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聚创 CEO 邱纯潮认为,激光雷达的竞争最终会落到芯片层面。
本文为 IPO 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 早知道消息,RoboSense 速腾聚创(2498.HK)于 8 月 21 日公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
第二季度,速腾聚创总营收约 4.6 亿元,同比增长 24.4%,环比增长 38.9%。产品整体毛利率从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12.3% 提升至 27.7%,已连续六个季度环比上升,其中机器人领域毛利率更是高达41.5%。
值得注意的是,速腾聚创第二季度机器人业务产品销量 34,400 台,同比增长631.9%,环比上升 189.1%;机器人领域营收约 1.5 亿元,环比增长 100.7%。
在 ADAS 业务方面。自今年发布以来,EM 平台已获得 8 家主机厂的 45 款车型定点。其中包括 EMX 拿下的某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企多达 32 款车型的独供定点。目前,极氪 9X、新一代智己 LS6 均已搭载 EM 平台定制的 520 线超级激光雷达亮相发布。预计在 2026 年,EM 平台产品将推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字化激光雷达成为智能车型主流标配。
目前,速腾聚创已累计斩获 133 款前装量产车型定点。其中,包括 8 个海外及合资品牌定点项目,覆盖日本、北美、欧洲等核心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家日本 Top2 车企与中国重点合资品牌的定点项目中,RoboSense 速腾聚创承担独家供应。
今年 6 月,速腾聚创完成第 100 万台车载激光雷达下线的里程碑,持续领跑全球车载市场。截至 6 月底,RoboSense 速腾聚创已助力 14 家客户的 44 款车型实现大规模量产落地,SOP 车型数量稳居全球第一。
今日开盘后,速腾聚创一度上涨超 8%。
引领激光雷达行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核心技术竞争即将走向 " 深水区 "
某种程度上而言,速腾聚创无论在 ADAS 业务还是机器人业务的高增长,背后是 " 数字化激光雷达 " 的率先落地,在芯片技术上取得了成功。
早在2021 年,速腾聚创就发布了行业第一个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 E 平台;而E 平台下的第一款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 E1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量产,这也是行业内第一个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的全固态激光雷达。
目前,E1 已成为 L3 及 L4 自动驾驶大广角激光雷达量产唯一选择,并成为机器人激光雷达的最优选项。速腾聚创 CEO 邱纯潮表示,预计今年 E 平台系列产品的出货量将会达到六位数。
今年年初,速腾聚创又发布了另一个数字化平台——EM 平台,一个专用于长距激光雷达的平台。
其中,EM 平台下的 EM4 预计将在 Q3 量产,是当前行业唯一一款超 500 线可量产数字化激光雷达;至于面对追求高性价比的 L2 级别高阶辅助驾驶领域,EMX 同样以真 192 线成为新一代车型的性能最优解,自发布以来获得了众多头部客户的大量车型定点,亦将在今年 Q3 进入大规模量产交付阶段。邱纯潮预计,2026 年 EM 平台将会快速上量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速腾聚创的产品持续受到市场追捧,在作证 " 数字化激光雷达是大势所趋 " 的同时,也表明接下来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竞争将走向 " 深水区 ",即自研芯片能力的比拼。
毕竟,数字化激光雷达的关键特征之一就是把核心接收系统和回波特征识别功能集成到一颗 SPAD-SoC 芯片,这样不仅可以大幅精简链路、降低功耗、提升信息完整性与一致性,还能让激光雷达的性能可以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提升,从而给智能汽车与机器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感知能力。
鲜为人知的是,在公司成立不久后,速腾聚创就基于 " 第一性原理 " 开始追寻芯片级的创新,自研的 SPAD-SoC 芯片于 2018 年立项、2022 年面世,并在今年实现了基于自研的 SPAD-SoC 芯片批量交付。
