销量方面迫在眉睫的 " 自救 "。

什么 OneBox 的设计理念、极光绿车漆、凝光贝母工艺内饰、HUAWEI ADS 4,最新 HarmonyOS 4 座舱系统,主副驾零重力座椅、全新一代 16.1 英寸车载智慧屏、隔窗对讲机、车外语音控车……各种华为新技术新体验通通在这两款新车身上首发落地,主打一个新颜值、新舒适、新智能和新性能。

今天头条都已经详细介绍了,这里不再多说。

四、不一样的智能交互体验

不过要说新款智界双子星真正吸引人的点,无疑是完全不一样的智能交互新体验。

首先就是 " 车外语音 " 新技能,车外暗装了 6 个麦克风 +1 个扬声器,让车主能在 30 米内 360 ° 全方位唤醒车辆。而且这对双子星是认主人的," 车外嘴控 " 技能必须通过 " 声纹识别 + 数字钥匙 " 双重认证才能发动。

还有让 i 人无限舒适的隔窗对讲机、让 e 人欲罢不能的无麦 K 歌 + AI 消除原唱等全新交互体验——可以看出,华为正在不断拓展人车交互边界,从 " 驾驶智能 " 向 " 全场景智能 " 延伸,提升用车便利性和趣味性。

类似功能还有余承东发布会一开始说到的 " 手表捏捏 "。即只需手指的一个轻微小动作,既能对手表发出指令,也能同时传达到智能车机,让他们同步接收指令。

类似的 " 全场景人车交互 ",全新问界 M8 纯电版也有不少。

比如车外大灯不仅可以照亮前路,还能化身户外投影仪,既能投屏看电影还能投射各种可以互动的光影小游戏。

还有 " Minibar 悬停模式 ",可以 " 一屏多用 " ——主驾能用它显示导航信息、副驾可以看 K 歌歌词或轻量化应用内容,而坐在后座的神兽们可以直接拿它玩 " 成语接龙 " 等互动游戏。

你就说这种全场景式智能交互体验,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吧。

五、问界 M8 纯电版,大块头有大智慧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种 " 全场景人车交互 ",关于 M8 纯电版,余承东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它的超大尺寸,长 × 宽 × 高为 5190 × 1999 × 1795mm,轴距可达 3105mm ——超过了一众著名海外品牌的全尺寸 SUV。

而且,六座版 M8 的座舱的二排配备了一张真正的零重力座椅;五座版后备箱容积达到了 1086L。

所有车型前备箱空间统一有 149L ——相当于 1 个 20 寸行李箱外加 3 个背包,前后备箱都支持 "Knock-Knock" 敲击开启。而中央扶手过道宽度有 180mm,副驾座椅更是支持一键折叠至纯平,车内空间场景可坐可躺自由切换,完全媲美 MPV。

除了空间够大,问界也全系进入 HUAWEI ADS 4 时代。

且相比弟弟们,大哥有专属自己的杀手锏。

比如 M8 的华为途灵平台就不止是前双叉臂独立悬架 + 五连杆独立后悬这样的配置了,还配备连续可调阻尼减振器和双腔闭式空悬。相比同一天发布的智界 R7,空悬配置更高。

新增的猫头鹰极致转向极致转弯半径 5.75m,灵活度和极限度无限接近猫头鹰,三条车道一把过,主打一个大而灵活。

横向风稳定控制可以毫米级横向风识别,搭配途灵平台实时动态调整悬架硬度,自动校正行车方向,来降低大风天气下行车风险。

保护夜间行车安全的 Spotlight 预警,支持车速 30km/h-80km/h 识别行人、非机动车," 鬼探头 " 一抓一个准!

驾驶员突发失能意外时," 驾驶员失能守护 " 辅助系统能自主控制车辆靠边停车,自动点亮危险警示灯、触发 SOS 紧急呼叫功能,主动寻求外界救援。

(华为对极端天气、极端环境和极端事件非常在意。)

六、巨鲸电池 + 八重安全 + 五重考验

8 月初,余承东微博上曾提过要在 25 日的发布会上 " 首发华为电池延寿技术,承诺 8 年后电池容量保持率 85% 以上 ",可惜他食言了。

不过,这次鸿蒙智行系列在电池技术与续航里程上依旧有巨大的突破。

不止 H5 增程版 CLTC 综合续航轻松超过 1200km,达到了 1360km,新款智界 R7 增程版也达到了 1673km,下月发布的问界 M7 增程版超过了 1600km。

还有问界 M8 纯电版的巨鲸电池,是华为联合宁德时代一起研发的 100kWh 三元锂电池,容量有足足 705km 的续航,30%-80% 快充时间只要 15 分钟。

