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段楠楠,编辑 | 冯羽
8 月 12 日,零售业数字化方案解决供应商多点数智公布了 2025 年半年报。
连续多年亏损后,2025 年上半年多点数智实现扭亏为盈。这对于积极推动企业向 AI 方向转型的多点数智而言无疑是较大的利好。
多点数智扭亏为盈的核心,是旗下两大核心业务零售解决方案及零售增值服务收入增长。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多点数智还将目光投向了近期大火的稳定币。此前公司配售近 4 亿港元计划投向稳定币领域。
在 AI 及稳定币双概念加持下,多点数智能否摆脱对 " 物美系 " 的依赖,寻找出新的增长方向?
1、关联方付费模式转变,上半年扭亏为盈
在连续亏损六年后,多点数智成功扭亏为盈。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8 亿元,同比增长 14.8%,实现经营利润 6194.9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多点数智自 2019 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其核心原因是收入持续上升。
据悉,多点数智收入主要来源于 AI 零售核心解决方案及 AI 零售增值服务。2025 年上半年,公司 AI 零售核心解决方案收入为 4.88 亿元,较 2024 年上半年增长超 16%,AI 零售增值服务收入为 5.91 亿元,较 2024 上半年增长超 13%。
而 AI 零售核心解决方案业绩增长,还是来源于关联客户。公司创始人是有着 " 中国超市教父 " 之称的张文中,背靠物美集团让多点数智自成立以来快速崛起。
但一直以来多点数智来源于关联方收入接近 80%,无法摆脱关联方依赖,是其不能持续壮大的重要原因,毫不避讳的说,是 " 物美系 " 养活了整个多点数智。
与本世纪初线下零售商超蓬勃发展不同,在线上购物的挤压下,连锁企业零售份额占比逐年下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 年连锁企业在社零消费中占比仅为 4.3%,2007 年则高达 11.2%。
在线下商超不景气的背景下,多点数智业务开拓并不容易。此前,公司收入主要以抽佣为主。即按超市的交易流水收取一定的佣金。若线下商超客户商品销售额能持续上升,公司抽佣收入将随之上升。
在电商挤压下,线下百货超市收入逐年下滑。为了避免客户收入下滑对公司带来影响,多点将收费模式由抽佣改成订阅,即客户在使用多点时,需持续向多点支付订阅费。这样一来,公司收入便不会受到客户收入下滑影响。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 AI 零售核心解决方案中的抽佣收入为 9858.3 万元,2024 年上半年则为 2.4 亿元。公司订阅收入则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8616 万元上升至 2.19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收费模式从抽佣变为订阅似乎只有关联客户较为接受。独立客户中,2025 年订阅收入反而在下降,抽佣则在上升。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多点数智了解,公司收费模式由抽佣向订阅转变,独立客户接受程度并不高,更多是来自关联实体的转变。在百货商超业绩普遍不佳的情形下,关联实体为何会支持公司收费模式的转变,是否存在关联实体向公司输送利润的情形?截至发稿,未获得多点数智回应。
唯一值得欣喜的是,在 AI 浪潮下,传统商超也在积极转型。公司定制化开发、实施软件开发服务收入 1.70 亿元,同比增 81.6%,成为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推手。未来该业务能否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还需要时间验证。
2、IPO 半年后又配售融资近 4 亿港元,用于研发稳定币
虽然公司经营利润由亏转盈,但其货币资金却仍在减少。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多点数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 5.66 亿元。
作为一家持续亏损多年的企业,多点数智现金流一直都不理想,其日常经营完全靠对外融资。
在港股上市之前,多点数智完成了超 6.5 亿美元的数轮融资,2024 年 12 月 6 日,多点数智又以 30.21 港元 / 股,募资约 7.79 亿港元。
在获得 7.79 亿港元融资后,多点数智在 12 月 31 日偿还了 1.4 亿元可转换债券。除偿还可转换债券外,多点数智还利用融资偿还银行贷款。
2024 年底,公司一年内需偿还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余额为 4.45 亿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该借款下降至 3.25 亿元。同期,超一年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余额从 8435 万元下降至 4435 万元。
接连偿还借款及可转换债券带来的好处便是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多点数智资产负债率为 54.76%,较 2024 年底下降超 6%。
但由于持续偿还贷款,加之同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并不理想,导致多点数智在手货币资金持续减少。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多点数智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 7420 万元。在偿还贷款及经营性现金流流出的情况下,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 2024 年底的 8.01 亿元下降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 5.66 亿元。
由于日常经营不带来现金,为了继续偿还贷款及开辟新的增长曲线,多点数智不得不通过配售的方式来获取资金。
7 月 25 日,多点数智以 11.1 港元 / 股价格配售 3540 万股,扣除配售所产生的费用,多点数智净筹 3.88 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11.1 港元 / 股的配售价格比公司 IPO 发行价的 30.21 港元 / 股下跌超 63%。公司配售价格如此之低,跟上市之初公司股价大跌有很大关系。2024 年年底,多点数智股价一度跌至 4.78 港元 / 股,直到后期港股回暖,多点数智股价才有所复苏。
2025 年 7 月,公司股价在 10-13 港元 / 股左右徘徊。因此,配售价格较低。此次配售获得资金,多点数智主要用于偿还贷款及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技术的完善。
有意思的是,此前因为多点数智公告称要研究稳定币及区块链技术,7 月 3 日公司股价一度大涨近 90%,此后公司股价才逐渐回落。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多点数智了解,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扭亏为盈,但经营性现金流仍持续流出,公司预计未来经营性现金流何时能净流入?
