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0 日,讯飞医疗科技(HK02506,股价 107.900 港元,市值 130.43 亿港元)发布了上市后首份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 2.99 亿元,同比增长 30.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0.74 亿元,亏损相比于去年同期收窄,幅度超过 40%。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毛利 1.54 亿元,同比增加 26.96%,毛利率 51.5%,与去年同期的 52.9% 相比略有下降。
上半年营收近 3 亿元
讯飞医疗科技是科大讯飞拓展智能医疗板块的主体,2024 年 12 月 30 日成功在港股上市。
财报显示,讯飞医疗科技收入来源于基层解决方案、区域解决方案、医院解决方案和患者管理服务四类。基层解决方案、区域解决方案主要覆盖 G 端客户,医院解决方案覆盖 B 端医院客户,患者管理服务则面向 C 端消费者。
基层解决方案和患者管理服务两项业务为主要业务,共计贡献超过 50% 的业绩收入,两项业务毛利率均超过 50%。
具体看,今年上半年,公司提供基层解决方案录得收入 8381.2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2.3%,占公司 2025 年上半年总收入的 28.1%。
区域解决方案业务实现了 " 爆发式增长 "。提供区域解决方案录得收入 5762.5 万元,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178.1%,主要系 AI(人工智能)传染病防控解决方案在多省应用,占公司 2025 年上半年总收入的 19.3%。
提供患者管理服务录得收入 1.04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10.1%,占公司 2025 年上半年总收入的 34.9%。
提供医院解决方案录得收入 5286.20 万元,较 2024 年同期减少 10.0%,公司称主要系上半年大模型持续更新,相关的医院解决方案应用略微放缓,占 2025 上半年总收入的 17.7%。目前,医院解决方案已在全国 500 余家等级医院落地。
政策驱动医疗 +AI 深度融合
医疗与 AI 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发展大趋势,在 " 数字中国 " 与 " 健康中国 " 战略引领下,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 AI 医疗融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 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0 部门同步发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推进 AI 应用。
4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运用远程医疗、AI 辅诊等创新技术,构建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浙江、湖北等省份快速响应配套 "AI+ 医疗 " 地方政策,技术落地全面提速。
目前,国内已经有数十家医疗上市公司试图通过 AI 深度融入业务,在 "GBC" 三端铺开激烈竞争。如何从竞争激烈的赛道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模型幻觉、数据和算法问题需要持续攻克,另一方面,大模型需要经得起市场考验,需要产生实际价值,以产生收入反哺巨大的研发投入。
据讯飞医疗科技披露,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1.34 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 45%。
据悉,公司核心竞争产品星火医疗大模型是行业唯一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型,今年 6 月,中文医疗大模型权威评测平台 MedBench 公布最新榜单,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排名榜首,在复杂医学推理、医学语言理解、医疗安全和伦理等多项核心能力位居第一。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 V2.5 国际版在心血管内科、儿科、呼吸内科等专科的核心临床诊疗场景中,综合诊疗能力达到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水平,尤其在完整性、实用性、可读性等关键维度上显著优于人类医生。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