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昨天
从网红地标到文化名片 镜头重塑城市吸引力 ——仪式感消费催热兰州旅游约拍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随着兰州文旅市场热度攀升,以及社交媒体对 " 旅行仪式感 " 的持续催化,兰州旅游约拍已从小众消费走向大众选择。这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凭借中山桥、白塔山、黄河楼等网红地标的独特魅力,正成为西北旅拍市场的新增长极。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市内热门景点、摄影工作室及从业者、游客,通过数据追踪与访谈,解析兰州旅游约拍市场的供需格局、业态特征及发展挑战。

网红地标成取景核心

供需两端持续升温

" 来兰州前就刷到过中山桥的夜景大片,特意约了跟拍,在中山桥拍一组夜景,在黄河边记录日落,再穿一套汉服在白塔山取景 ……" 来自河南的游客杜女士早在一周前就预约了兰州的摄影师小李,她告诉记者:" 难得来一次兰州,想用专业照片记录旅行。" 像杜女士这样的游客不在少数。记者在中山桥、黄河母亲雕塑、黄河楼等热门景点看到,不少摄影师手持单反相机和打光设备带着客人穿梭于各个打卡点。

数据印证着市场热度:今年上半年,兰州市接待国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花费均有增长。" 五一 " 假期,兰州文旅市场更是迎来历史性突破,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双双创下新高,全市累计接待游客 669.54 万人次,约拍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在中山桥、黄河楼、水墨丹霞等景点,都能看到摄影师的身影,从汉服襦裙到现代时装,镜头里的兰州正被赋予多元表达。

在金城关文化旅游街区的飞天印象汉服妆造约拍店,店长姚女士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当当:" 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十几单,300 元左右的‘景点跟拍 + 妆造’套餐最火,外地游客爱拍敦煌飞天造型,本地家长常带孩子穿汉服拍成长记录。"

需求端的旺盛,既来自外地游客的 " 仪式感消费 ",也源于本地市民的 " 日常记录 "。在毕业季、节假日,独立摄影师的订单更显紧俏——大学生刘洁对比多家后选择了 488 元的 " 黄河边文艺写真 ",她告诉记者:" 我是从抖音找到的这位摄影师,他的客片看起来很有‘氛围感’,价格比影楼便宜一半,还能拍出我想要的松弛感 "。

多元主体入局约拍市场

从专业工作室到入门 " 陪拍 "

市场需求旺盛,吸引越来越多从业者加入。记者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搜索 " 兰州约拍 ",相关用户和帖子不计其数,摄影工作室、个人摄影师和业余爱好者等均参与其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主体格局。

专业摄影工作室是市场的 " 主力军 "。记者探访了兰州老街的梦回唐汉汉服体验馆,金城关文化旅游街区的羽衣坊、飞天印象、中山桥跟拍等妆造约拍馆发现,这些工作室通常拥有较为成熟的运营模式和专业的摄影团队。每家店都能提供从拍摄策划、妆容造型、服装道具到后期精修的一站式服务。

走进兰州老街的梦回唐汉汉服体验馆,店内陈列着各式汉服,曲裾、齐胸襦裙、明制马面裙等百余套服饰挂满衣架,妆造师正为客人贴花钿、梳高髻。该店负责人指着价目表介绍:" 我们从服装、妆发到拍摄、修图全包。同时也推出不同套餐涵盖不同场景,像中山桥、黄河楼、兰山等热门景点 3 小时跟拍 989 元,水墨丹霞外景跟拍 689 元。目前我们也在进一步结合本土文化特色,持续更新更多拍摄风格和主题,让游客乘兴而归。"

来自青海的游客马女士在该店刚做完妆造,她选择了一套唐风齐胸襦裙,搭配精致的发髻和珍珠步摇。" 妆造师很专业,会根据我的脸型设计发型,衣服质感也很好,配饰搭配恰到好处 " 她笑着说,已经迫不及待想去黄河楼拍照了。如今,这类工作室依托成熟团队和策划,主打 " 品质体验 ",受到注重拍摄质感的外地游客和家庭客群青睐。