公司为数不多的现金既要偿还债务又要应对经营现金流流出,未来公司在手现金能否应对?此外,偿还贷款后公司信贷额度是否还充裕?
此次配售公司计划用于稳定币及区块链的研发投资、技术的完善,公司是否为了 " 蹭热点,炒概念 " 而计划踏入稳定币领域,在该领域公司现有业务及技术是否有一定的适配性?截至发稿,未获得多点数智回应。
作为传统零售行业应用方案解决商,即便背靠物美集团,但在传统连锁百货销售规模逐年下滑的背景下,其自身业绩增长也较为困难。
3、"All in AI" 效果有待观察,欲探索新业绩增长点
在 AI 爆火的背景下,多点数智开始 "All in AI",希望借助人工智能在逐步下滑的百货零售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
在技术层面,在 2024 年多点数智推出 DMALL OS 3.0,全面接入先进大模型,打造 AI 新质零售系统,推出 AI 产品矩阵,如 AI 门店工作台、AI 补货、AI 排线、AI 出清等。
在落地及应用层面,多点数智为不同零售企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涵盖供应链、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
从结果来看,多点数智 "All in AI" 初见成效,2025 年上半年多点数智定制、实施、软件开发及维护实现营业收入 1.70 亿元,同比增长超 80%,且独立客户为该业务贡献主要收入达 1.43 亿元。
不过定制软件市场规模有多大还需要时间验证,目前在线上零售挤压下,国内不少大型连锁企业业绩并不理想。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大型零售企业自 2022 年第二季度整体出现亏损以来,直到 2024 年底仍未盈利。
在整体亏损的背景下,有多少企业愿意为定制化软件付费还需要时间验证。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多点数智了解,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定制软件开发及维护业务收入增速超 80%,该增速 2025 年下半年能否持续,鉴于下游百货零售客户普遍仍处在亏损当中,公司预计未来有多少企业会为了定制化软件开发付费?未来,该业务市场空间如何?截至发稿,未获得多点数智回应。
除 "All in AI" 外,多点数智还在积极探索出海及稳定币业务。此前,多点数智不止一次表示,看好国际 SaaS 市场环境,预计未来海外收入将持续提升。
2025 年上半年多点数智海外业务收入为 7625 万元,占总营收的 7.1%,收入占比较 2024 年底的 8.5% 还有所下降。因此,海外业务并未持续为多点数智带来业绩增量。而计划布局稳定币概念,多点数智更未形成任何业绩收入,目前还在技术探索当中。
对此,「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多点数智了解,此前公司表示看好国际 SaaS 市场环境,预计未来海外收入将持续提升,2025 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 2024 年底不升反降,是否说明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并不顺利?未来,公司又该通过何种途径提升海外业务收入?
此外,公司计划布局的稳定币业务,预计何时能产生收入及盈利?截至发稿,未获得多点数智回应。
对于多点数智而言,2025 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固然可喜,但在零售百货行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其 "All in AI" 战略能否有效还存在较大疑问。此外,公司新拓展的海外业务 2025 年上半年表现并不理想,积极探索的稳定币业务能否有效还需要时间验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