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 前天
甘肃双碳成绩单亮眼 碳市场交易稳步扩围 气候投融资撬动百亿资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8 月 22 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 2024 年及 2025 上半年应对气候变化等情况。据悉,甘肃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碳排放配额交易量达 268.03 万吨,交易额 2.31 亿元;水泥、钢铁、铝冶炼三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覆盖全省重点企业碳排放量占比达 88%。同时,全国首个省级气候投融资政策落地生效,撬动超 280 亿元资金支持绿色项目。甘肃省正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国碳市场扩围与气候投融资创新提供 " 甘肃经验 "。

碳市场交易额破 2 亿元

2024 年,甘肃省碳排放配额交易量达 268.03 万吨,交易额 2.31 亿元。按照国家部署,水泥、钢铁、铝冶炼三大行业将于今年纳入全国碳市场,涉及省内 39 家企业。省生态环境厅正全力推进扩围工作,组织政策解读宣贯会,对企业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及年度排放报告开展 " 一对一 " 审核帮扶,确保企业熟悉碳市场交易规则。

全国碳市场是国家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 年,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第一、二个履约周期仅纳入发电企业,第三个履约周期开始将纳管行业扩大到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扩围后,全省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达到 61 家(其中发电企业 22 家,钢铁企业 3 家,水泥企业 30 家,铝冶炼企业 6 家),覆盖重点企业碳排放量占比达 88%。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杨帆介绍,配额管理方面,2024 年度采用 " 实产实发 " 方式,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数据基础;2025 — 2026 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的配额盈亏上下限控制在 3% 以内,有效减轻企业履约压力。长远来看,碳市场机制将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引导企业提升减排能力,助力全省碳排放控制目标落实。

CCER 项目助力减排收益

2023 年,甘肃省创新气候金融政策,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指南》。自 2024 年项目库设立以来,累计评价认定 53 个项目,总投资额 285.44 亿元,贷款需求 188.62 亿元。其中 21 个项目已获授信 159.4 亿元,实际到位贷款 81.46 亿元,撬动资金效能显著。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亦取得突破性进展:敦煌首航节能等 4 个光热发电项目,庆阳、张掖 2 个林业碳汇项目完成全国注册登记公示,6 个项目预计年均减排二氧化碳 64.45 万吨,按市场价测算,年均收益超 5000 万元,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近日,首批全国签发的 9 个 CCER 项目中,甘肃省占据 2 席(均为酒泉敦煌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赵文瑞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投融资 甘肃 甘肃省 生态环境 碳排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