邱纯潮在业绩会上强调,接下来的时间里,速腾聚创自研的芯片会助力其产品不断迭代,实现芯片级领先。另据邱纯潮透露,速腾聚创下一代的数字化芯片已经秘密研发很长时间且目前进展顺利,将会在明年推出。
这意味着,得益于连续的芯片迭代,速腾聚创有望不断引领行业发展、且通过自己的产品领先性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推动业务增长并反哺研发投入,从而形成 " 良性循环 "。
当被问及车企自研激光雷达是否会对速腾聚创的业绩带来影响时,邱纯潮表示,激光雷达的竞争最终会落到芯片层面。" 没有全栈芯片自研能力,靠组装或依赖公版芯片,很难突破性能与成本的双重瓶颈,我认为如果没有极强的芯片能力,在后面的竞争中面临的就不是系统级光机级代差,而是芯片级代差。在摩尔定律下,这种代差会非常巨大。"
而速腾聚创既具有行业领先的芯片自研能力,更沉淀了激光雷达全链路的 Know-How,加上垂直供应链整合与规模化量产优势,显然这不是单一车企短期内能够通过自研追赶上的。
"EM4+E1" 成新一代 Robotaxi 首选配置机器人业务已覆盖全球超 3200 家客户
从目前的落地情况来看,依托数字化产品的断代领先优势,速腾聚创已快速占领 Robotaxi 市场——其中,E1 成为 Robotaxi 补盲激光雷达规模运营落地的首选方案,获得全球 8 家头部企业正式定点;EM4 则已斩获多家北美以及国内头部 Robotaxi 客户的主激光雷达定点。此外,EM4+E1 的组合正成为新一代 Robotaxi 的首选配置,已与全球 8 家头部客户完成产品量产验证。
邱纯潮在业绩会上进一步介绍称,在对性能要求更极致的 Robotaxi 领域,从 2024 年开始车规激光雷达开始取代了机械式激光雷达,今年起数字化架构的车规激光雷达又开始取代了模拟架构的激光雷达。
"机械式激光雷达被数字化激光雷达取代已经是无可避免的趋势。"邱纯潮说道,"确实有头部客户用 EM4 替换了之前的供应商。"
此外,速腾聚创的多家 Robotaxi 客户在今年上半年已全面推进量产路测及商业化运营进程。譬如,小马智行第 7 代 Robotaxi 多款车型,单车搭载 4 颗 E1,已在深圳等地开启路测;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 Robotaxi 车型,以 6 颗 E1 为核心感知单元,将于年底实现量产交付。
目前,速腾聚创已与全球超 90% 的 L4 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在全球化维度,Uber 已在欧洲与中东等主要出行市场,将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 和 Lucid Motor 等多家速腾聚创的合作伙伴纳入商业化运营网络;搭载 E1 及 EM4 的北美硅谷头部 Robotaxi 及 Robotruck 客户,也将于年底扩大运营车队规模。
而在增量空间颇大的机器人领域,速腾聚创两款针对机器人领域的数字化产品 E1R、Airy同样已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割草机器人领域,速腾聚创与全球 Top5 中的多家厂商达成独供合作,订单规模达到七位数,充分验证消费级庭院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化商业潜力;在无人配送领域,速腾聚创也与国内外头部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包括海外知名企业 COCO Robotics、北美 2 家头部外送平台,以及美团、新石器、白犀牛等国内头部企业。
在具身智能领域,速腾聚创则已与宇树科技、越疆、国地中心等全球超 20 家具身机器人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合作的多款产品已于今年 8 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及世界机器人大会展会上亮相。
目前,RoboSense 速腾聚创的机器人业务布局已覆盖工业仓储、无人配送等垂直领域,服务全球客户突破 3200 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邱纯潮看来,速腾聚创很有信心今年能超预期完成(机器人业务)目标。
"虽然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大幅提升,但事实上我们机器人领域的大批量交付期其实是在下半年甚至第四季度。" 邱纯潮补充道," 单拿割草机器人这个领域来举例。未来 6 个月将迎来 2026 年销售季的生产高峰,市场需求将从今年三季度末开始呈爆发式增长,并持续至明年一季度。我们今年 Q4 到明年 Q1 也会迎来机器人领域产品的交付高峰。"
本文由公众号 IPO 早知道(ID:ipozaozhidao)原创撰写,如需转载请联系 C 叔↓↓↓
||
||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