独立摄影师则主打 " 个性化 "。他们大多具有独特的摄影风格和创作理念,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作品,吸引客户。在抖音平台搜索 " 兰州约拍 " 出现不少相关账号,其中拥有 6000 多位粉丝的摄影师沈奕辰,工作日是上班族,周末就背着相机穿梭于黄河两岸。" 每月接 2 到 3 单写真、3 到 4 场婚庆,500 元以内的‘轻消费’最受欢迎。" 他向记者介绍,一般约拍的流程包括沟通风格、支付定金、提前踩点策划、拍摄、选片和修图等几个步骤。" 细节决定回头客多少,比如拍情绪片,我会提前去相关点位看光线,确保出片效果。"

此外,随着摄影门槛降低,市场参与者日益多元。除了摄影工作室、兼职摄影师,还有刚入门的 " 陪拍 "。黄河岸边,有不少年轻摄影师带着 CCD 相机和拍立得等设备为游客和市民拍摄照片。"10 元一张即拍即取,一小时 50 元随便拍,年轻游客和学生们喜欢这种‘网感’风格。" 低成本、轻服务的模式,让他们成为市场的补充力量。

差异化破局同质化

社交平台成流量引擎

" 要是所有人镜头里都是中山桥的同款夜景,再美的风景也会变得寡淡。" 这是约拍从业者的共识,也催生出破局思路。

主题创新是关键。摄影师沈奕辰的客片里,既有兰州植物园冬日的静谧,也有西部花市的灿烂与明媚。" 把本地生活融入旅拍,照片就有了故事感。" 他向记者介绍,这种风格很受游客和市民欢迎,订单量明显增加。

" 大约 90% 的客户是浏览了我的作品才找我的,今天刚敲定一组来自重庆游客的单。" 沈奕辰展示着后台数据,一条 " 在兰州拍出电影感 " 的一组照片点赞量超 1 万,带来好几单生意。对方坦言 " 刷到你拍的中山桥氛围感照片,才决定把兰州加入行程 "。游客在社交平台被 " 种草 ",到兰后消费拍摄,成片再发回平台形成二次传播——这种 " 内容引流 - 消费转化 - 口碑扩散 " 的闭环,正让兰州的旅拍影响力走出西北,成为城市文旅的隐形推手。

此外,季节限定主题也成为新卖点。春季拍什川梨园、夏季拍黄河落日、秋季拍银杏林,冬季则聚焦雪景中的中山桥 …… 不同季节的兰州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摄影师们则通过策划季节性主题拍摄,让四时之景不同成为卖点,进一步拓宽了市场。

" 未来行业将向专业化、品质化发展。" 飞天印象汉服妆造约拍馆店长姚女士指出," 唯有把‘兰州特色’做深做透,才能让旅拍从‘一次性消费’变成‘城市记忆的载体’。"

◆记者手记:

镜头里的兰州是流动的文化名片

走在黄河岸边,看着摄影师们为游客调整角度的瞬间,忽然明白:旅拍不只是 " 拍照片 ",更是游客与城市的对话。中山桥的钢铁肌理、黄河的奔腾气势、老街巷的烟火味道,通过镜头变成千万张图片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吸引更多人了解兰州。

但市场快速扩张也藏隐忧:低价竞争下,有的摄影师 " 拍 10 分钟交片 ";同质化拍摄让网红景点的镜头语言日益趋同。或许,未来的兰州旅游约拍需要结合牛肉拉面、羊皮筏子和太平鼓等本土元素——让照片不只有颜值,更有文化的厚度。毕竟,能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美景,而是美景背后独属于这座城市的灵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陶奕冰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兰州 中山 网红 摄影师 黄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