更低能耗、更强动力。

除了巨鲸电池,问界 M8 纯电版这次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八重安全设计——比之前的七重安全还多了一个 " 更安心 ",即全维防碰撞 4.0、硬核车身结构、-40 ℃正常启动、车内车外都防水、途灵平台主动防滑控制、五星防腐设计、五星健康设计和全域电池安全设计。

第一项和最后一项值得特别说一下。

全维防碰撞 4.0 对应的就是 " 不惹事 ",具备全时速、全方向、全天候、全场景、全目标的超全感知能力。不仅能实现最高 150 km/h 高速安全避让,支持前向、侧向、后向、负向与悬空障碍物检测。

还有新增的沙尘天气 AEB,能在满天黄沙可见度几乎为 0 的极端情况下,实现 90km/h 成功刹停。

新增的 " 更安心 " 全域电池安全设计有 10 项远超国标要求,3 项已提前新国标需求。

它不止荣获 C-NCAP 2024 版超五星安全认证,综合得分率位列评测标准第一;华为还用同一辆车,一口气通过了 " 五重考验 " ——包括 300mm 负坎钝物冲击电池包前部、锐物 40km/h 快速刮电池包后部、锐物 5km/h 慢速刮电池包中部、700mm 深度涉水,以及 270 秒车底火烧这五大酷刑。

总之,这辆肩负重任的问界 M8 在上完刀山下完火海风里来水里去之后,电池包和整车依然安然无恙,车机依然正常运转吃嘛嘛香。

看完这一系列表演,我肯定对鸿蒙智行的电车安全不焦虑,但友商们估计要焦虑了。

七、鸿蒙智行第一款旅行车来了

享界 S9T 发布了预售价:32.8 万元起,新车将于 9 月 16 日正式上市。

它是不久前新发布的享界 S9 的一个小收尾。

昨天余承东也没给它太多的时间,重点是鸿蒙智行第一款旅行车,也算是五界对细分市场的一个占坑。

享界 S9T 内外都延续了享界 S9 的设计风格,兼顾旅行车的优雅与 SUV 的豪华,严格传承了享界的高端大气范儿,有该有的全都有,甚至只多不少。

诸如 4 个激光雷达、5 个 4D 毫米波雷达等 36 个高精度传感器,HUAWEI ADS 4,全新华为途灵平台并升级为六合一全域融合架构,副驾零重力座椅,压缩机冷暖箱和全新智慧电动门等一系列高端科技都没落下。

总而言之,它最最大的优势是——是华为亲生的新能源智能旅行车,Buff 已经叠满了。

八、四界同框,真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昨天,五界里来了四界,发布会不止密集发布了 7 款新车,也展现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技术积淀的深度和广度。

余承东不止一次在强化鸿蒙智行未来会越战越强,更展现了华为不造车却能控制车企的恐怖实力,以及它赋能汽车产业后的完整图景——覆盖从 20 万以下到百万级的价格区间,日趋完善的产品矩阵与市场策略,彰显着鸿蒙智行的生态协同力量和市场全覆盖的能力。 

当然,鸿蒙智行目前也有自己的小烦恼,就是几 " 界 " 无可躲避的同门竞争。

最肉眼可见的就是问界和智界之间的矛盾——昨天,奇瑞尹同跃和赛力斯何利扬先后登场,各自为鸿蒙智行的二儿子和大儿子 " 撑腰 "。

同时,两人也不忘感谢华为讴歌鸿蒙智行。

尹同跃甚至一秒恢复自己古早 " 造车老实人 " 的属性,不再说段子将脱口秀,老老实实做余承东的 " 陪衬人 ",并表示自己就是一个造车老人,会老老实实听华为的话,会将 " 奇瑞所有的资源都向智界倾斜 "。

何利扬则是一开始先秀了一把优越,宣布了鸿蒙智行的补能网络建设计划:三年内要将充电能力覆盖 220+ 城市,400+ 用户中心,最终部署 4000+ 根充电枪——希望华为老大哥多多帮忙。

真的,不少人都觉着鸿蒙智行的 " 大太子 " 和 " 二太子 " 颇有 " 赛(养)马(蛊)" 对掐的感觉。

例如,此次上市的新款智界 R7 与下月上市的全新问界 M7 ,尽管定位上一个是运动一个家用,但两者在核心配置并没有太大差异,产品之间存在不少相似之处,而且大概率价格会有重叠,内部竞赛不可避免。

曾有相关证券研报认为,目前鸿蒙智行的内部短期竞争不可避免,而且在渠道和研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叠的产品势必会带来订单和销量的分流——这将是华为以及相关合作主机厂,必须面对和治理的下一阶段重要问题。

所以,未来鸿蒙智行的新难题,估计就是如何制衡和培养这同门几 " 界 ",最好是五界都赢。

九、同一天过生日的刘亦菲也来了,

她 38 岁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鸿蒙 余承东 问界 华为 零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